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熙:从翻译到将军
2020-10-22吕洋
文/本刊特约记者 吕洋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押着美国俘虏圆满完成了紧急任务;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上,他给周总理做过翻译;即使在离休之后,身体几经手术,心脏放了5个支架,他仍坚持做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在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家中,已经年过八旬的金刚熙将军听说记者来采访,坚持在女儿的搀扶下换上军装,连领带都扎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的风采。
发誓胜利后再圆大学梦
金刚熙出生于朝鲜,后移居黑龙江省宁安县。在少年时代,金刚熙的梦想是上大学、当学者。然而,这个梦想在1950年被打破了。
那一年,朝鲜战争爆发,刚刚上高一的金刚熙决定投笔从戎。1950年11月3日,金刚熙和两位同学报名参军。“我们就是要把美帝国主义打跑。”
金刚熙不会忘记,他和两位同学离开那天,全镇同学都来送他们。3个人胸前戴着大红花,金刚熙在台上代表3人讲话。他激动地说:“再见了,同学们!我上大学的梦被美帝国主义打碎了,我要报仇!离开两三年,我们胜利了,我还回来上学!”
在教育厅门口哭了3天
青年时期的金刚熙
还没走上朝鲜战场,新兵金刚熙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我们被送到吉林省教育厅。当时教育厅的领导看我年龄小,个子也矮,不要我。我就在教育厅门口哭了3天,终于打动了领导。”金刚熙回忆,他被送交沈阳安置。
到了沈阳,因为金刚熙精通朝鲜语,还会日语,就被分到了翻译大队进行整训。他记得,在沈阳的和平宾馆进行了换装,穿上了军装。之后,金刚熙接到了命令,被分配到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后勤部管理科任联络员,“主要从事翻译工作”。
行军跟着炸弹跑
金刚熙跟着部队经义州、顺川、成川、江东、新溪,到达市边里一带。一路所经村镇,都在炮火中化为废墟。看到此情此景,金刚熙不由得悲愤交加,暗下决心要打垮敌人,将他们赶出朝鲜的国土。
经多日与头顶疯狂轰炸的敌机周旋,战士们发现,敌机轰炸方式是地毯式四点投弹,先投三弹,形成三角形,最后在三角形中心再投一弹,形成全方位轰炸,从不复投。摸清了敌人轰炸的规律,胆大心细的金刚熙干脆跟着炸弹跑。“敌机在头顶盘旋个不停,只要它不俯冲,就不理它。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刚爆炸过的弹坑,继续行军。”年纪还小的金刚熙承担了很多工作,每到一处都要了解敌情,找群众向导,给部队找房子休息。
与朝鲜群众心连心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异常惨烈。金刚熙随部队成功跨过清川江后,转战积城。由于敌人飞机轰炸封锁,后方物资运不上来,金刚熙和战友们三天三夜没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这时,他发现老百姓房子中存有大米。饥肠辘辘的战友们多想吃上一口米饭啊!可战士们还是把粮食留给了朝鲜百姓。
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有许多负伤的朝鲜民众在危急时刻被我志愿军英勇解救。有一次,敌机飞临铁原进行轰炸。一座座房屋被炸塌,炸弹落处,腾起一阵阵烟尘。就在一座将要坍塌的民屋中,传出一个男孩的哭叫声。经过此处的金刚熙没有犹豫,一头冲了进去,抢救出一位受伤的老大娘和一个只有六七岁的男孩。
押着俘虏开车找部队
也是在第五次战役中,金刚熙所在部队一度与军部中断联系,补给断了两天。战士们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还俘虏了不少美国兵和几辆吉普车。这个时候,金刚熙接到紧急任务:押解一名会开吉普车的美国俘虏兵找到志愿军军部,送信求援。
金刚熙与另一名战友端着冲锋枪抵在俘虏身后,3人匆匆启程。山路难走,美军俘虏一下子把吉普车开进了水坑里。“他吓得满脸淌汗啊,好害怕的样子。”金刚熙用手语跟俘虏说:“我们优待俘虏,不用怕。”
沟通清楚后,等来了帮忙的朝鲜群众,一起将吉普车推出水坑,金刚熙等人继续上路,顺利找到了军部。因为这件事情处理得机智果断,金刚熙受到了军部的表彰。
冒着枪林弹雨抢修江桥
铁原阻击战期间,金刚熙所在的六十三军2万余名战士负责坚守阵地,阻击敌人。面对5万多人的敌军,战士们坚守了13天。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医院伦理学要求。研究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4.3±8.6)岁,病程3-30个月,平均病程(14.5±6.5)个月。
“一八九师上去,下来就剩下1个团,一八八师后来接上去。”金刚熙说,“我们用鲜血保住了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读书堂里阻击战开始时,江桥被敌军炸断,弹药无法运上前线。敌军妄图用这招封锁住运输线,断绝志愿军给养。一时之间,志愿军运输给养成了难题。金刚熙冒着敌人的炮火,寻找并动员朝鲜百姓连夜抢修炸断的大桥。
明晃晃的照明弹把大地、树木、江岸和人都染成了令人恐惧的惨白色,飞机的轰鸣、机枪的扫射、炸弹的爆炸和呼啸的风在耳边响成一片,震耳欲聋。呼啸而来的炮弹落入江中,溅起的浪花有一丈多高。很多朝鲜妇女将孩子绑在后背上,和志愿军一起运石修桥。
在枪林弹雨中,大桥抢修成功,一车车军用物资按时运送到了前线,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经过激战,美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美军的坦克、汽车东倒西歪,一队队俘虏垂头丧气地被押往战俘营,我军还缴获了很多弹药和生活物资。
给周总理当翻译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金刚熙和其他几名战友被选调到平壤市纪念馆工作,主要任务是将志愿军的战斗事迹、沙盘说明、解说词等翻译成朝鲜文。
工作数年回国之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金刚熙有幸为周总理做了一次翻译。
“那是1963年9月22日,周总理要会见一个朝鲜代表团,由于我在朝鲜做翻译工作好几年,就安排我给周总理做翻译。”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提起这件事金刚熙将军话语中还是充满了激动,“不但能见到总理,还要给总理当翻译,我是又激动又紧张,接到命令后我整夜都睡不着觉。”
“但是见到总理后,我就不紧张了。总理很和蔼,还主动安慰我,叫我不要紧张。”得到周总理的鼓励,金刚熙信心倍增,圆满完成任务,还与周总理合了影。
如今,这张照片就挂在金刚熙将军家中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次摩挲着照片,金刚熙将军总会陷入久久的回忆,嘴角露出微笑,非常激动。
“我永远是战友的小金子”
1988年,金刚熙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离休。自1993年开始,金刚熙自愿做起了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向中小学生、大学生讲述志愿军的故事,如今已演讲数百场。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金刚熙在参与活动中有“三不要”:不要车接送、不要吃饭、不要报酬。如今已经87岁的金刚熙将军虽然疾病缠身,却仍然坚持活跃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不断发光发热。
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学生们问他:“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是什么精神使志愿军战士取得了胜利?”金刚熙回答道:“心中坚守着对祖国、对亲人、对战友深深的感情和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坚持到了最后。”学生们的眼睛湿润了。
金刚熙常说:“我没做什么,我的战友们冲锋陷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当年在战场上,不论首长还是战友们,都叫我‘小金子’。”金刚熙将军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一个个都离开了,但是‘小金子’永远都是他们的‘小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