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的爱国思想与祖国统一

2020-10-21陈江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孙中山爱国

陈江燕

摘  要:9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大门,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导者,穷尽一生精力,为振兴中華,建立共和进行了英勇艰苦的斗争,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在政治思想方面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精神;民族,民生,民权,富民,强国,维护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爱国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毕生追求,更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复兴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本文就谈谈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爱国应该是爱独立的,能维护国家主权的:“中华国”。

孙中山认为:所爱的国家,应该是独立的,民主的,能保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中华国,而不是出卖国家主权,割让国家土地,求媚于外的大清帝国,因为清政府“不特签押约权,以割我卖我也,且为外人平靖地方,然后送之。广东新安县,广州湾已然之事也……今有满洲政府为之鹰犬,则被外国者,欲取我土地,有予取携之便也”这些文字反应出他与所谓的爱国的“保皇派”作了艰巨的激烈的论战和斗争。

二、爱国必须走革命之路。

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光荣的爱国传统,更是起到了发扬光大、承前启后的作用。

先生一生奔波革命,都 是为了救国救民,他无情的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说它们与封建势力结合,把中国变成了次殖民地,民国以前,中国人民是做清王朝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奴隶,而推翻满清以后,脱离一重奴隶,还要做各国的奴隶,他揭穿帝国主义要“共管中国”的阴谋,共管就是瓜分,就是亡国。

孙中山同时指出;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全国人民觉醒起来抛除私路,同心同德,共挽危难。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在《宣言》中说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民众,其目标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他昭示国人:“北伐目的不仅是推倒军阀,更是要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并强烈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的对外条约。”

四、爱国必须坚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孙中山登上政治舞台,面临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辛亥革命之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反对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便成为孙中山爱国思想的最强音。

他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即在就职宣言中提出:“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这些后来针对一些要求中国要像美国一样各省自定宪法,分省自治等等言论,他痛加驳斥。1924年,他在著名的《民权主义》一文中尖锐指出:“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中国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美国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分裂的结果。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

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的统一,孜孜不倦,毕生追求。他说:“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是幸福的,不能统一,便受其害。”尽管屡受挫折,仍然矢志不渝。晚年代病北上,想通过革命主义去宣传,以争取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直到在北京去世,留下临终遗言,仍然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

时至今日,未能解决的台湾问题,也是孙中山深深关注的大事。据有关学者统计,孙中山先生历年的演讲、宣言、谈话、文字之中,论及台湾和台湾光复的地方,就有53处之多。可见孙中山先生对台湾问题的高度关注。孙中山自己投身革命之初,就立志“振兴中华”随着革命斗争的实践,失败,挫折,使他更加坚定:“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之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中华民国的信念”。

五、继承孙中山爱国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观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海峡两岸的经济才能共同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才能真正实现。

我们坚信,无论什么势力,什么思想,都改变不了中国共产党统一国家的决心和信念,都削除不了中华民族维护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意志。我们更加相信,台湾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一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孙中山爱国
孙中山的绰号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孙中山彰显气度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