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教师提升小学班级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2020-10-21徐玉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管理工作

徐玉兰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管理工作中提升小学班级的凝聚力,是为了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更好地管理班级成员,并且利用团队凝聚力对每个成员的增益作用,使班级中的每个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能更加高效地展开。为此,班主任教师在低段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初入小学校园的有利条件,协调好教师与班级中每个学生之间的关系,利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为班级小学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以此切实地使学生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团结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阶段;管理工作;班主任教师

客观环境的建设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只有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与校园生活中去,高效地完成校园实践活动。其中,班级环境的建设是能够在极大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校园生活的客观环境。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应该首先制定教育策略,寻找提升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方法,促成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以创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低段班级的凝聚力的提升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初入校园的有利条件,并辅以层层深入的教学策略,创设一个完整的凝聚力提升体系,逐步深化落实班级的凝聚力建设工作。

一、发挥教师指向作用,影响学生友好行为

低段的小学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养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家长等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教育工作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低段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教师为了建设好凝聚力较强的班级团队环境,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指向作用。利用自身与学生相处时的友善行为,辅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处事方式,为良好班级环境的建设奠定主观基础。为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师形象,以积极友善的待人接物形象对待低段班级的小学学生,使学生在与教师相处的过程中受教师的影响,形成友好的行为价值观念。

笔者在低段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一改传统教学中班主任教师的严厉形象,以和谐友爱的教师形象融入刚刚进入小学班级的小学学生群体之中。例如笔者常常在班级中向学生们亲切地打招呼,并与学生进行友善的交流,在小事方面注意对待学生的礼节与礼仪规范。通过笔者形象的转变,以及以身作则所散发出的友善行为规范,小学学生快速地受教师的影响,从教师的实践行为中学到了谦逊、友好的行为价值观念。这使学生更为自然地模仿教师的友善行为而建设自身的行为观,为学生与同学或教师的提供指向性内容。

二、提供班级交流空间,增强学生相互联系

由于低段小学班级中的学生初入小学校园,刚刚接触到班级环境与班级中的学生,因此班主任教师为了建设起凝聚力较强的班级团队,创设团结友爱的班级环境,还应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入手,寻找积极的教育策略,促成学生紧密联系的形成。笔者认为,班主任教师应该适当地向学生提供班级内容的交流空间与环节,使小学生能够在班级的交流环节中获得与同学的互动空间,通过互动中了解彼此的交流,促成学生之间紧密联系的形成,从而为班集体凝聚力的提升提供个体因素条件。

例如笔者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考虑到低段小学班级中的学生都刚刚进入到班级环境之中,与周围的同学并未彼此熟悉,于是笔者组织班级小学学生开展了自我介绍的活动。在自我介绍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表现自我的空间,并向全班学生与教师大胆地表达自我,为学生之间联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在教师引导的个人信息透明化的交流活动中,学生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情况,并且在活动中提供给了学生交流的空间,促成融洽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开展团队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共同目标

为了进一步学生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联系,班主任教师在低段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与教师共同开展实践活动,以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能够向班级学生集体提供统一的实践目标,在统一目标的指导下,学生将更加团结地为了实现统一目标而付出共同的努力,从而带动班级凝聚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低段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将安全性作为首要前提,寻找一些保证学生安全的实践活动,以确保实践活动的安全性。

笔者常常组织低段小学学生开展一些班级范围内的集体活动,以此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设立统一的集体性目标。例如笔者在班级中常常组织学生集体进行班级环境的设置,学生在美化班级环境这一统一目标的指引下,更加团结地对班级环境的建设方向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共同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统一目标驱动的共同努力下,班级的凝聚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注重做好具体教育策略的制定工作,在策略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各项职能并落实策略,从而创设整体性与系统性较强的凝聚力提升体系,使班级小学学生层层深入地逐步建立起与其他班级成员的联系,实现团结班集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盧丹[1].浅谈班主任与优秀班集体建设[J].中国培训,2017(14).

[2]宋邦军.提升班主任的凝聚力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7(33).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管理工作
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常德市安排部署中小学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