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神”朱振藩:吞进世间百味吐出文化芬芳

2020-10-23徐建中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食神马肉张大千

徐建中

朱振藩,这个到目前为止因品尝过5万道菜、千种美酒,设计过张大千宴、随园食单宴,出版过44本美食类书籍,在台湾被称为“食圣”、“食神”的男人,曾自嘲“舍得花银子,吃掉了一幢以上的房子”。

他对每道菜的历史渊源、菜系发展了如指掌,随便一盘菜、一片肉,他也能从古至今引经据典。他自己则笑称:“人生就是到处找吃的入腹,唯一向外‘出的方式就是写作,吞进世间美食,吐出感悟和文化,这一吞一吐的人生,不亦快哉!”

学吃,吃的是历史故事

朱振藩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台湾,祖籍江苏,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第21世后人。由于他父亲出身名门,对食物特别讲究,所以他从小就对美食有一种特别的兴趣。

但是,他的父亲从没想过让他当美食家,在显赫的家世面前,朱振藩的前半生堪称失败:30岁之前没有交过女友,联考考了4次才考上辅仁大学法律系,最后通过特考,才成了调查局的一员,勉强符合了法官父亲的期望。

上班之后,朱振藩最感兴趣的仍然是美食。工作之余,他喜欢和爱好美食的朋友结伴组团寻访台湾大小食铺,并把自己对美食的感悟写成文章向杂志投稿。

1984年的一天,有一位编辑老师对他说:“既然你对美食那么感兴趣,就完全可以有计划地吃,有系统地写,那么有一天,你就可以成为专栏美食家。”

编辑老师的话一下点醒了朱振藩,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美食路线。凡是人们所吃过的,他都试着去尝试,他觉得在味道面前,最重要的不是食材,也不是制作美食的过程,而是味道。

他研究了很多资料发现,在每一种畅销美食的背后,几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与其说人们在消费美食,还不如说也是在消费故事——口味固然重要,故事也一样重要。味道满足舌尖,故事满足感观。

这一发现让朱振藩兴奋不已,如果把各地食物特色与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结合起来,美食一定会更有味道。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探询菜肴背后的故事。

有一次,他到苏州昆山游玩,在一个古老的街道尽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招牌——“奥灶面”,“奥灶”是当地方言,即邋遢的意思。可是,吃的东西最讲干净,这“邋遢面”谁会去吃呢?凭着对美食的敏感,他觉得这里肯定有故事。

走进面馆,居然生意很好。他在角落里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一问,才知道“奥灶面”竟然是昆山名食。原来,清代同治年间,在昆山地区的玉峰山下有一家小面铺,店主人为颜陈氏,她的食铺取南北面食之长,烹制出的一款红油面特别好吃,汤红面白,色、香、味俱佳,远近驰名。

不少同行看她生意红火,自家却门面冷清,不免暗生妒忌,就联合起来中伤她的面为“奥灶面”。有一位书生了解实情后,非常气愤,就与颜陈氏商议,身正不怕影子歪,不如将计就计,就直接把面改成了“奥灶面”。

如此一来,反其道而行之下的名字尤其引人注目,这种反面效应一下子吸引了无数食客的好奇,他们纷纷刨根问底,事实很快就显露无疑。

了解真相后的食客们对这种面更加喜爱,加上此面本就货真价实,从此之后,声誉更隆。

“奥灶面”一端上桌,朱振藩就闻到了一股清香,顺着氤氲的热气看去,面汤色泽酱红油润,面条细滑软柔,爆鱼脆嫩香鲜。他不禁暗暗叫绝,这碗面具有汤热、面热、鱼热、油热、碗热的五热特点,加上红艳光亮、异香诱人,它能风行江南这么多年,也不足为怪了。

吃完面,朱振藩余兴未尽,专门去向厨师请教烧制方法,厨师哈哈一笑:“方法并不难,关键是你们那没有这鱼,就是掌握了方法,也无法烧出来。”

原来,“奥灶面”必须选用阳澄湖内上乘的青鱼,别地方的鱼根本烧不出这种味道,并且“奥灶面”所用的红油也非常有讲究,它和四川烹饪所用的红油绝不相同,而是将菜油烧热,放入鱼块,炸熟捞出,余油经滤清去渣,呈现酱红色,即为红油。

就這样,朱振藩接触到了许多美食,并研究了这些美食的历史文化故事,慢慢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菜系历史,这为他后来撰写美食方面的书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敢吃,吃的是文化底蕴

