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化发展路径探索
2020-10-22刘贤祥
刘贤祥
(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安徽 金寨 23735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不仅使农业的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还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现代农业朝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因此,农机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主要手段,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农机化方式,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化发展现状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想要推动农机化发展必须重新塑造城乡关系,巩固现代农村的经营制度和体系,深切落实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和发展,大力建设乡村文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先进的农机新技术逐渐被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农机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农机化的作业面积在稳步增长,农业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我国的农机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农业机械推广的经费不足,制约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全面的监管和统筹,机制单一化,农机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更好适应农机化的新兴发展,农机新技术的宣传也不够到位,限制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且没有准确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化的发展建议
2.1 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机械化,首先要发展农机化的服务组织,壮大农机化服务的对象和主体队伍,需要切实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完善相关的组织和政策,探索并创新新型租赁和融资模式,更好地服务新型农机主体,确保主体的各项利益能够有效落实,农业技术宣传可以推广农机技术的应用,政府的大力引导、鼓励和扶持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需要创建新型服务模式,促进各种农机主体进行良性发展和融合发展,引导乡村的农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乡村种植大户等结对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机主体的利益互惠和共赢,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服务的业态,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和体系,做到乡镇服务中心全覆盖,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使主体的需求和服务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零距离沟通。
2.2 加强新技术示范推广
加强新机具的技术示范推广,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引进新技术的使用,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全面实现机械化。由于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很多村民都搬离了乡村,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为避免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懂技术、爱农业的人员走向农村,开展规模化生产,因此农业生产正逐步走向主体化。耕种的规模从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所以农机推广的方向也从微型机械转变为小型或中型为主。在进行新技术示范推广的过程中,要加大整体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农民、经营主体介绍新型机具的特点和优势,让农民能够了解机具的操作要领,并现场操作新式机具,感受机具的性能和优越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热情。在新机具向市场流通之后,政府需要加强市场引导和监管,避免出现假冒伪劣或者以次充好的产品。针对乡镇的销售网点,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全面把关新型机具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发现不合格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机具要立马返厂退回,对于已经售出的农机具,需要执行回访制度,在三包期限内保证产品的质量,针对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和意见,要积极听取和采纳,通过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质服务。
2.3 培育新时代农机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机化发展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农机操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作能力有限的问题,需要加大引进和培训农机技术人员,提升整体水平和素质。相关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部门应该招录和引进年轻的专业人才,壮大并优化技术人员的队伍,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更好地解决专业人才老龄化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优秀的专业人才,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具体的奖励政策,定期提供专业人才的免费学习等,争取留住人才,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对于农机操作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和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培训时间,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避免出现压缩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的情况。另外,农机技术人员队伍年龄过大,缺乏年轻人才的引进,导致整个队伍在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上都过于落后,很多专业知识都与现在的技术操作不匹配,跟不上农机技术的发展,很难实现技术的全面推广,引进年轻专业人才不仅能够带动队伍创新,还有助于新技术的工作展开。
2.4 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推广工作的进展,例如合作社、家庭农场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作人员要重视经营主体的作用,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农机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农业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对农业发展的合理要求,农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要站在农民的立场考虑和解决问题,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农业主体的想法和要求,尽量做到遵循劳动者的意愿,引导其购买农机设备和装置,并落实补贴政策。在购买之后,要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规范操作、定期保养,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和产出率。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确保农民的收入有明显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让农民在购买和使用农机设备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更多的惠农政策,将有助于农业机械化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2.5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发展速度较慢,机械设备比较落后,没有引进先进的机械,主要是因为进口机械设备的成本太高,导致无法有序地更新换代,另外我国缺乏技术性专业人才,导致整体的发展速度缓慢。因为一般的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都比较昂贵,个体经营的商家很难单独支付或承担起高昂的价格,从而制约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合理机制,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政府要大力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国家通过补贴政策来促进购买,同时还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补助,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让技术人员学习提升等;对于人才短缺、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国家需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年轻人主动参与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水平。
3 结 语
综合来看,在我国的经济产业发展中,农业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使生产变得高效便捷,还减少了劳动力,提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虽然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农机化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农机技术的推广对于健全农业机械化体系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