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途径分析

2020-10-21傅丽兵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4期

傅丽兵

摘 要: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当中,体育课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所谓课程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资源和方法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的构建。通过信息技术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视频或者图片等多种形式,从而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化建设途径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课程信息化建设形式过于简单

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包括了视频体育课程教材、网络体育课程以及CAI体育课程教学课件。所谓CAI 课件主要是通过PPT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等,这种信息化建设形式较为简单,缺乏足够的交互性。体育课程视频教学主要是通过录像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讲授和演示,这种教学形式主要被应用在技术实践和理论教学中。网络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而只是将信息化作为一种教学的方式,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信息化建设,也就是说,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建设形式过于简单,所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

1.2忽略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建设

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包括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所谓内容上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内容转为数字化资源,通过食品、图片或者音频等方式来实现对传统内容的数字化改造。而方法上的信息化建设则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通过平台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以达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效果。当前体育课程信息化主要是将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作为操作重点,大学体育的理论教学部分较少,大部分为技术实践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不同,技术实践教学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示范和演示的过程来进行教授,所以需要更多的应用教学视频来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视频教学能够让教学信息更加的全面,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去理解和学习,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

1.3课程信息化建设过于形式化

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在线上教学平台当中,仅仅有一些教学的录像、教案以及大纲,甚至一些平台只提供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体育教学开展的情况,缺少相关的课程资源信息。很多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所谓的信息化主要在于辅助教学的部分,大部分大学体育课程仅仅应用了录像技术、PPT课件以及食品课程等等,或者一些教师仅仅为了满足学校的信息化改革要求。所以,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较差,且后续的维护过程都较为滞后。因为缺乏足够的建设力度使得大学体育课程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建设。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途径

2.1提升大学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信息化素养直接决定了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几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网站的课程还是网页程序都是由专门的程序设计工作人员来完成,或者直接由第三方单位来进行设计,大学体育教师仅仅需要提供相关的课程内容和设计思路,仅仅需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过程。所以,大学方面要注意提升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掌握,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从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进行明确,能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为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提供足够的支持,对大学体育信息化表现进行丰富,推动体育课程的网络化发展,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2.2重视大学体育教学方式的信息化建设

大學体育一般为每周一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多为武术、健美操等,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对动作进行演示,而学生们则进行动作的模仿,课后的作业大多为动作的练习。但隔了一周后的体育课程,学生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动作往往已经十分的模糊,即便进行了课后的练习也无法保证自己动作的正确性,导致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后练习的内容出现了脱节的情况,学生们对于动作的学习情况没能够及时的进行反馈,使得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所以,需要积极的进行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来搭建网络在线建设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同时也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丰富和整合,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线上视频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动作录下来作为作业进行上交,再由教师来对录像中的动作进行评价,从而及时对学生们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改善。这样,下次课只需花费少许时间温习就可进入下一轮动作学习,从而节省课堂时间,减少重复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创造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环境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才能够真正提升大圩而体育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教学转变为精品教学,然后在上升到线上课程建设。在网络时代当中,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需要与大数据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融合,提升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将其更好的融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为学生们创建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途径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祺,董捷,袁红, 等.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及实验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5):90-92.

[2]黄英.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信息化探究[J].电子测试,2013,(13):144-146.

[3]耿美厚.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进程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