从1990年开始,朱振藩先后推出了《我吃故我在》《食家开讲》《大吃一惊》等美食系列书。2006年,他一次性推出《食在凡间》《食随知味》《食味万千》和《食家列传》,合为《朱振藩谈食说艺》丛书,系列化地展示了他数十年吃透咀嚼出的美食经验,引领更多的人读着平静的文字和思维,感知食物乐趣的深层次文化。

随着对美食文化研究的深入,朱振藩越来越感觉到,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固然重要,但研究单独的菜品在视野上总显得比较局限,并不能全方位呈现出美食历史文化的内涵。

比如说,同样是肉,为什么猪肉成了主流,而马肉却被边缘化了呢?于是,他开始研究史料,寻找美食中肉系的来龙去脉。

原来,吃猪肉和吃马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历史上,这两种肉都受到过严重的非议。唐朝的时候,有些本草书记载说,吃猪肉会中风,所以猪肉一下就没人愿意吃了;而马肉则在清朝被一名叫王士雄的名医排斥,他在《随息居饮食谱》里指出:“马肉:辛苦冷,有毒……其肝,食之杀人。”

如此一来,猪肉和马肉都曾经没人敢再吃,但后来猪肉遇到了苏东坡。

北宋时期,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他发现当地的好猪肉价贱如粪土,根本就没什么人愿意去吃,他因为薪水非常低,就买来肉,亲自烹饪,加入调料,用文火慢炖食用。

一日,洪水泛滥,苏东坡率领全城百姓抗洪筑堤,条件非常艰苦,粮食眼看就要吃完。苏东坡灵机一动,就烧了猪肉和大家一家起吃,终于度过难关,战胜了洪水。

从此,百姓们把这种肉称为“东坡肉”,苏东坡自己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猪肉颂》:“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渐渐地,猪肉开始在民间复兴。

朱振藩说,是苏东坡成了猪肉的代言人,它才能重新走上餐桌。而马肉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马肉不好吃,觉得它的肌肉纤维素非常粗糙,很难咀嚼,并且吃的时候还有一种酸味。

但是,朱振藩通过研究发现,其实马肉营养丰富,每100克中,约含蛋白质19.6克,脂肪0.8克,并且含铁量也比猪肉高五六倍,如果长期食用,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病症。

于是,朱振藩把马肉也列入了他的美食系列,对于美食的很多认知虽然已经根深蒂固,但在朱振藩眼里,打破藩篱重新认识,力求精准无误,是一个美食家必须具备的。

2009年,朱振藩通过大量查证,从史料里挖掘出了和6种肉有关的典故、趣闻轶事及古今烹制要点,写成了一部“中国吃肉史”——《六畜兴旺》。

“六畜”即“马牛羊,鸡豕犬”,出自《周礼》天官篇,在这部书中,朱振藩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这六种肉类作了很厚重的阐释。他越来越觉得,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仔细探寻。

2011年年初,朱振藩到了可以退休的年龄,他毅然办理了退休手续,赶紧就到大陆展开寻味之旅。

第一次到上海,海关问他的第一句话说:“朱先生是首次来观光旅游吗?”他说:“不是,我是来品尝美食的。”他在上海待了9天,印象最深是第一次到阳澄湖吃大闸蟹。别人旅游,是起早去景点打卡,而他旅游,都是早起去吃美味。

天寒地冻时,在苏州有一家老面馆,早上6点50分开门,他6点51分就到了。他说,面最好吃是第一碗,同一锅汤会越煮越糊,头汤面才能面条滑溜、汤头清新。

经过无数次品尝考查,朱振藩看到,不少名菜虽然还存在于民间,但仅仅局限于那一个小地方,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很多菜系都到了需要复兴的时候,饮食文化还值得被更加重视。2011年年末,朱振藩在台北创作出了15道别具特色的儒家菜,将儒家精神充分展现在料理之中。

他把供奉在孔庙里的先圣先贤曾经吃过的菜,比如文天祥跟三杯鸡有关,陆秀夫跟猫仔粥有关,朱熹跟苋菜有关……他把这些都搜集起来,组成了一份既可以用于旅游观光,又有文化背景的菜谱。

他设计的儒家菜包括“文天祥鸡”“考亭双骄”“翰林回锅肉”“君臣啜粥”“鳄虫绝活”“阳明醋鱼”“藏珍豆腐”“诸葛双拼”“欺君子鱼”和“阳货馈豚”等,每道佳肴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故事和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朱振藩说:“我写书就是想让更多人熟悉美食的典故和演变,挖掘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他用自己的热爱和执着,在饮食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

