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下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及引导策略
2020-10-22刘欢
摘 要:全民抗“疫”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急剧波动,这是由于疫情本身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抗风险能力不足、舆论认知偏差严重和高校缺乏心理育人环节导致的。必须从科学认识疫情及影响、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完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方面入手,寻求战“疫”之下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引导策略。
关键词:疫情;大学生;心理波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重大疫情对社会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也逐渐产生波动。因此,在“战疫”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心理波动进行分析与引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中阁楼,而是能够解决大学生由于重大疫情导致的心理与思想等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这是“战疫”之下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战疫”之下大学生心理波动的基本表征
由“镇静”到“恐慌”、由“相信”到“疑惑”、由“平和”到“焦虑”、由“充实”到“压迫”构成了“战疫”下大学生心理波动的基本表征。
(一)由“镇静”到“恐慌”的渐变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大学生原本镇静的心理状态产生波动,可能出现由相对镇静向相对恐慌转变。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态产生的恐慌。大学生了解到疫情的相关消息后,容易把自身身体的轻微变化与新冠肺炎的表征联系起来,产生恐慌心理。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周边环境及人物的恐慌。他们害怕自己所在的区域,接触的亲友、行走的路径等潜伏着危险,给周边人物也带来了恐慌,周边环境及人物反过来又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体验感,极有可能使大学生的心理由“镇静”向“恐慌”转变。
(二)由“相信”到“疑惑”的渐变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持续时间长,较为反复。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的心里难免对疫情及防控形势产生疑惑。一方面,对疾病的传染源、传播路径的疑惑。疫情爆发初期,网络媒体大面积报道、跟进疫情相关事件,但也未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疾病的真正传染源和详细的传播路径,此时部分学生产生了疑惑。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国家疫情防控工作走向产生了疑惑。虽然在疫情爆发、肆虐、稳定的各个时期,国家极力开展各项工作,完善各项法规,最大限度地限制疫情传播速度,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仍易受到各种负面消息的影响,对国家疫情防控能力及走向产生怀疑。如新冠疫情潜伏初期,有关疫情的低透明度、低科普度极有可能使大学生对国家疫情防控的走向由“相信”向“疑惑”转变。
(三)由“平和”到“焦虑”的渐变
疫情打破了大学生原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心理状态逐渐从平和过渡到焦虑。一方面,对自身学业、就业等方面的焦虑。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延迟开学,大学生难以快速适应上课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产生了焦虑心理。在面对毕业答辩、专业实习、毕业考核延期等情况时,大学生对个人前途产生了迷茫,焦虑感逐步上升。另一方面,对社会环境产生的焦虑感。反复的疫情不断冲击社会秩序,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的家人或周边亲戚的健康、工作等情况不容乐观,难免会对国家、社会总体情况持悲观态度,极有可能使大学生的心理由“平和”向“焦虑”转变。
(四)由“充实”到“压迫”的渐变
突发的疫情使社会多方面工作无法按正常开展,不明朗的形势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压迫感。一方面,长期居家生活伴随着隐形的现实压迫感。由于长期被“关”在家,家中长辈的大部分注意力会放在学生身上,各种细微小事都变为长辈叨扰的对象,原本充实、有趣、自由的校园生活逐渐变为了枯燥、无味、单调的居家生活,极易产生压迫感。另一方面,反复的疫情诱发学生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压迫感。在应对重大疫情时,社会各界把大部分关注度放在了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形势上,仍按照正常秩序下的要求规范学生,忽略了其在封闭状态下的心理状况。极易加重大学生的现实压力,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
二、“战疫”之下大学生心理波动的成因分析
在全民抗“疫”过程中,大学生产生心理波动的原因主要有疫情影响实际生活、大学生抗风险能力不足、舆论认知偏差严重以及高校缺乏心理育人机制等方面。
(一)现实环境成因:疫情影响实际生活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造成了深刻的现实影响[2]。一方面,疫情肆虐,全民抗“疫”的实际情况是造成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现实起因。疫情使我国所有行业放“缓”了脚步,甚至使某些行业“停”下了脚步,这牵涉了千百个家庭的未来走向、千万个人的未来发展态势。由此产生的心理波动,可能会诱发漠视生命、贬低自我价值、怯于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与抗“疫”宏观环境交互影响,加大学生心理波动的幅度。全民抗“疫”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变、教育内容的扩展、教育体系的变革等。
(二)主观心理成因:抗风险能力不足
面对重大疫情,大学生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是造成心理压力骤增的主观成因。一方面,大学生的重大风险感知能力较强,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加大负面情绪体验感。疫情的不稳定性、突发性、反复性以及对风险感知的差异性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担忧、恐慌、焦虑、悲伤等情绪持续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扰乱平和的情绪。另一方面,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不足,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心理承受能力不断降低。大学生由于缺乏应对突发灾难的抗压锻炼,风险感知力度与抗风险能力呈反比。在重大疫情面前,容易产生应激心理反应,出现生理、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引发恐慌、担忧、烦躁、愤怒、敏感、多疑等负面情绪体验,出现强迫、攻击、社交回避、过度警惕、活动力减少等不良行为[3],大大降低抗风险能力。
(三)网络媒体成因:舆论认知偏差严重
大学生是网络的生力军,若对舆论认知得当,便会成为健康网络舆论的有力传播者;若对舆论认知不当,便会成为不实、虚假消息的散播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舆论,甚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走向。大学生长期居家隔离,缺乏朋辈沟通,注意力过多地投射到网络中,产生了无聊感和枯燥感。部分网络媒体在未经实证的情况下散播错误消息,大学生极有可能在此基础上随意附加自我解读并向周边人散播消息。或者以舆论认知偏差为前提,手握自己的“麦克风”,在网络上与他人争吵,对他人声讨,在无形之中影响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感性化、冲动化、非理智化等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认知片面化、固执化、极端化也是大学生进行网络活动时的显著特征。自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传播着大量的不实信息和激起恐慌情绪的虚假言论,针对防控力度的无端指责,可谓层出不穷[4]。大学生未能准确认识言论背后的深层动机,极易生成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思想。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因:心理育人环节缺乏
