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骗走了失业人员培训补贴
2020-10-23
一些地方的基层组织,为完成任务,安排社区工作人员花国家补贴,参加质量不高的培训。明明是基层社区工作者,却领取失业证,一年参加两三个职业技能培训,拿失业培训补贴。一些部门、培训机构有着怎样的“生意经”?
明明是基层社区工作者,却领取失业证,一年参加两三个职业技能培训,拿失业培训补贴。这是什么怪事?
社区书记竟有“失业证”?
任薇是江苏某地一名基层社区副书记,前段时间她收到某职业培训学校的又一次“催收”微信:“书记,上面发的技能培训补贴都打到卡上了吧?麻烦收一下尽快转给我哦。”任薇吐槽:“好好上着班,非要我们去领失业证,还要抽时间考这些个乱七八糟的资格证。财政补贴一到账,又叫我们‘返利给培训机构。”
另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王媛也表示,她和周边社区的不少工作人员都有“被失业”去“考证”的经历。
社区在职人员为何“被失业”?王媛说:“各级政府都有任务,比如多长时间培训多少人次之类。按照时间节点,这些数字会层层分解下压,从市到区、从区到街道、从街道再到社区。”他们“被失业”“被培训”,主要是为了赶在要求的时间之前完成工作指標。如果上面来检查,他们还得“拉人头”,到处找亲戚、朋友去上课。
“通过率跟政绩挂钩,不会不过”
经调查发现,失业人员免费参加的培训多为政府全额补贴项目,一些培训机构的课程质量堪忧。
职业技能培训是稳就业、促就业的关键举措。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其中明确要求,3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政府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如此重要的举措,为何在落实中走样?经调查发现,很多培训机构在报名时就宣称考试包过。一家培训机构人员透露:“教多少学员、通过率多少,都跟政府政绩挂钩,不会不过。”
任薇认为,失业人员免费参加的培训多为政府全额补贴项目,培训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课程设计不精心,内容缺少吸引力,证书缺少含金量,无法满足失业群体对技能培训和就业的实际需求。“部分培训机构还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搞出了拉在职人员冒充学员,冒充失业人员的招数。”
要审得严、补得精、出实效
去年12月,人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专门发布通知,要求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工作。通知指出,各地要依法加强资金监管,保障专账资金使用安全;对以虚假培训等套取、骗取资金的依法依纪严惩。
目前,仍存在很多培训机构哪儿有补贴往哪儿钻,只图赚一把就走,不顾教出来的学员是不是真有技能的情况。
对此,多位受访者建议,应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率,强化教学与功用需求的衔接,由企业、单位直接提出培训需求,设置考核标准。此外,应加强对资金的使用评估和监管,持续追踪参加培训的学员技能实操水平,对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进行惩罚,追回培训资金并列入黑名单。
(《新华每日电讯》2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