懂吃,吃的是美食传承

朱振藩把他的人生戏称为“吞吐”人生,吞进去的是美食,吐出来的是文化。一直以来,他都全身心投入在对美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之中。

他不但对各种美食的历史文化饶有兴趣,同时还研究国外的饮食文化,他觉得西方和日本强调的是“盘文化”,菜品在盘子里一定要显得赏心悦目,而中国是“锅文化”,所有的精华都蕴藏在那一锅里面,要吃到嘴里才会直冲脑门,惊喜万分。

有一天,朱振藩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两种文化结合起来,既把外观做得好看,又把味道烧得爽口呢?答案自然是可以,但这个构想看起来很简单,想做好却并不容易。因为并不是把盘子弄花里胡哨就是好看,而是要符合每一位食客心目中的好看标准。

2014年,朱振藩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按《红楼梦》中的食谱做“红楼梦宴”,他不禁心中一动,别人可以做“红楼梦宴”,那自己不是可以做“张大千宴”吗?张大千是名人,以他为创意,外观品相上自然能得到食客认可,而在味道上,他手上收藏的就有五份张大千的菜单。

当年,张大千宴请张学良和当时的台湾“总统府资政”张群等人时会手写菜单,有的菜单流传出去了,朱振藩也机缘巧合得了五份。虽不是真迹,却也极具收藏价值,最主要是可以按菜单来做菜。

很多人都知道张大千的画作特别有名,号称“五百年来一大千”,但其实他的厨艺更在画艺之上,并且经常创新菜谱,做出一些别人从没想到过的菜。

有一次,张大千在家中心血来潮,想做一笼必须有葱味儿,但又不能见葱的包子。细想之下,还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妙方。他在包子上笼蒸之前,先插根葱在里头,包子蒸好之后,再将葱拔去,做出来的包子果真就只有葱味儿却不见葱。

张大千喜欢研究美食,像这样创意十足的方法,很多都流传了下来。

張大千也很喜欢干烧做法,比如干烧明虾、西瓜盅,这都是他的菜单里面常出现的菜。朱振藩把这些菜集合起来,再经过自己的改良,做成了“张大千宴”,达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双重效果。当然,这其间也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与创意,是朱振藩美食观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历史文化是底蕴,增添的是美食的厚重感,而创意属于革新和探索,会让美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创意上,朱振藩总是与众不同。他效法清代袁枚,收了36位知名女弟子,笑称是“三十六天罡”。其中,台湾知名作家李昂是大弟子,于美人、吴淡如、林青蓉等台湾各大电视台当家主持人或主播、文化评论人,还有“2005年香港小姐”林莉、“2014年亚洲最佳女厨师”陈岚舒、演员朱茵等,都是他的女弟子。

他收女弟子的初衷,是想找到既是各行业里的精英,又对美食特别感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把美食文化发扬光大。他收女弟子至少要见过三次面,观察之后感觉不错才行。

香港美食大家蔡澜曾说:“朱振藩会吃,他做的学问多,写起文章来引经据典,对味觉的形容,词藻优美,实在令人敬佩。”

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的美食家,只要会吃,能谈吃,甚至针对一道菜,只要能说出一个道理就行。可在朱振藩眼中,要达到美食的最高境界,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尝万般味,再加上不断归纳、演绎和创新,并把这种感觉传扬于社会,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美食家。

2016年10月,朱振藩的《味兼南北》出版,这本书从台湾的马头鱼、虱目鱼、宝岛月饼,到大陆的大闸蟹、黄山石鸡、三不粘;从诱人馋涎的鲇鱼、烧鹅、脆鳝,到别具特色的鹿肉、马肉、蛇羹,内容充实,趣味十足。

朱振藩在书中细说两岸百种佳肴,书写中华饮食之美,是集他毕生心血的一本书。朱振藩以学吃,敢吃,懂吃而著称。2020年,《知行周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他用曾写的一首打油诗当做自己的个人简介:“平生好文史,明白其旨趣。曾醉心书道,迄今犹不倦。但论吾最爱,美食与佳酿。专栏接连开,饮食居大半。已达二十个,皆脍炙人口。快意啖酒肉,畅言吃文化。枉得食神名,且付笑谈中。”

吞进世间百味,吐出文化芳香,做好美食传承人,这,就是朱振藩。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食神马肉张大千
传奇大师张大千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吃货”张大千
挂牛头卖马肉
对马肉的偏见 你有吗
食神练习生
第一道 食神英雄帖
我的最牛老爸
食神大会初赛
食神英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