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血滤在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的应用
2020-10-26刘胜华
刘胜华
(北京市仁和医院,北京 061000)
心力衰竭实际上并不属于独立的一个疾病,属于心脏疾病终末发展阶段,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左心衰竭,在急性心衰竭发生后因病情发展迅速,持续发展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等临床症状,导致多器官受伤,引发功能障碍和临床并发症,且肾功能不全实际上是属于常见的心力衰竭并发症,容易出现少尿、全身水肿等情况,所以需要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治疗[1]。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参与收治的50例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床旁血液超滤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文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参与诊治的50例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分组比对,各25例,实验组,女12例,男13例;年龄40~73岁,中位年龄(56.98±3.54)岁,病程0.5~3个月,中位病程(1.52±0.22)个月。参照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41~74岁,中位年龄(55.54±4.38)岁,病程0.3~4个月,中位病程(1.51±0.19)个月;比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及其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之间不显示论证分析差异。
纳入样本标准:入组样本均满足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且呈现出阵发性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呕吐、急性肺水肿、胸腔积液等情况,伴发因多因素导致数周或数日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发生进行性急剧下降,血肌酐每日增加44~88 μmol/L,患者和家属对本医院医疗方案了解后自愿签字同意,并且获取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样本标准:将具有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将具有精神病史患者排除;将具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排除。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对患者实施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开展床旁血液超滤治疗,选择百特血液透析机及其HFI200滤清器聚砜膜,并且应用PORT 透析液配方进行透析,根据患者血糖、血钾、血钠等时机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在透析过程中需要设置1.3m2的透析有效膜的面积,设置血流量为150~200 mL/min,采取前置换+后置换的治疗模式,设置交换量35 mL/kg·h,置换液剂量设置成2.5~3.0 L/h;在首次进行静脱水处理时设置静脱水量2~3 L,维持4~6小时的持续治疗,从第2日天开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每次进行4小时常规治疗,持续3~5天的治疗,缓慢滤出多余的水分,依据患者凝血时间对其进行、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的合理应用,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滤器情况,如发生堵塞需要及时更换或者处理。
1.3 指标数据分析
研究及其比较参照组和实验组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NTproBNP、BUN、Cr。
经治疗后患者尿量增多,临床体征与症状改善明显,恢复正常的肾功能,不需要血液净化,心功能至少提升2级即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尿量增加,心功能至少提1级,临床体征与症状得到改善,肾功能基本恢复,但还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即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不发生改变,因心力衰竭加重或者无法耐受超滤治疗需要停止继续治疗,并且需要开展辅助呼吸支持治疗或因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阐述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NT-proBNP、BUN、Cr,予以t检验,以率(%)的形式阐述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予以卡方检验,本文数据计算均采取SPSS 22.0 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分析50例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所有资料,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
2 结 果
2.1 计算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
经卡方计算显示,实验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指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参照组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对比(n,%)
2.2 计算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BUN、Cr
经t计算显示,实验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NT-proBNP、BUN、Cr与参照组据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无统计学验证价值;实验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NTproBNP、BUN、Cr与参照组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实验组和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NT-proBNP、BUN、Cr与治疗前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BUN、Cr对比(±s)
表2 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BUN、Cr对比(±s)
注:#和治疗前比较,*和参照组比对,P均<0.05
组别 例数 BUN(mmol/L) Cr(mmol/L) NT-proBNP(pg/mL)实验组 25治疗前 25.33±2.08 396.32±7.88 3232.54±6.38治疗后 33.54±0.58#* 312.32±3.08#* 1896.33±4.08#*参照组 25治疗前 25.25±2.14 398.65±9.58 3212.54±7.98治疗后 28.69±0.33* 356.3±2.15* 2315.55±5.69*
2.3 计算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
经t计算显示,实验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
表3 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症状缓解时间(h)实验组 25 7.69±0.56 6.21±0.32参照组 25 13.69±0.23 8.69±0.55 t 49.5546 19.4871 P 0.0000 0.0000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因起病急骤导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呈现出心律失常、心肌损害等临床症状,导致损害心肌,进而增加左室舒张期压力,降低心排血量,使心肌细胞发生缺氧、缺血等症状。肾功能不全实际上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形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类综合征,具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疾病终末期形成尿毒症,且发病之后需要长期实施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往往需承受较大负担,降低其生存质量。基于此,对于尚未开展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还没有一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的临床方法,从病理角度分析肾脏功能不全疾病呈现出进行性肾脏纤维化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还在致力于研究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便于将肾脏纤维化发展速度显著降低。针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开展高浓度持续性吸氧及其联合应用扩血管药、强心药、利尿剂等基础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能将疾病进行彻底根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开始广泛使用床旁血液超滤技术,相比较以往血液透析,床旁血液超滤技术对于人体生理功能需求和改变更相符,是依据等渗、缓慢、不断连续等方法将机体内存在的过多水分和有害溶质进行清除,不会影响机体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处于高渗情况,增加细胞内液朝着外液转移的速度,利于心血管系统稳定性的保持,并且床旁血液超滤技术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高通透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水电解失衡情况,利于患者肾功能的保护[2]。
本次结果计算表明,实验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NT-proBNP、BUN、Cr优于参照组,两组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NT-proBNP、BUN、Cr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
熊寒露,朱政,张乔亚[3]研究表明,急性左心衰竭同时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床旁血液超滤治疗后心率、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相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急性左心衰竭同时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床旁血液超滤治疗后NT-proBNP、BUN、Cr等肾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指标之间呈现出统计学对比论证价值。证实,将床旁血液超滤用于急性左心衰竭同时伴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利于肾功能的改善,可挽救更多生命,与本研究一致。
综合以上结论,将床旁血液超滤治疗应用在急性左心衰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呈现出优于常规治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