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成功举办 等9则

2020-10-26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9期
关键词:格网分辨率测绘

关注◎

2020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成功举办

8 月27 日至9 月2 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2020 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活动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

8 月29 日上午10 时,宣传周主场活动在腾讯公司北京总部举行。活动特邀有关专家详细解读了《如何规范使用互联网地图》《新闻媒体如何规范使用地图》,腾讯、新浪网、美团、高德等企业代表与审图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共话地理信息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的支撑保障作用。学习强国、人民网、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及自然资源部各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主场活动。

活动周期间,还推出了公益宣传片、宣传海报、手机公益广告、国家版图知识闯关游戏和视频课件等,推荐了一批国家版图知识和优秀地图文化主题出版物。同时,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各单位联合相关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2020年标准地图发布

8 月29 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0 年标准地图,标准地图服务系统新上线55 幅公益性地图和1 幅自助制图底图。

今年发布的地图内容更加丰富,尺寸上以四开幅面为主,同时发布了少量1 厘米和3 厘米的极小尺寸地图;内容上包括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以及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分布图等多种地图,同时,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图,满足涉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地图需求。

在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http://bzdt.ch.mnr.gov.cn)页面上,提供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地图服务网站的链接,公众可以从页面下方的“各省(区、市)标准地图服务”快速访问各地相关网站,获取内容更加多样化的各省(区、市)地图。

《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研究报告(2019)》出版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第11 本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研究报告(2019)》正式出版。该书以新时代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为主题,研究探讨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

该书包括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主报告研究了新时代下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总结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供给的现状、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新时代下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供给的政策建议。专题报告由公共服务篇、科技创新篇、地方篇和地理信息产业篇组成,共26 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时代下如何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主导制定的又一项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由武汉大学邵远征副研究员代表中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第2 部分:实现模式》提前1 年顺利完成编制工作,于2020 年7 月份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ISO/TS 19163-2:2020。

该标准针对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面向专题格网数据(包括数值型专题格网数据、分类型专题格网数据)及影像数据(包括微波数据、光学影像数据、合成影像数据),定义了可操作的编码实现方式,从而支撑地球科学领域对影像与格网数据的网络互操作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实现了对多来源、多类型遥感影像与格网数据在内容模型上的统一编码,为影像数据的生产、使用和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共享与互操作实现模式上的一致性基础。

科技◎

高分十一号02星成功发射

9 月7 日3 时57 分,我 国 在 太 原 卫 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2 星送入预定轨道。

高分十一号02 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

地面像素分辨率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该星应用了第四代数传产品,较之前一代产品数据处理能力提高至少6倍,数据传输能力提高3倍,在与高分十一号卫星首发星实现在轨组网后,将大幅提高观测效率。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5 次飞行。

我国发布全球地表最新“快照”并捐赠联合国

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之际,我国发布2020 版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并捐赠给联合国,以进一步服务全球治理体系改善,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挑战。

该数据包括全球耕地、森林、草地、灌木地、湿地、水体、苔原、人造地表、裸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等地表覆盖类型,合计966 个数据集,覆盖全球陆地表面1.49 亿平方千米,并首次生成完整的南极洲30 米地表覆盖数据,填补北纬高纬度区域地表覆盖信息空白。

该数据连同2014 年9 月我国捐赠给联合国的2000 版、2010 版数据,形成了本世纪以来全球陆地表面每隔10 年一次的“快照”,反映了20 年间全球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状况,将为深入开展全球变化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提供支撑。

新一代北斗系统定位芯片亮相 预计明年量产

8 月27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在北京亮相,有望于2021 年上半年量产,将应用于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测量测绘等高精度导航定位领域,与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为北斗高精度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据介绍,新一代定位芯片以22 纳米工艺制成,尺寸面积是上一代的1/4,功耗是上一代的1/5,在厘米级高精度定位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芯片内部具备与CPU 相同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可将核心算法放在芯片上,令其具备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

除了北斗系统导航,芯片还可接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等其他卫星定位系统信号,通过兼容不同信号体制获取更丰富的数据信息,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导航服务。

数字◎

我国首个 3 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产品发布

近日,清华大学宫鹏教授团队与AI 平台企业商汤科技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3 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产品,这是继30 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和10 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图后,双方在全球遥感制图领域完成的一次阶段性成果,也是AI 技术在遥感制图方面的新应用。

此次成果是AI 技术首次应用于世界级的地表覆盖制图。基于AI 遥感智能解译深度学习算法,对超过5万张1024×1024 像素的图像进行学习,采用样本迁移技术,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进行了解读,总体解译精度达到86%。

以3 米分辨率地表覆盖制图为基础,结合产业界提供的多维度数据支撑,可以在生态宜居性、交通便利性等多个层面,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也将进一步推动遥感技术的应用走向现代化和精细化时代。

1箭 9 星!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

9 月15 日9 时23 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1 箭9 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 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吉林一号”高分03-1 组卫星包括“哔哩哔哩视频卫星”“‘央视频号’卫星”在内的3 颗视频成像模式卫星和6 颗推扫成像模式卫星。该系列卫星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高度集成电子学系统、高分辨率超轻量化低成本相机等创新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的特点。其中,推扫卫星可获取全色分辨率优于1 m、多光谱分辨率优于4 m、幅宽大于17 km 的推扫图像;视频卫星可获取分辨率优于1.2 m,覆盖面积不小于14.4 km×6 km 的彩色视频影像。

该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吉林一号”卫星制造模式由“研发”转向“生产”,星座建设进入高速组网阶段。

猜你喜欢

格网分辨率测绘
实时电离层格网数据精度评估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EM算法的参数分辨率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加强超分辨率算法
基于空间信息格网与BP神经网络的灾损快速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