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郑国谷:20年花费2亿元,打造人生在线游戏
2020-10-23朱涛
朱涛
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郑国谷1970年出生在广东阳江的程村,小时候的他不擅长学习文化课程,8岁也考不进小学。9岁时,因为喜欢画画,有美术功底,学校放宽条件收了他。
高中毕业考大学时,郑国谷再次面临文化课的压力。老师告诉他,报考广东美术学院,有美术特长可以加分,而且学校离阳江特别近。于是他凭借强大的美术天赋考进该学院,成为家族中第一名大学生。至此,他和美术结下不解之缘,更与艺术紧密联系到一起。
打造现实版“帝国时代”
大学时代,郑国谷接触到游戏,其中一款游戏让他经常玩通宵,这就是著名的《帝国时代》。游戏开始要种地,建造石头房子、围墙,开掘河流,建起自己的城堡,最后的辉煌时刻,要建一些世界奇观。郑国谷说:“很想借助这个游戏,看看把虚拟转化成现实是什么样的。”他很迷恋这种从无到有的感觉。
1992年,郑国谷从美院毕业,他的理想不是去北京或上海租工作室,在工业化的厂房里面画画或者构思,而是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造一个工作室,在自然生态的环境里创作。于是,他回到家乡阳江,从事绘画、书法、摄影、装置等创作,而且风格独特,极具个人标识。
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家庭有改造居住环境的需求,郑国谷也开始做一些室内和建筑设计。他说:“虽然在美院学的是平面,但到社会上做设计,也就慢慢开始做立体的东西,背后的原理是一样的。”
做了七八年的建筑后,郑国谷发现他的所学只是为体现甲方的意图,而自己的想法会被甲方以各种理由改掉。他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他们好像不是在找建筑师,只是找一个画图师。”他希望做自己的建筑,找到一个能承载自己建筑理想的平台。
2000年,30岁的郑国谷开始做一件让周围的人都感觉特别疯狂的事,他在阳江北郊买下5000平方米的土地,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时代”。2004年,他拒絕所有商业建筑设计项目,潜心打造帝国时代,他砌起围墙,挖凿荷塘,建起几座犹如镂空花瓶的巨型高塔,将这片乐土扩张到20 000平方米。直到如今,一系列庞大的建筑群和花园平地而起,已经进一步扩展到40 000平方米,就好似在《帝国时代》游戏中建造的世界奇观一般。
《帝国时代》是个战争游戏,炮弹打到一面墙上会穿几个洞,郑国谷的建筑里就有一些很奇怪的窗子,他称为炮弹窗。不仅如此,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未完工的建筑体,而且似乎也不准备继续修筑,这些建筑体的断垣残壁似乎在描述着什么。对于这些让人莫名其妙的建筑体他是这么解释的:“虽然现实的建筑消失,但某些东西又在我脑海中重现。”
2016年,郑国谷在深思熟虑后,将打造16年的帝国时代重新改名为“了园”。喻意这里是能让内心世界安宁的乐土;或者“了”象征着终结,象征着他用物质世界搭建精神世界,对其充满艺术感的一生做一个交代;亦或者,它也是反向表达一种艺术永远没有终结的态度。
虽然这片建筑外表看起来很爆炸,但是走进来,会穿过传统园林的孔洞,有假山石,有流水,蕴含的还是东方的审美。郑国谷将了园做了功能分区,里面有生活区、休闲区、工作室、无数的河流和池塘。
休闲分区里有日本园林风格的枯山水、鸡蛋花园,他没有把古色古香的东西一模一样地搬进去。他说:“因为我想要的园子还是一个当代的园子,里面暗含东方美学就可以。”很多地方做了顶光,他需要让阳光从上面照射下来,希望人和天的关系不要被切断。
了园里最有特色的是一个正圆形庭院,有流水的中庭,直径有12米。它是从三轮车的车轮抽象出来的,按照印度瑜伽中心的想法做的。站在里面往上看,顶上虚的部分像一个地球,但换一个地方看,虚的部分就变成一个月亮的造型,随着脚步移动能感觉到它一点点变成月牙形。
了园中的金字塔茶房也是一大特色,这个坡地上的建筑,是根据胡夫金字塔的造型等比例缩小建造的。为在坡地里打造出一个120平方米的平地,郑国谷找来一些四五十吨的大石头,作为水里的支撑结构,把它压实作为承重,不用在水里面打桩。
做金字塔之前,郑国谷查看了很多资料,也制作了很多小模型,为把金字塔与中式结合,郑国谷不用石头搭建结构,而是4个面都采用钢结构,不要任何大梁,最后用钢和木搭建出这个12米宽、10米多高的金字塔,在水面上漂着。郑国谷说:“这里现在是整个园子里我最喜欢的地方。”
独立于圆形平面之外的区域,郑国谷想建一个奇观美术馆。落了方架之后的一天,郑国谷发现有一个藤蔓正在攀爬那个柱子。郑国谷想起《太空探索》,里面介绍一个高维度空间里的建筑,是一种与动植物相结合,有生命力、可以生长的建筑物。
郑国谷就觉得,做美术馆不用那么着急,让植物生长之后,去附着建筑、影响建筑,慢慢变成一个活的、在生长的建筑。郑国谷做好一些让植物攀爬的路径,他希望建筑自己会在那里走。他指着两个高高耸立的柱子说:“这最高的两个柱子,其实是电梯井所在的位置。等过几年再来看看,如何加建一些玻璃房,来与整体融合起来。”
除了打造景观,建造各种建筑,郑国谷也在这片土地上种菜、养鱼,并且移栽竹子、青梅树、紫玉兰、玫瑰、黑骨茶。他还在工作室顶楼的露台上养了一池锦鲤,说这些色彩斑斓的锦鲤是他帝国里的王妃。郑国谷说:“现在夏天园里会飞出很多萤火虫,越来越多的鸟可以在这里停留,是因为20年的建造,自然的那一面都显露了出来。”
永远不会完成的作品
20年里,郑国谷的作品一直活跃在欧美的各大展览会上,获奖无数。他曾获2000年度CCAA当代中国艺术奖最优秀青年艺术家特别奖。2019年,他在纽约连开两个个展,一个是摄影艺术创作,一个他近期的绘画艺术,都受到了国际热捧。
然而了园才是郑国谷最重要的作品,他把这里作为与建筑有关的实验室,通过空间的实际操作打开他内在的思想。他没有计划完成的时间,以及建成后的目标。他认为,建设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他说:“我希望它像一个导弹发射基地一样,你只要在那里实验好,它就能发射到许多公里外的其他地方去。”他把了园称为银行,他是行长,他的钱都扔到里面,长出的是房子,成为永远拿不出来的定期。他已然把打造这片土地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生在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