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市政公路隧道钻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020-10-26陈长强
作者简介:陈长强(1983.03-),男,项目经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剧激膨胀与有限的空间资源矛盾日益尖锐。研究表明,在 30m 的深度范围内开发相当于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地下空间,就等于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积。因此,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把其视为解决城市集约化矛盾的主要方法,争相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下公路交通工程,逐渐发展为城市地下综合体。向地下发展,岩石的致密性,构造单元的长期稳定性,决定了采用钻爆作为开拓地下空间的有效方法,将长期使用。因引,研究地下工程爆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隧道;钻爆施工;环境影响;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U455.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0.044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作为全国断面比较大的城市公路交通工程,全长7797.32m,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云南路主隧道从东平路起,沿云南路、台西三路,下穿贵州路、青岛8号院小区,智荣中学,团岛消防站于团岛海岸部队驻地内与海底部分相接,全长 1659.02m。隧道开挖宽17.5m,高 13m,断面 186.2m2,埋深在 5-29m 之间。根据沿线的隧道埋深及建(构)筑物的特征,可将云南路主隧道分为三个区段,第一个区段为 ZK1+145-ZK1+583,该段线路侧穿 6 栋在建高层建筑,埋深在 5-15m 之间,开挖边线距楼房最近处仅3.52m。第二个区段为 ZK1+583-ZK2+237段,该段埋深在 15m-29m 之间,地表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物,基础多以毛石基础为主,无圈梁、构造柱,抗震性能差。第三个区段为 ZK2+237-ZK2+755 段,该段隧道下穿 8 号院小区、智荣中学,团岛消防站及部队家属院,埋深在 15m 左右,地表建筑物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楼房老旧,结构差,抗震性能差。全线地下管线较多,主要有通信管线,热力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中煤管线、低煤管线及电力管线,管线埋深为 3-5m 之间。因此,选择云南路主隧道作为钻爆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
2 本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工程钻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爆破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该隧道以微风化的花岗岩为主,施工中要采用钻爆作业,因此,爆破作业施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爆破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时,大部分能量转化为冲击波和气体的膨胀力,冲击波使坚硬的物体产生裂缝,气体的膨胀使裂缝扩大,直接用于破碎围岩,少部分能量转化为地震波,这种地震波的强度随着爆距的增加而减弱,在一定范围内,当地震波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引起地表建筑物、构筑物在水平径向、水平切向和垂直方向的震动,从而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破坏。
2.1.2 爆破振动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施工范围内,管线众多,各种管线纵横交错,主要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煤气、电力、网通、邮电、部队专用线等。这些管线埋深在 3-5m 之间,大多数管线有二十多年,甚至部分为解放前所埋,年久失修。爆破产生的振动会对这些管线的接头等薄弱部位发生破坏。
2.2 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浅埋暗挖的软土隧道,隧道开挖拱顶下沉,地下水流失较多时容易使地表产生较大的沉降。其沉降范围为 A=D+2(H+h1)/tan(+准/2),式中 A 为沉降范围,D 为隧道开挖宽度,h1 为隧道开挖高度,H 为隧道埋深,准为围岩的摩擦角。当沉降值 Smax 达到一定值时,会引地表建筑物的下沉与倾斜,地下管线的断裂。地下管线有排水、污水等有水管线,特别是给水压力管线时,管线中的水喷出冲刷围岩,加速地表的下沉,甚至引起灾难性事故。目前,国内对地表沉降无统一的标准。
2.3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为地下隐藏工程,其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
