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化的“铁汉柔情”

2020-10-23刘锦鑫张如意

中国新时代 2020年5期

荆楚大地,疫情肆虐,抗击疫情十万火急。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该在春节期间感受阖家团圆的人们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场疫情在给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面对疫情,各行各业万众一心,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保卫战。

2020年1月24日,正逢大年三十,中国石化江汉盐化工总厂的150多名干部员工停止休假,放弃年夜饭,迅速集合在厂区。作为国内最大的漂粉精生产厂家,他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按照集团公司部署,紧急向武汉捐赠200吨漂粉精。

2020年1月30日,中国石化为武汉江夏雷神山医院建筑工地捐赠1.65万升柴油和1000桶工程机械润滑油。

2020年2月3日,与火神山医院仅一墙之隔的中国石化湖北石油武汉知音大道加油站,对所有进站加油的120救护车辆提供免费加油服务,为救护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简餐、速食服务。

2020年2月8日,伴随着雷神山医院投用,中国石化也同步宣布,距离雷神山医院仅2公里的武南加油站为所有进站加油的120救护车辆提供免费加油服务,并为救护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快餐包……

不仅如此,在疫情出现之后,中国石化一直奔赴在抗疫前线,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短短1个月内,从上马设备生产口罩,到布局加油站销售口罩、卖蔬菜,为抗击疫情、服务百姓跨界“放大招”。

“要让大家买得到还买得起口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中央企业,中国石化在防疫阻击战中,不单单是在油气化工物资的“本职工作”方面尽职尽责,还开始生产口罩,销售蔬菜生鲜,努力做到“倾我所有、尽我所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发言时说:“国家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人民期待什么就奉献什么。一切为了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期待。”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口罩成为当下人们必不可少的用品,成了“硬通货”。然而因为春节休假以及突然猛增的需求量,口罩的供应存在缺口,出现了“一罩难求”的情况。于是很多企业勇挑重担,纷纷开始生产口罩,其中就包括中国石化。吕大鹏表示:“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石化不仅是油品商,同时还是国内年产近百万吨的医疗卫生用品材料供应商。”

2020年2月6日,中国石化官方微博、易派客官方微信发出寻求口罩生产合作的文章《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我们需要口罩机。您若有富余、可用的设备,可转让给我们,我们将协调生产、增产口罩;我们有熔喷布,您若缺此原料,我们可运输上门。增产的口罩,我们可全部收购支持湖北抗疫一线,也可支持企业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

文章发布后,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很高的关注,文中联系人的电话被迅速打爆,合作伙伴也在3小时内找到。截至2020年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

对于出手对接口罩生产线,吕大鹏打了个简单易懂的比方:“我们生产麦子(即高熔指聚丙烯),现在又紧急将麦子做成了面粉(即燕山石化刚开车,生产出了熔喷料),现在急眼了,中国石化扛着面粉(即熔喷料),去找厂家做成面团(即熔喷布),又买来设备(即口罩机),租给馒头铺子,还供给面团,让他蒸馒头!”

口罩作为抗击疫情最重要的防护用品,随着疫情突发需求量大增,特别是用以生产口罩的熔喷布。熔喷布俗称口罩的“心脏”,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

然而国内产能原本不足,新增产能周期长、投资大,赶不上下游口罩机生产线的增加,一时间熔喷布价格飞涨且供不应求,成为产业链条的“瓶颈”。

吕大鹏说:“疫情面前,作为国内年产近百万吨的医卫用材料供应商,中国石化目前已统筹安排各相关炼化企业采取临时改变排产计划等措施,提高装置负荷,开足马力生产医卫用聚烯烃,加大医卫材料原料供应;并将充分发挥化工销售网络渠道优势,及时对接下游客户需求,帮助周边医卫材料生产厂家提前复产,保障原料供应量,大力缓解因需求暴涨造成的医卫材料紧缺局面。”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也多次在内部提出,要让老百姓买得到口罩,买得起口罩;要迅速转产口罩,能多快生产就多快生产,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哪个环节薄弱就加强哪个环节,哪种资源不足就生产哪种资源。

