APP下载

千秋通济堰和千年堰规

2020-10-26鲁晓敏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平原大坝

鲁晓敏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古代水利工程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历经1500多年的岁月流转,至今依然灌溉着一方良田美池,是我国仅存的一个功能齐备的古老灌溉体系,堪称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西南部的碧湖平原,由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作为以引灌为主、蓄泄兼顾的庞大水利工程,通济堰的灌溉网络呈竹枝状,长达22.5公里的干渠上,分凿有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以及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并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通济堰的拦水坝选址在碧湖平原海拔最高处的堰头村,利用地势落差将水流引到碧湖平原腹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通济堰每天能从瓯江支流松阴溪拦截来自松阳、遂昌两县大约20万立方米的地表水,渠水有条不紊地滋润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和南部的3万余亩良田。

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松阴溪上的优美弧线

走进堰头村,迎面而来的是密密匝匝的古樟林,它们如同一道庞大的墙体,遮挡了天地,也将喧嚣屏蔽在外,整座村落荡漾着习习凉风,静谧而清幽。沿村中古道前行,樟林穷尽处,宽阔的松阴溪在眼界之间突然降临,平整的溪流淌过村头时仿佛受到某种神力的阻挡,轰然间,断裂成高、低两截平面。及近而看,一道堰坝隐没在水下,隐约显现出一条弧形脊背,拦截着前呼后拥而来的滚滚波涛,一股股激流飞涌喷泄,整片区域笼罩在蒸腾的水汽中。这道黑漆漆的脊梁,就是始建于南朝的通济堰。

南朝以前,松阴溪在雨季时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和耕地;大旱时,溪水又白白地流失,造成大量农作物枯死绝收。面对灾荒年景,当地百姓叫苦不迭,其中不少人都选择往外迁徙,致使碧湖平原人口锐减。而那些坚守故土的人们,则奔走呼吁,请求官府在松阴溪上修筑围堰。

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在詹、南两位司马的率领下,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的大规模修堰行动拉开序幕。历经千辛万苦,一道外表呈弧形的拦水拱坝兀立水中,远远望去,如同一条轻巧的抛物线落在了松阴溪上。詹、南二司马或许终其一生都未曾想过,当时的自己正在创造一项世界记录——缔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今天,我们所知国外最早的拱坝是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以及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它们的历史足足早出千年!

詹、南二司马在松阴溪上划出的优美弧线,是通济堰以刚克柔的最大法宝。不过,通济堰的拦水拱坝并非只是一道简单的弯曲坝体,而是由多道半圆形小拱坝连接而成的彩虹状大拱坝,其圆顶朝着来水方向,汹涌溪水可沿拱坝圆心向两侧泄流,有效提高了堰坝的抗洪峰能力。水的神力和人的伟力在这里交锋,如同两个武林高手在拆解招数,最终两股力量由对抗走向化解、融合和依附。此后的碧湖平原就形同一只巨大的容器,通济堰即为容器的入口,水在这里从天然走向规则,从肆虐走向秩序,汩汩注入碧湖平原,流淌过一垄垄田亩。可以说,通济堰绘制出了一张锦绣的农耕图腾,碧湖平原则随之成为瓯江上游最重要的产粮区之一。

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解开水流“死结”的石函

通济堰的多项工程,不管是筑坝、挖渠、掘塘,都是起到汇水聚流的作用,而还有一项创举是为了将汇聚的水流解开。

北宋政和初年(1111年),時任丽水知县的王褆到堰头村体察民情,百姓纷纷反映饱受泉坑的祸害。原来,通济堰与一条叫泉坑的山溪相遇于堰头村口,形成了十字交叉,而后各自奔向前方。由于泉坑河床高,通济堰渠道低,时常暴涨暴落的季节性山溪,会裹挟着大量泥沙淤积在位置较低的渠道上,造成堵塞,使堰头村民深受清淤之累。

猜你喜欢

平原大坝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材料的选择
大坝利还是弊?
大坝利还是弊?
平原地区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的几点思考
画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