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10-26黄小芬
黄小芬,王 伟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400)
临床中,抑郁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病情持续发展,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除采取药物治疗外,进行合理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减轻患者消极、悲观情绪,提升乐观积极的心态。因此,本文通过采取认知行为护理疗法,重点探究该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正文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于2017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3)岁,平均(41±1.23)岁。
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1.29)岁。
此次研究由医学伦理的委员会审核批准的,且患者及家属均签字同意。所有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研究排除合并严重脑部病变、交流障碍的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数据,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利用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患者普及抑郁症的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式及康复、预防措施,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并鼓励患者正视疾病,积极应对。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同患者沟通,结合实际病情、生活习惯、认知态度等综合评估,耐心倾听患者的负面情绪,予以心理支持,使患者多角度看待问题。
(3)生活指导:可要求患者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记下一天发生的事和想法,帮助患者正确识别认知模式。
(4)适当活动: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另外,让患者多与外界人群沟通、相处,使其感受到这是一件快乐、正常的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情况。
负性情绪判定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前者≥50分表示焦虑,后者≥53分表示抑郁。
应对方式判定标准:采用CSQ自评量表,主要包括解决求助、问题、回避和自责。分值在0~2分,前两项分值越高,人格和行为方面越成熟;后两项分值越高,缺陷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P<0.05,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疗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析表(±s,分)
表1 2组患者护疗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析表(±s,分)
分组 例数 SAS SDS观察组 30 38.64±12.26 43.87±10.22对照组 30 46.33±13.52 50.26±11.18 x2 - 2.308 2.311 P-0.025 0.024
2.2 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CSQ评分
观察组患者解决问题(1.72±0.38)分,求助(1.93±0.51)分,回避(1.34±0.28)分,自责(1.51±0.08)分;对照组则分别为(1.67±0.33)分、(1.36±0.17)分、(1.64±0.22)分和(1.83±0.11)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抑郁症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境持续性低落等疾病特征,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及护理,严重者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继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通常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再配以心理护理等辅助性治疗,以此达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的作用。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主要改变弯曲信念为目的的措施,具有整体性、指导性等特点。一方面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更加理性地看待抑郁症,调整和剖析自我心理状态的作用;另一方面,减轻患者内心负面情绪,有效防范该疾病的产生。此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SAS、SDS以及CSQ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应对方式,临床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