其实,在口罩产业链中,中国石化原本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产者。为了保障中游熔喷布价格稳定和下游口罩产品质量和供应,中国石化决定打通产业链,全面介入熔喷布和口罩生产。2020年2月10日,中国石化方面宣布,其化工销售公司全力避免生产企业减产、停产,积极满足医卫材料客户需求,缓解防疫物资短缺困境。

2020年1月,中国石化累计销售并组织发运旗下17家企业医卫用树脂原材料6.5万吨,比原计划增加1.2万吨;2月更是超过10万吨,几乎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及时保障了国内51家医卫材料客户的生产需要。

2020年2月24日,中国石化党组经过两天紧张调研后作出决定,投资2亿元,加速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3月9日,在第一批自产熔喷布出厂之际,中国石化又宣布,在前期紧急上马10条熔喷布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加6条生产线。据了解,这16条熔喷布生产线预计5月底全部投产,再加上控股企业每天5吨的产能,中国石化将形成每天35吨的熔喷布产能。届时,中国石化有望成为中国最大乃至世界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商。

从2020年3月初开始,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在北京的50个加油站开始陆续售卖口罩,消费者只要在手机上选择好意向中的加油站,就可以进行预订,不去加油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进行预订购买。

此外,中国石化各企业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基础上,还努力持续平稳生产,做到了防控疫情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发展经济保增长,原本就是中央企业应尽的职责。”吕大鹏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国资委的要求,中国石化集团及早行动,组织复工复产。截至3月下旬,除湖北地区个别按要求延迟复工的企业外,中国石化直属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达100%。

加油站不仅能加油

除了跨界开始制造口罩,跨界卖菜也是中国石化为抗击疫情推出的一项便民措施。

居家隔离,餐饮歇业、外卖受挫,对于生活必备品的需求大量转向生鲜电商。2020年2月15日,中国石化开始正式宣布加入“卖菜大军”。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在杭州与盒马鲜生开展合作,杭州市民可以在指定中国石化加油站购买盒马鲜生蔬菜包。

除了和生鲜电商合作以外,中国石化还利用全国3万座加油站的2.7万家易捷便利店优势,开通“安心买菜”业务,向百姓提供蔬菜生鲜等日用品。

2020年2月17日,中国石化在北京石油340座加油站开通了“安心买菜”业务,让消费者在加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易捷”APP下单选购,实现“不下车,不开窗;三天量,一整箱,一键送到后备箱”。这份蔬菜礼包包括10多种蔬菜和鸡蛋,附赠1只口罩,全程无接触,只需要下单,加油站工作人员就会通过订单号配送到顾客的后备箱。

中国石化以“加油站+个人消费”的模式,将加油站变成菜市场,不仅与群众携手抗击疫情解决生活的燃眉之急,还在帮助推动生鲜电商市场,更是为自己进军生鲜电商打下牢靠根基。

来加油站加油的小李,为汽车加完油后直接从APP上下单购买了一箱蔬菜,手机支付不到2分钟,加油员就把蔬菜礼包送进了小李的后备厢。小李表示,在加油的时候买菜,自己全程不用下车,和加油员没有丝毫肢体接触,在非常时期真的帮了不少忙。小李觉得这种方式不仅安全还非常有效率。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物流不畅,不仅市民“买菜难”,农民同时也“卖菜难”。中国石化浙江石油还推出“我有易捷店,你有滞销品吗?”公益活动,不仅方便了城市居民,也解决了农村生鲜卖菜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一农场业主姜龙磊,鸡蛋库存量已超100吨,正在为鸡蛋卖不出而发愁,看到了中国石化的消息,赶紧电话求助。中国石化衢州石油分公司在核验了相关信息后,把姜龙磊的鸡蛋摆放在杭州、金华、嘉兴、湖州、衢州等地133座加油站易捷店的货架上,让更多的人能够买到姜龙磊的鸡蛋。

2020年2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在发言时,也对中国石化表示充分肯定:“易捷便利店全国126个地市的6000多座加油站临时增加了蔬菜销售业务,解了部分没有销路企业和农户的燃眉之急。”

中国石化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倾我所有、尽我所能”,不论是积极前往疫情前线帮助医护人员,还是生产制造口罩,抑或是跨界卖菜,都在努力践行着身为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