2.3.1 机械、设备噪音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主要有三大设备,一是空气压缩机,二是轴流通风机,三是装载机。其余设备如凿岩机等在洞内作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较小。另外一个噪音源是设置在洞口的临时储碴场,当二次倒运弃碴时,装碴产生的噪音也比较大。根据相关规定,工地噪音要小于 85dB(A),最高不能超过 115dB(A)。
2.3.2 爆破产生的声音
爆破产生的声音由于时间短,一般情况持续时间最多 1s,因此,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是爆破产生的声音具有突发性,尤其是进洞 100m 范围以内,隧道的管道作用约束了声音的扩散,在洞口正前方的居民感觉声音比较大,对老人、小孩及没有心理准备的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施工产生的废气、粉尘、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施工废水等也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加以控制,使其符合国家环保及地方政府的要求。
3 针对环境影响因素所采取的对策
3.1 对爆破振动采取的措施
3.1.1 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做好安民工作
居们一般不了解爆破施工,对爆破有着本能的恐惧,一听到爆破声音或者有轻微振动,便表现出惊慌,甚至以为发生地震。因此,消除居民的心理障碍,使其充分了解如何控制爆破振动,以及振动到什么程度会对房屋产生影响十分重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并请国内知名爆破专家与居民召开座谈会,讲解爆破的相关知识,使居民们知道,施工爆破振动是控制在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内,不会对其房屋造成损害。通过广泛的宣传、讲解,消除了居民的恐慌心理。
3.1.2 根据具体情况,分级控制
对爆破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了解爆破场区内的地质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级控制,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确保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还加快了施工进度。本工程在第一个区段(ZK1+145-ZK1+583)因市南区西部改造,附近居已全部迁走,地下管线较少,房屋皆为在建高层建筑,整体性,抗震性能较好,因此,该段振动的控制在 2cm/s 以内。第二个区段虽然埋深较深,但建筑物老旧,地下管线众多,且年久失修,因此,爆破振动控制在 1.5cm/s 以内。第三个区域下穿居民区、学校、部队等较为敏感的区域,因此爆破振动控制在 1.0cm/s 以内。
3.2 地表沉降控制措施
3.2.1 强支护,早封闭,约束变形
对于埋深浅,以回填土为主的围岩地段,采用“双侧壁导坑”、“CRD 工法”等分部施工方法,减小开挖断面,采用强支护体系,及时封闭掌子面,形成主动支护,能减小拱顶下沉、周边收敛,有效的约束变形。对于海相沉积层,以沙土为主,地下水丰富,容易引起掌子面正面坍塌。建议采用预留核心土的分部开挖方法,不仅约束拱顶下沉,周边收敛,还有有效的防止正面坍塌。
3.2.3 加强监测,动态监控
建立监测系统,隧道内为拱顶下沉、周边收敛,隧道外为地表下沉、地下管线下沉,建筑物沉降、倾斜以及建筑质点爆破振动速度。根据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及支护方案,确保各种数据控制在预警范围内。
3.3 噪音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噪音的。
3.3.1 调整作业时间,避免休息时间进行噪音大的工序
将爆破时间控制在上午 7:00-12:00 下午 13:30-19:00 之间,将弃碴二次倒运的时间控制在下午 15:00-20:00之间。此段时间居民在家的比较少,对其生活影响较低。
3.3.2 采用低噪音设备,降低设备噪音
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在工地建立搅拌站,消除搅拌站引起的噪音。对于空所压缩机则采用超静音空压机。普通的空气压缩机噪音一般是 88dB(A)左右,而低噪音的能控制在 75dB(A)左右。通风机采用 SFD 变级多速隧道施工风机,该机机壳采用多孔消音板加特殊吸音材料,加装消音弯头,改变吸风方向,整机运行控制。对于其它如装载机、自卸车等增加了排气孔消音设备。
3.3.3 采用屏蔽手段,消除隧道管道效应
除采用低噪音的设备外,还采取了屏蔽手段,对于空压机、通风机等设备进行屏蔽,降低其噪音。为了消除隧道的管道效应,在洞口处安装门帘,门帘采用吸音效果较好的屏蔽门,电动液压装置开启。门帘的安装不仅吸引了一部分噪音,还大幅度的减弱了冲击波的能量,降低因冲击波还引起的隧道正前方住宅玻璃的晃动。
4 结论
在城市闹市与居民聚集区进行地下工程爆破作业,其对环境的要求要比山岭隧道高得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注意,控制,必然加重对居民生活、生产的干扰,引起居民的反感,导致民扰,甚至引起社会群体性事件。
参考文献
[1] 宋修海.钻爆法施工条件下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 徐则民,黄润秋,范柱国,吴培关.长大隧道岩爆灾害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4(02).
[3] 姚云晓.隧道及地下工程作業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及有关问题的思考[J].隧道建设,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