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声响:当代中国声景观研究状况及其走向
2020-10-26张东旭单月
张东旭 单月
声景观(Soundscape)这一词语是芬兰地理学家Gran? J.G.于1929年首次在Reine Geographie(德语,意为纯粹的地理)一书中提出的,研究范围是以听者为中心的声环境,是人们所听到的声音,而不论人是否愿意听到。[1]加拿大作曲家和环保主义者Schafer R.M.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率先将声景作为艺术概念(听觉的风景),在本国开展研究,并倡导通过倾听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声环境。1977年,Schafer出版了专著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这是一本声景观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他发起“世界声景计划”,并在1978年《声生态学手册》(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中给出了声景的定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音环境”,之后通过声景收集、著书和巡回学术报告等形式使声景研究在欧洲得以普及。此时Soundscape主要指乡村田园的自然环境,因此还被称为“声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国际标准化组织给出的声景观的定义是个人或者群体在具体场景(in context)中所感知的声环境(ISO/FDIS 12913-1,2014),这表明声景观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件来理解的,它通过声音解释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伴随科技发展而带来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包括噪声干扰和声音遗产消逝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国相继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1996年欧洲发布噪声绿皮书,探讨噪声政策,许多国家建立了声生态学学会或类似组织。在2002年欧盟出台保护城市良好声环境的环境噪声法后,声景学的研究和实践真正引起国内外各界的极大重视,国际上各类声学期刊都开设了声景专题,也形成很多跨领域的研究组织。目前,声景学理论和实践在国外已经初步形成体系。欧洲声景联盟主席康健教授于2016年编著的Soundscape and the Build Environment是近年国外声景观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从十个方面对声景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作为第一本系统讨论建筑环境领域声景观的著作,理论意义重大。
中国的声景研究已经发展了20年左右的时间。1999年同济大学王季卿教授即发表短文介绍了国外声景研究发展概况,[2]李国棋在2001年申请了题为“Soundscape——聲音景观的研究”项目。之后,国内声景研究进展较快,学术成果日益丰厚,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囊括美学、音乐、社会学、生态学以及心理声学、景观设计、噪声控制、室内音质、宗教文化学等,呈现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局面。目前国内声景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建筑与园林学科、文化与生态环境学科、文学与音乐学科三个领域。
一、建筑学与园林学领域声景观研究
国内大部分关于声景观的研究都来自建筑学与园林学领域,这些成果偏重分析各种具有声景价值的场所声环境,内容涵盖公共场所声景观、传统园林及历史场所声景观、宗教场所声景观等。
公共空间声景观的研究对象包含公共休憩空间、学校、住宅小区、公车站、旅游区、公园、村落等场所声环境,代表性的成果包括葛坚和赵秀敏等以城市公园为观测对象,对公园内的声景观类型、特征与人类主观感受的关联性进行调查分析,在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声景观设计方法;[3]金虹和宋菲等对地下商业街和地铁类建筑空间的声景观进行探讨;[4]张森和马蕙对城市亲水空间声景观的研究,试图将声景观设计可视化和可操作化;[5]张圆对声景在环境恢复方面作用的研究;[6]孟琪和康健对城市边缘区的声景观研究;[7]任欣欣对严寒地区乡村声景观的分析等。[8]这些研究为公共空间声景观的价值发掘、标准确立、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等做出了贡献。
传统园林、历史街区或建筑的声景观是中国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进行研究可以丰富遗产的内容。例如袁晓梅在吴硕贤的指导下,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理论基础与技术逻辑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与整理,发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营造的技术法则,确立了古典园林声景理论的研究框架。[9]黄凌江和康健采用声漫步的方法调研了拉萨老城区的声环境,并从声音、空间和频谱三个方面对景观进行分析,提出了历史地段声景的保护策略。[10]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声景观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宗教场所声环境同样是中国声景研究关注的重点。中国古代的宗教场所是除了皇宫以外规模最大的建筑群,里面的各类声音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古代佛教寺院“晨钟暮鼓”早已成为各地的标志声景观。张东旭在《汉传佛教寺院声景观》一书中,通过梳理各类文献中汉传佛教寺院声音与声环境记录,分析声音特征和声环境变化规律,揭示声景观的评价状况及影响声场的室内外空间要素,从声音、声场和人的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了汉传佛寺的声景观,研究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的属性,对于中国宗教声景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文化学和生态学领域声景观研究
