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水平变化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20-10-21潘泉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病程危险变化

潘泉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将当涂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12月诊治的8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PN筛查,根据是否为DPN分为DPN阳性组(12例)和DPN阴性组(72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HbA1c、T2DM病程、MAGE、MODD、LAGE、24 h-MG及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程、HbA1c及MAGE是发生DN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水平变化与DPN相关,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延缓DPN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变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3.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3-0-0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ange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AN Qua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3): -16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 A total of 84 T2DM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Dangt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of them were screened with DPN,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DPN positive group (12 cases) and the DPN negative group (72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DPN or not.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PN in T2DM patients. Result: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HbA1c, disease course of T2DM, MAGE, MODD, LAGE, 24 h-MG and blood glucose at 2 h after dinner (P<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course of T2DM, HbA1c and MAG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NP (P<0.05). Conclusion: The change of blood glucose level is related to DPN, and strict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leve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delaying the occurrence of DPN.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hange of blood glucos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First-authors address: Dangt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Dangtu 243100, China

糖尿病周圍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在出现DPN症状后到院就诊[1]。当前,DP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认为主要和机体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水平变化和持续高血糖都参与T2DM并发症的发生[2]。其中,尤以DPN的病理机制复杂,不管和血糖有关,还是无关的均可能是危险性因素。本文通过对84例T2DM患者的临床筛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系统分析血糖水平变化与DPN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12月当涂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84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症状、糖尿量试验、血常规等检查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即空腹血糖(FBG)≥7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T2DM,病程≥6个月;(2)年龄20~75岁。排除标准:(1)自身免疫系病症;(2)感染、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应用影响血糖药物等患者。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27~80岁,平均(58.61±1.35)岁;病程10个月~14年,平均(5.2±1.1)年。本课题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T2DM病程、治疗方法、体重指数(BMI)等。测定患者就诊时的身高、体重,算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2.2 生化监测 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糖化血紅蛋白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取高敏液相色谱法检测。

1.2.3 血糖监测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血糖水平,有效使用时间≥72 h,每3分钟记录一次血糖水平值,每天获取480个血糖数据,另外每天输入校正指尖血1次,包括日均血糖变化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最大变化幅度(LAGE)、24 h平均血糖值(24 h-MG)及三餐后2 h血糖等。

1.3 DPN诊断

由科室医生在安静房间内对患者进行筛查,通过检查和问询掌握DPN的相关症状表现,配合神经电生理筛查诊断。诊断标准:(1)存在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自感症状;双侧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双侧侧内踝振动感减弱。存在上述2项或以上异常者;(2)神经传导检查中,2个以上神经有1项以上检查项目(传导速度、振幅、潜伏时间)显著异常;(3)临床症状存在明确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上述3项均可独立诊断DPN。根据是否为DPN分为DPN阳性组和DPN阴性组。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PN发生情况

84例患者经筛查诊断,DPN阳性12例(14.29%),阴性72例(85.71%)。

2.2 发生DPN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HbA1c、T2DM病程、MAGE、MODD、LAGE、

24 h-MG及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程、HbA1c及MAGE是发生DN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DPN发生的病理基础就是机体血糖变化,同时与糖尿病(DM)并存因素可能有关。既往研究表明,机体血糖长期处于紊乱状态是DPN发生最为突出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且可能和其他因素并存而相互作用,最终促进DPN[3-4]。但T2DM的病程可能和DPN相关,另外,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增高、HbA1c、高血清胱抑素C、维生素D缺乏症、异常蛋白尿及动脉硬化已成为DPN重要危险因素[5-6]。从本研究结果看,T2DM病程、HbA1c及MAGE是等是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和既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血糖水平变化是T2DM患者血糖代谢紊乱最为主要、直接表现,也是T2DM血管性并发症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相比缓慢持续性高血糖而言,血糖水平波动对T2DM并发症发生及转归均有积极性影响和作用。研究报道,MAGE表示1 d内机体血糖平均变化度,对氧化应激比持续血糖水平增高的影响更为显著[7]。同时,临床研究认为氧化应激是T2DM血管性并发症发生主要机理。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在T2DM神经性并发症病理机制中,血糖变化会引起更为显著的氧化应激激活效应[8-9]。研究显示,CGM系统监测到1 d内血糖变化与T2DM患者血管应激、冠心病、末梢神经等病变的严重度有着密切关系[10]。同时,1 d内血糖变化是急性心梗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潜在预测因子。本课题研究中,应用MAGE、MODD及LAGE评价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和DPN相关性参数,结果表明仅MAGE为DPN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血糖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性波动和长期性慢性变化。除每天急性波动外,长期性慢性变化也会促进氧化应激和全身炎性反应,进一步促进肢体神经末梢并发症发生[11]。

本研究结果表明,机体血糖水平波动会引起T2DM患者出现DPN。研究报道餐后高血糖相比空腹血糖更能预测T2DM患者血管性、神经性并发症发生率[12]。临床有这几种可能机制能解释在T2DM血糖变化增加和DPN间的联系。高血糖经四个主要分子路径介导细胞损伤,主要是多元醇途径中强化醛糖坯原酶活性,增加细胞内、外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产生,增加甘油二酯含量,之后使蛋白激酶C(PKC)得到激活,并增加己糖胺途径流量。当前临床认为,机体高血糖会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产出过度超氧化物,机体会出现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激活下游四个信号通路,引发并发症。高血糖介导细胞损伤可发生于神经元相关细胞,包括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且可激活巨噬细胞,以上均会致神经结构及其功能发生变化。

综上而言,DPN发生发展和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效果及血糖变化等密切相关,可指导临床医生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筛查DPN,制定个体化降血糖和稳定血糖措施,减少DPN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天奇,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216-219.

[2]谢秀蓉,颜龙珍,白晓苏.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3):279-281.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87-789.

[4]吴卫云,高姚怡,吴炯,等.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4):473-477.

[5]韩竺君,张建伟.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14-115.

[6]刘颖,张玉娴,杨叔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6):999-1001.

[7]赵军明,陈蜀敏,李伶俐,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10):11-12.

[8]王松林.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169-170.

[9]李效华.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5):68-70.

[10] Satya Krishna S V,Kota S K,Modi K D.Glycemic variability:clinical implications[J].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3,17(4):611-619.

[11]蒲小聘.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827-829.

[12]陈静.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31):99-100.

(收稿日期:2020-01-13) (本文编辑:桑茹南)

猜你喜欢

病程危险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喝水也会有危险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拥挤的危险(三)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