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后,要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这是国家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逐步开展,但实际上,部分高校未能很好履行部分心理救助职责,缺乏心理育人环节,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缺乏情绪疏导环节。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情绪,有助于开展理性教育。但是,高校在疫情发生后,未能及时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开导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教授正确、合理情绪宣泄的方式。其次,缺乏心理育人队伍建设环节。专业教师、行政人员等都是心理育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未能接受系统专业的心理培训,心理知识储备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心理需求。加之他们未能意识到或低估自身的心理育人职责,弱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三、战疫”之下大学生心理波动的引导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从科学认识疫情及影响、完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等方面缓解大学生的心理波动。
(一)思想引领:科学认识疫情及影响
要做到思想引领,高校必须使大学生科学认识疫情及影响。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准确、全面地认识疫情,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避免因为非官方科普而对国家、党和人民产生误解。高校应当及时组织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安抚学生的焦躁情绪,教导学生遵守防“疫”规则。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疫情带来的影响,避免因周边人物、网络报道而沉浸在消极情绪之中,加重心理负担。可以通过开设线上疫情科普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适度看待自我身体的变化,科学防“疫”。积极鼓励学生与同辈群体沟通,如通过班级防“疫”知识会、小组防“疫”交流会、等舒缓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尽量避免同理心泛滥,加剧心理波动。
(二)价值导向: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
网络时代伴随着信息爆发式增长、思想多元化碰撞等特征。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疫情的相关信息通过媒体、网络等最大化地传播、扩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高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增强主流价值观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增强时代责任感。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6],大学生精神信仰对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7]必须使大学生明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一代青年的任务是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应以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动摇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三)人文关怀:完善高校心理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培育人的活动,必须要立足学生主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增加人文关怀,完善心理育人机制。首先,高校应当注重心理疏导环节,积极对学生展开心理干预。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基层心理健康疏导小组,由寝室长总结个人心理问题。再以班级为单位,组成二级心理健康疏导队,由班长、心理辅导员、学习委员等归纳总结班级成员的具体心理问题。然后以学院为单位,组成三级心理健康疏导联盟,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总结院系学生的大致心理问题。最后由院系心理负责人、院长等人向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报告,归纳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四级心理健康体系。其次,高校应当提升心理育人队伍能力,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心理需求。对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育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全体教职人员进行心理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巧,增加心理知识储备量,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心理育人职责,强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
(四)注重实效: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又是实践的升华。必须扎根实际,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高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适度、适量、适时参加疫情防控实践活动,在实际锻炼中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基层的服务管理工作,了解疫情相关知识,学习疫情防控的有效技巧,驱散学生整日被“困”在家的无聊感、无奈感、空虚感和烦闷感。向他人传播疫情知识,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学生缓解苦闷感、学业压迫感,充实业余生活。其次,高校应当积极构建实践活动分享平台,拓展心理教育活动的内容。例如,开展线上疫情志愿活动大会,邀请有志愿经验的学生进行发言。有助于大学生从他人的间接經验中学习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精神,丰富自我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 议 上 的讲 话 [N].人 民 日 报,2020-02-24.
[2]刘经纬,郝佳婧.重大疫情中大学生的心理波动与引导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0(03):66-70.
[3]陈虹.论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0(03):71-75.
[4]梁巍.“战疫”之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02):68-72.
[5]Seyedin Hesam,Samadipour Ezat,SalmaniIbrahim.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of disasters risk perception:Family centered approach[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2019(8):63.
[6]徐 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7]韩 黎,廖传景,郑 涌.大学生精神信仰及心理韧性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3).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刘欢(1996—),女,汉族,四川广元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