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回配电线路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直击雷保护特性研究
2020-10-26常雯雪刘文晖
何 翔,江 霖,常雯雪,姚 瑶,刘文晖
(1.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广东 珠海 519090;2.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80)
0 引 言
10 kV配电线路是输电网和用户端的重要连接。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对用户的供电稳定性[1-2]。雷击无线路避雷措施的配电线路时,线路整体耐雷性能较差[3]。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独特的伏安特性对降低线路过电压、保护绝缘子免遭破坏有很大的作用[4-5]。各标准主要对变电站、发电厂等避雷器的安装做了详细说明,但对线路避雷器的安装没有要求[6-11]。本文针对配电线路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配置工况,定量分析在雷击配电线路不同位置的耐雷水平、闪络特性以及沿线过电压波形等特征。
1 单回配电线路计算模型
图1为计算的避雷器配置方式图,计算时线路绝缘水平240 kV,接地电阻60 Ω,雷击点主要选择为线路中央杆塔和导线。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共分6个等级,分别是1 kA、1.5 kA、2.5 kA、5 kA、10 kA和20 kA。电压等级35 kV以下线路一般选取5 kA等级的避雷器,本文避雷器采用标称放电电流为5 kA的避雷器。
图1 每隔两杆安装避雷器
2 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时直击雷保护特性分析
2.1 耐雷水平
每隔两杆安装避雷器时,雷击工况有4种,如图2所示。工况1为雷击两非避雷器安装杆档距中央,工况2为雷击非避雷器安装杆塔顶,工况3为雷击非避雷器安装杆与避雷器安装杆档距中央,工况4为雷击避雷器安装杆塔顶。耐雷水平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图2 每隔两杆安装避雷器时雷击点示意图
表1 计算结果
可以发现,距离避雷器安装杆最远的雷击点1耐雷水平最低为2.6 kA,越是远离避雷器安装杆,线路耐雷水平越低,相较于常规线路耐雷水平1.7 kA有所提高,但提高效果极小。雷击线路非避雷器安装杆塔顶时,对线路耐雷水平没有提高。
2.2 闪络特性
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时,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避雷器间隔加大,泄流通道减少,线路闪络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样,除了距雷击点最近的避雷器安装杆12杆发生闪络以外,其他避雷器安装杆均未发生避雷器损坏情况,同时具有跳杆闪络现象。
2.3 电压波形
雷击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单回线路导线中央时,1 kA雷电流时的线路过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雷击点为线路中央B相(上相)导线,雷击点两边最近杆塔分别为11号杆塔和12号杆塔。雷电流1 kA时,两相邻非避雷器安装杆出线处导线电位变化相似,有一定的传播时间差,幅值在两边避雷器安装杆控制的电位幅值间震荡。雷击点附近的11号杆塔绝缘子电压初始幅值较高,之后电压做衰减震荡。
表2 回线路每隔二杆安装避雷器线路闪络范围
图3 雷电流1 kA线路电压波形
3 结 论
本文针对配电线路每隔2杆安装避雷器配置工况,定量分析在雷击配电线路不同位置的耐雷水平、闪络特性以及沿线过电压波形等特征,得到如下结论。
(1)线路的直击雷耐雷水平有较大提高。相对于只安装绝缘子线路,距离避雷器安装杆最远的1雷击点耐雷水平最低为2.6 kA,越是远离避雷器安装杆,线路耐雷水平越低,相较于常规线路耐雷水平1.7 kA有所提高,但提高效果极小。
(2)随着雷电流幅度的增大,闪络杆的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存在隔杆闪络的现象。
(3)两相邻非避雷器安装杆出线处过电压波形变化相似,有一定的传播时间差,幅值在两边避雷器安装杆控制的电位幅值间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