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
2020-10-23李宗辉
李宗辉
摘要: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与推广,使得高中化学教学也开展寻求新的突破点,以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因此,同伴教学法被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之中,以此推动化学教学和谐发展,并切实提升学生化学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主动学习可能性。
关键词:同伴教学法;高中化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215-01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陈旧。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学教师仍然采取一种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论性为主导,辅助教材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高中化学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和专业,学生在仅有理解水平与学习模式下很难承受化学教学内容,因而使得学习过程受阻,无法在化学课堂中体验学习成就感,影响了学习效果,阻碍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1.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通常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很少会采取新颖教学方法和内容,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很多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过于趋向于考试要求、考试标准,从而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以此实行填鸭式教学或机械式教学,去探索考试真谛。虽然新课改素质教育实施了较长时间,但是,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从而在化学课堂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造成了素质教育成为摆设的现象,很少取得寸尺之功。并且,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化学课堂交流与互动机会较少,因而无法形成交流互动氛围,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很少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愿意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形成化学教学困境。
高中化学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都在寻求突破和创新,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教学习惯并没有得到妥善改善,通常只是表面上做些改变,实质性并没有开展具有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而学生在学习化学内容时,由于缺乏正确和科学地引导,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低下,并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1.3 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对于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在课堂教学之中存在缺乏一定实验教学的问题,这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理论性与实践性无法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且,高中化学教学中也由于存在化学材料不足、化学实验课程时间短的问题,使得高中化学教师很少会考虑如何创新实验教学,影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效果。本身化学内容就比较难易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实践教学,那么学生也就失去了第一时间理解化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使得化学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实验欲望。
2.同伴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
2.1 课前准备。
对于高中化学开展同伴教学时,应首先考虑课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同伴教学方法而言,最为重要的则是课堂测试,课堂测试能够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从而合理化与科学化开展同伴教学,以此推动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对于学生课前准备而言,通过提前预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掌握学习重点内容,并以此提前知晓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对知识内容的传输和掌握。
2.2 实施的具体步骤。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学教师常常以自己理解水平为中心,进而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并引入课后复习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巩固,实现对化学学习内容的强化。而同伴教学方法的引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弱点,以此合理挑战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突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科学化计划教学前、中、后三个方面的准备,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会针对知识点向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讲解,然后布置概念测试题,学生自主思考并答题,通过“应答器”将自己的解题结果进行反馈,结果经由计算机汇总并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呈现,如果答对问题的学生数量不到总人数的30%,则教师需要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解答,就其中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概念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果答对的学生数量占全体学生数量的30%~70%,则教师需向学生提供自主讨论与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彼此交流信息,对彼此的观点进行反思与补充,解释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说服对方、反省自己、批判对方或彼此添加信息相互支持。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渗透与运用同伴教学法,第一时间能够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同学之间形成互助意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拉近同学关系,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水平。而化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冯丽霞,蒋大桥,冯秀梅.同伴教学法的中學物理教学实践探索——以“粒子在场中的运动”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9):86-90.
[2] 廖艳萍.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