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常规护理+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2020-10-26孙南南

关键词:输液概率成员

孙南南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陕西 西安 710089)

在当今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例如输液速度控制不当以及输液装置留置时间过长等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外渗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身体承受更大痛苦。静疗小组是当今临床静脉护理中一种新型护理手段,其能够提升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1-2]。基于此,本文对临床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静疗小组的实际效果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9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50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该组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19~81岁,平均(53.67±3.78)岁;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静疗小组,该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19~83岁,平均(54.55±3.62)岁。

所有患者已明确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该次试验正常推进。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静疗小组:

组建静疗小组:在医院个科室中选择拥有四年以上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工作成员,选择拥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学历以上且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护士长,并为护理小组成员制定培训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敷贴的选择及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并发症处理、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静脉导管的维护护理、静脉置留针的正确使用方法、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处理措施以及护理药物注意事项、静脉治疗的技术,培训方法在方案制定完毕后,由护理部人员对护理小组成员实施培训,促进静疗小组成员对于静脉治疗的操作技术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可以邀请专家为小组成员实施授课,并定时安排小组成员去到上级医院学习,不断强化管理,制定完善的操作标准,如静脉输液中存在疑难病例需要实施讨论,并使大力加强检查力度,对于输液中产生的不良事件需要及时遏制以降低护理的风险。

小组职责:在静脉输液治疗中为其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及作业,要求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工作。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中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知识教育,深刻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身体情况制定良好的输液方案,静疗组一个季度组织学习一次,下科室督导。督导内容为:渗液情况、浅静脉管、深静脉管、卷边、PICC置管的敷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包括患者出现静脉炎、药物回流和药物外渗。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n(%)]

3 讨 论

护理当中存在较多的医疗风险,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容易产生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输液及治疗的效果,为了提升输液质量,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小护理风险。

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对于输液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不够,会引发护患纠纷不断,这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相关操作知识导致,同时护理的规范性以及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对于药物的特殊性不了解,实施静疗小组能够有效的实施小组成员系统输液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以及理论知识,在建立静疗小组之后,不良事件明显降低,能够提升护理的安全性。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静疗小组的实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优化输液途径,减少不良反应,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输液概率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