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析
2020-10-22杨玲
杨玲
常德技师学院
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与学习均需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中,习总书记强调,通过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世界上任何一所院校的课程,选择任意的教师授课。
一、“互联网+”背景下提高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互联网+”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关键词是“快”,信息传播快、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快。时代像一股滚滚洪流,不由分说的推着大家向前,作为一名中职机械专业毕业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满足基本的岗位操作能力以外。还须具备:
(1)良好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能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及时刷新自己的知识库,并将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2)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生产力前进的原动力,任何岗位上不同程度的创新,对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与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竞争力高度关联;
(3)较强的跨界能力,目前企业机加工技术由工人操作向自动化控制转变,未来还将逐步实现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这对学校培养机械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上提出更高要求。
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最有话语权的是企业乃至社会,但真正的评价需要学生成为企业员工后才能落地。由于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漫长的时效,职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不能及时到位,无法从根本上精准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也是当前很多职业教育工作者迷茫和困惑的关键。
二、课中教学应用互联网+实物方式
通过实践能够体现知识,提升能力,促进智慧发展,并养成专业素质,在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以及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协作意识,养成沟通习惯,促进行为规范养成等,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其实践性较强,对于抽象思维弱、分析问题能力差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比如,在棘轮机构教学中,学生在借助微课完成课前预习之后,领取学习任务,直接分组对各个型号的棘轮进行操作与讨论,使学生共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利用手机通过网络视频、微课以及慕课等辅助自己学习,在学生对知识存在认知冲突或是网络无法进行有效解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解决问题。通过此种混合式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使其团队意识、沟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能够认知到自身不足,进而不断完善,另外,促使网上资源与网下资源实现互补,缩短个体差距,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质量,通过实践升华理论知识。
三、课后慕课教学
利用课后时间属于一项能力、一种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延伸、拓展课堂,复习、巩固知识均是通过课本实现,其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并且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而互联网,其中蕴藏着全球十分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特点、认识水平以及合理选择慕课开展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效果。比如,在完成棘轮机构教学之后,需要为学生布置习题作业,除了课本中的内容外,还应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是生产线中的应用,通过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能会选择如何制图、使用哪种软件制图、使用哪种方法进行加工等,使其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被机械课程深深吸引,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中查找学习资料,并与同学积探讨,分享经验、体会乐趣,进而摆脱网络游戏。通过慕课,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领域以及兴趣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延伸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学生特长,并使其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教育效果。其属于教育本质,使个体的兴趣与天赋得到充分尊重,促使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慕课教学模式只对具有主动性的学生有所帮助,对于缺少主动性的学生,应该合理制定监督措施,强化监督力度,或是采取合作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模式,帮助学生学习。
在我国各级学校中,“互联网+”时代手机课堂、微课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教学中,促使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使其全面发展,能够与未来社会相适应,因此,需要借助互联网+模式对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模式等进行充分转变,促使职业教育能够在新时期借助网络基础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