从文化学的角度,周志强在《声音与“听觉中心主义”——三种声音景观的文化政治》一文中提出“声音政治”的概念,认为声音可以脱离发出声音的“肉身”而独立存在,并指出摇滚乐之物化噪音、流行音乐之人机共声与梵音音乐之去声音化,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声音文化政治的编码方式与生产机制,也显示声音技术逐渐“摆脱”其场所和空间的限定,将人的身份、气息和光晕凝聚为一个可以被不断叠加、编排和合成的自我幻觉之路。与周志强的观点不同,王敦在《“声音”和“听觉”孰为重——听觉文化研究的话语建构》一文中认为声音问题包含在听觉问题中,他通过集中解剖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声音景观”所负载的语境历史以及内在张力,得出听觉文化研究话语构建的方向在听觉而不是在声音的结论。两人虽然观点不同,但均从文化的角度对声音景观进行了阐释,所进行的讨论可以激活新的学术想象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孟子厚和安翔等在《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一书中给出了声景生态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讨论并提出了声景生态资料的史料标准,对北京的声景生态中具有史料价值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书中所附光盘内记录了大量北京有代表性的声音,挖掘了这些正在逐步消失的声音资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此外,邓志勇和刘爱利的著作《族群 聚落 声音:声景学视野下的文化生态》,系统地引入了声景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来研究组群、聚落和城镇农村的文化生态,分析民族地区音乐及其与宏观地理环境、主要居住群体的关系,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及其声音史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
三、文学与音乐等领域声景观研究
针对文学作品中的声景观,程虹在《自然之声与人类心声的共鸣——论自然文学中的声景》和《自然文学的三维景观:风景、声景及心景》两篇文章中分析了自然文学中所描述的自然声与人心声共鸣现象,表明风景、声景和心景三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形成了自然文学的独特之处,也衍生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吴硕贤在《〈诗经〉中的声景观》、李楠和赵越喆在《解读〈红楼梦〉中的声景艺术》两篇文章中对名著中描述的声景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声景观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针对音乐艺术中的声景观,薛艺兵在《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地理学方法新探》一文中提出了“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指出音乐地理学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音乐区划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侯小林在《如何构建民族器乐的“声音景观”——初探音乐地理学视野中的民族器乐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利用音乐地理学的方法分析我国民族器乐时,应把研究方向定位在不同区域内音乐传统的历史演化过程、同类音乐地域间的地域性传播途径、民族器乐作品产生与发展和传播的现状和原因等方面,并以民族音乐学的整体观和动态观为指导思想,进行有关地理—音乐—人三者关系的全面研究。
还有学者在其他角度对声景观进行了研究,如台湾的范钦慧所著的《大自然声景:一个野地录音师的探索之旅》,是从博物学角度分析大自然的声景,作者长期用声音记录台湾,致力发展土地的听音美学,书中用26个探索声音的小故事,以及12段珍贵的台湾原声录音文件,为读者编织了一张动听的声音地图。同样,George Prochnik所著、清华大学燕翔老师翻译的著作《追尋宁静——于喧嚣的凡尘中倾听真意》,讲述了宁静与人的密切关系,将宁静比喻成和空气一样重要,指出当代生活的浮躁,需要切实的宁静带给人们深层次的身心健康与精神领悟。燕翔认为这些观点同中国古代《大学》开篇中“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思想是一致的。
结 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注重声环境体验的声景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完善,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仍在吸纳不同领域的学者为这一新的学科注入活力。现今中国学术界已大体上形成了系统性的声景研究框架,使得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在声景范畴下比较,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和分离化。当然,在声景的认知过程中,依然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建立声景与城市、建筑、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将声景研究越做越细致,并开展实践项目等。目前在我国,保护好的传统声景观和创造能够服务于民的优秀声景观,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大众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保护历史和环境的意识逐步升级,声景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本文系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汉传佛教传统寺院声景观研究”(项目编号:51678117)和中央高校繁荣创新项目“东北地区佛教艺术评价及数据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N2011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1]J.D.Porteous, J.F.Mastin.Soundscape.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Planning & Research, Vol.2, No.3, 1985, pp.169-186.
[2]王季卿.开展声的生态学和声景研究[J].应用声学,1999,18(2):10.
[3]葛坚,赵秀敏,石坚韧.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38(8):61-66.
[4]金虹,宋菲,康健.地下空间声环境实验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41(06):98-102.
[5]张森,马蕙.海河亲水空间声环境分析及声景观表现方式[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31(03):115-119.
[6]张圆.城市开放空间声景恢复性效益及声环境品质提升策略研究[J].新建筑,2014(05):18-21.
[7]孟琪,康健.城市边缘区的声景观研究——以哈尔滨市糖厂社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8,42(04):94-99.
[8]任欣欣.严寒地区乡村声景研究[J].新建筑,2014(5):57-59.
[9]袁晓梅.中国古典园林声景思想的形成及演进[J].中国园林,2009(07):32-38.
[10]黄凌江,康健.历史地段的声景——拉萨老城案例研究[J].新建筑,2014(5):26-31.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人文艺术高等研究院
(责任编辑 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