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钢焦炉配加弱粘结性焦煤炼焦的探索

2020-10-23夏雷雷

新疆钢铁 2020年2期
关键词:焦炉焦煤焦炭

夏雷雷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1 概述

疫情期间,八钢公司焦煤库存急剧下降,已影响到了焦炉正常生产。为应对紧急状况,八钢焦化技术人员与采购人员积极了解外部焦煤资源状况,寻求新煤源。乌鲁木齐周边阜康地区暂存部分弱粘结性焦煤,其中弱粘结性焦煤1属中灰、高挥发分、G值仅40、粘结性极差且无法成焦,弱粘结性焦煤2属于中灰、低挥发分、低硫、弱粘结性、结焦性极差的13#瘦煤。为保证焦炉生产,针对这两种弱粘结性焦煤开展了弱粘性焦煤的炼焦试验,在60kg试验焦炉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满足2500m3高炉用焦质量前提下的焦炉配煤结构。

2 试验研究

以八钢2500m3高炉焦炭质量指标为依据(焦炭质量:Ad<12.8%、M40>89.0%、粒度>54.00mm),根据两种弱粘结性焦煤煤质指标、产量、焦煤库存量及焦炉的生产数据确定了配煤试验方案。

2.1 试验条件

60kg试验焦炉结焦时间为17h;装煤量(湿基)44kg;配合煤细度80%~82%,装煤方式为散装;装煤时两侧炉墙温度为800℃;焦饼中心温度930℃;加热最终温度为1050℃。弱粘结性焦煤煤质指标见表1。

表1 弱粘结性焦煤煤质指标

两种弱粘性焦煤G值均极低,60kg试验焦炉炼焦时,均很难成焦,无法检测焦炭强度。结合此状况,在配煤炼焦时,将粉碎细度指标调整至84.0%。

2.2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弱粘结性焦煤煤质性质,八钢焦炉炼焦指标、月产量以及焦煤库存极低的现状,在制定配煤方案时,通过提高弱粘结性焦煤添加比例,研究焦炭质量的变化。其中方案1为焦炉生产配比及焦炭性能指标。

表2 60kg小焦炉炼焦试验数据

在本次进行的5组试验中,以试验方案1(生产配比)为基础,逐渐提高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比例,同时哈煤、山西煤等比例做相应调整的对比试验,寻找在配加弱粘结性焦煤1、2情况下适合八钢焦炉的配煤结构。

(1)从煤质、炼焦数据中可以看出,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粘结性均极差,且单独炼焦时很难结焦,外观呈沙焦,无法检测各项强度。

(2)从焦炭质量数据看出,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配加比例逐渐增加后,与试验方案1(生产配比)对比,焦炭冷态强度、平均粒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当弱粘结性焦煤比例配入15%时,焦炭冷态强度、平均粒度均急速下降。

(3)经过60kg试验焦炉炼焦试验数据与6m焦炉炼焦生产数据对比分析,同配比情况下6m焦炉生产焦炭冷态强度比60kg小焦炉生产焦炭冷态强度高出6%个点。通过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当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配加比例逐渐增加后,焦炭常规指标基本稳定,但焦炭强度、平均粒度均明显降低,方案4中焦炭强度处于高炉用焦质量的下限。

3 工业生产实践

根据60kg试验焦炉配煤炼焦试验结果,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弱粘结性焦煤粉碎细度,粉碎细度3mm在83.0%~86.0%,并适当延长焦炉结焦时间,以保证焦炭质量稳定。生产实践中首先执行试验方案2的配煤结构,焦炭质量基本稳定,同时考虑冬季生产期间现场挂料严重影响配煤准确性。因此,方案2、3分别只执行6天,监测焦炭质量对高炉生产无明显影响后,再执行试验方案4的配煤方案。按照方案4组织生产过程中高炉炉况出现波动,崩滑料次数增加,随即快速调整为按方案5组织生产。此次生产过程中焦炉共计调整4次生产配比,生产指标见表3。

表3 6m焦炉炼焦生产的指标

实际生产过程中,焦炭质量变化较大,当执行至方案4时,焦炭M40有所降低,但仍大于8 9.0%,而M10、平均粒度均明显降低,低于2500m3高炉用焦炭的质量要求。另外,焦炭筛分过程中大块焦比例明显降低,大于60mm焦炭比例较 前 期 约 降 低1 4 %,仅 有1 6 %,但 粒 度40~60mm焦炭比例明显升高至70%与现场实物观察一致。且执行方案4时,高炉炉况出现波动,快速将焦煤1比例调至5%。

使用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生产的焦炭应用在2500m3A高炉,自产焦炭比例持续在75%,A高炉与焦炭质量相应关系见表4,图1~图4。

表4 A高炉生产相关数据

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配加炼焦时,随着比例增加,高炉炉况出现波动,虽未出现管道、悬料现象,但崩滑料次数明显增加。

图1 A高炉生产期间利用系数

图2 A高炉生产期间O/C负荷

图3 A高炉生产期间喷煤比

图4 A高炉生产期间压差

4 生产实践效果

焦炭质量及A高炉生产指标对应关系:

(1)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弱粘结性焦煤比例逐渐增加,焦炭质量变化较大,M40/M10、平均粒度均明显降低,且M10、平均粒度已明显低于2500m3高炉用焦质量要求。同时,焦炭筛分过程中,大块焦比例较前期明显降低约14%。

(2)没有配加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时,A高炉利用系数1.83 t/m3.d,煤比96kg/t,K值4.51,压差140kPa。当配加弱粘结性焦煤1、焦煤2后,随着配加比例增加至13%后高炉炉况出现波动,虽未出现管道、悬料现象,但崩滑料次数明显增加,随后快速将弱粘结性焦煤比例降低至8%后,炉况有所好转。

5 结束语

依据60kg试验焦炉配加弱粘结性焦煤炼焦试验结果,6m焦炉炼焦生产实践对比方案表明,随着弱粘结性焦煤比例逐渐提高后,焦炭质量呈现下滑趋势,且当比例提高至13%后,高炉崩滑料次数明显增加,高炉O/C负荷降低至3.7,利用系数等各项指标也明显恶化,而当弱粘结性焦煤比例降低至8%时,焦炭质量及高炉炉况均有所好转。

在八钢现有的焦炉配煤结构下,适当调整使用弱粘结性焦煤炼焦对焦炭质量影响不大,且可满足2500m3高炉正常生产,解决了疫情期间焦炭短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焦炉焦煤焦炭
山西焦煤集团线上支付结算系统款项支付破百亿
2月份我国出口煤及褐煤29万t同比增长9.0%
2022年以来全国新增焦化产能1232万t/a 淘汰696万t/a
半焦煤的燃烧及综合利用研究
2020年我国累计出口焦炭349万t
延迟焦化装置焦炭自燃的原因及对策
八钢焦炉配加疆内低品质焦煤炼焦的试验研究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大容积焦炉对化产品加工系统带来的影响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