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村人为什么不向往城市生活
2020-10-24徐静波
●徐静波
日本的农村人要想搬到东京去落户,是很容易的,因为日本人的户口是自由迁移,而且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一位在北海道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想考东京大学,只要拎个小布包,买一张机票,就可以到东京大学的边上去租一间房,然后第二天到东京都文京区政府市民窗口办理户籍迁移手续(自己填一张表格就行,无需各种证明),瞬间,你就成了“东京都民”,可以享受东京都市民所有的待遇,而且中小学都是就近上学。
既然东京落户这么容易,那么全国的农村人是不是都涌进了东京了呢?答案:没有。为什么没有?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日本的城乡差别很小,用一句绝对的话说,日本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霓虹灯。有霓虹灯的,是城市;没霓虹灯的,是农村。其他,几乎差不多。日本农村的现代化生活水平很高。一户人家四口人,拥有5辆汽车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出门必须开车,走亲戚还得开一辆商务车一起走。
所以,日本城乡 “一样”,包括了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都一样。譬如教育,日本的教育法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全国公立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必须标配,也就是说,城里的学校有什么,农村的学校也必须有什么。像东京的小学有1000名学生,配置有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礼堂、室内体育馆、运动场、游泳池,那么,在日本的一个小山村的小学,只有10名学生,这所小学也必须具备同样的设施,只是规模比东京的小学小一点而已。
同时,日本的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都属于地方公务员,城里的老师根据教育委员会的要求,要经常轮岗到农村小学去教书。当然,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与东京的小学相比还是有差距,但是不会差太大,中学也是一样。
这就使得农村人进城生活,除了出门可以坐地铁,经常可以看到霓虹灯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反而因为生活成本高,每天让自己活得战战兢兢。
同样,日本人生病,都没有往大城市医院里送的习惯,譬如癌症,在当地的中心医院都可以治疗。
第二,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制,农民大多数有代代相传下来的土地。所以,比较重视家族荣誉的日本人,可以把祖上传下来的土地租给别人耕种,但是如果你把土地卖了,等于是卖了祖宗,这在日本农村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事情。这就客观上导致一部分农民无法放弃农村进城生活。
所以,有土地的农民,就有了“守业”的责任与义务。而这一份责任与义务,就使得农民不能轻易地离开家乡进城生活。即使是自己进城工作,家还是安在农村,抽空得打理这一亩三分地。
不少在城里当公务员或在大企业当管理者的人,退休之后也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忙乎他老爸传给他的那一块地。告老还乡,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城里人如果想到乡下盖房子,直接从农民手里买土地就行,没人管你。
第三,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城里人高。由于日本政府为了稳定农村与农村经济,保障农民收入,实施了诸多农业补贴政策,这就使得日本农民的收入普遍较高。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2017年,日本全国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50万日元(约29万元人民币),比东京人的平均年收入438万日元,还高出12万日元(约7000元人民币),但是东京的生活成本至少比农村高出一倍。拿这些钱在农村生活十分滋润,跑到东京,就显得吃力。
第四,日本农民不愿意进城生活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老家可以“兼业”。所谓“兼业”,就是“半农民工”,也就是说,星期一至五,在家附近的工厂里上班,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在家务农,农忙季节请假。特别对一些祖传土地少的农民,更是可以通过“兼业”来增加收入。既不需要背井离乡,又可以照顾家庭和农田,一举两得。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我想日本农村人不愿意进城生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活的舒适度与温暖度不一样。东京是繁华,但是,举目无亲,人情冷漠,买棵菜还得掂量掂量。在家乡,朋友同学,七大姑八大姨,人情温暖,蔬菜自己可以种,房子比东京住得宽敞。正因为如此,有不少在东京、大阪的大学里毕业的学生,还是喜欢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农村的年轻人勇于去东京等大城市“北漂”,漂成功了,留下,漂不成功的,再回来。
(郝巧凤摘自《羊城晚报》2020年7月18日/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