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0-21张大鹏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状措施

张大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关系从原先的国家与劳动力关系变成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由于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因此会导致存在劳资纠纷的现象产生。劳资纠纷关系到了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劳资纠纷的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劳资纠纷;现状;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并且建筑行业也逐渐兴起,所以在此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事件,尤其是很多企业侵犯到了工人的合法权益,违反《劳动合同法》,使得我国的劳动市场变得十分混乱,因此必须要十分重视企业当中劳资纠纷现象。

一、我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

(一)劳资纠纷内容多样化

就我国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很多企业劳资纠纷问题逐年产生,并且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资纠纷现象明显比国有企业多。 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全国发生的劳资纠纷案件当中,外资企业中发生劳资纠纷的情况占到1/3,比例非常高。并且从劳资纠纷的主要纠纷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过去我国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所造成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进步,劳资纠纷到内容逐渐变得多样化。目前我国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拖欠工资问题,还包括员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员工福利等多重纠纷。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现在的劳资纠纷问题当中,劳动保险问题占到纠纷问题总量的1/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在聘用员工时,没有向员工明确企业承诺给员工的社会保险,所以在支付员工的薪酬和保险福利的过程当中,就由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导致劳资纠纷,还有很多企业恶意拖欠员工的社会保险,造成很多员工内心的不满情绪,增加了劳资纠纷现象的产生。还有很多企业在面临节假日休息的问题之上与员工之间难以达成协调一致,无法做到劳动合同当中承诺的给员工规定的休息日,严重的压迫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在很多企业面对解雇和聘用员工的过程当中,也会存在违约金赔偿问题的纠纷。

除了员工工资、社会福利、劳动合同等相关劳资纠纷问题,还有一个最近几年来特别受到社会公众关注的劳资纠纷问题,就是员工意外伤亡赔偿问题。因为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工人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容易承受更大的风险,并且由于施工不当或者是工作场所过于危险,倒成了员工意外伤亡情况。然而很多建筑企业在为员工提供的人身安全保险问题之上,没有明确的保障来给员工的安全买单,并且在员工发生意外伤亡之后,也没有予以相应的赔偿,所以更会造成劳资纠纷现象的加重。

(二)员工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在一些劳资纠纷现象产生比较严重的行业,比如建筑企业这些企业所招聘的员工大多都是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对法律知识的认知较为薄弱,因此在施工之前没有足够的意识去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在自身的利益受损之后也没有意识去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一旦产生,工人伤亡现象,那么工人就应该去维护自身的权益索要赔偿,但是在很多现实情况当中,由于工人自身力量薄弱,企业施加压力过多,所以很多工人都无法从企业当中获取相应的赔偿。很多工人都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所以他们不知从何来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很多工人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比如佩戴安全帽或是在煤炭开采的行业当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职业病,比如肺病,这些情况都会严重的影响到工人的人身安全,但是企业却不愿意为这些工人建立完善的职业风险测评体系,从根本上损害了工人的自身利益。而且根据很多调查都可以显示很多企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没有给工人相应的保护措施,由此也会增加工人的人身风险。

(三)劳资工作管理不完善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劳资管理工作方面都没有全面的知识,比如很多管理人员都将企业的劳资工作仅等同于做好员工的薪酬和社会保障工作,但是却没有注意员工的社会福利和劳动合同等方面的工作。不仅如此,也缺乏一套系统性的劳资工作管理体制,来给劳资纠纷问题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劳资纠纷管理工作认知,没有意识到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此方面的工作当中会减少投入,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损失。并且由于企业的劳资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方面较广,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我国再此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对他们的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指导和培训,所以造成整体企业劳资管理工作水平较低。他说不对劳资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和限制,就很难完成高效率的劳资管理工作。比如在设立员工工资的问题之上,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内部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时还要将员工的个人工作绩效相结合,来保障员工的工资符合他们的工作表现。在对员工发放福利和奖金的同时,也需要與其他部门做好详细的沟通,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此方面产生的劳资纠纷问题。其实就是考核审批部门缺乏及时的反馈,劳资管理工作拖延情况较多,特别是在工资发放的问题之上,一旦产生工资拖延的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容易产生劳资纠纷问题[1]。

二、改善企业劳资纠纷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

由于大多数劳资纠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都是企业没有及时的支付员工的个人工资,满足合同当中要求的员工社会福利问题,所以要做好劳资纠纷问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首先就是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使他们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劳动用工团队。在聘用劳动者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个人素质,不能使用没有用工资格的个人,特别是一些不符合国家劳动法律规定的施工团队。其次就是加强企业的劳动用工合同管理在与员工交涉之初就要明确合同的内容,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根据合同规定来进行工作。针对合同不规范的地方应该及时的发现并予以修改。其次就是企业的日常劳资管理工作应该受到严厉的监督,避免各种违法的情况产生。定期检查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情况和社会保险福利缴纳情况,按照我国的劳动法和其他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不足之处予以相关的处罚。其实就是建立一个晚上的企业薪资保障制度,保证员工的工资能够按时发放,设立公司预留账户在很多企业当中可以利用资金保障制度,避免在企业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时候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给员工发放工资。

(二)加强劳资纠纷制度建设

现如今我国虽然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劳动法律劳动合同制度也对劳资双方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政府部门对劳资纠纷有关制度的建设,加强劳资纠纷的相关制度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缓和劳资关系,减少劳资纠纷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阻碍。在劳资纠纷频频出现的当今时代,劳资纠纷制度的建设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样来说政府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工会制度,我国的工会制度以保障工人的权益为根本,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公会的存在被广大企业和员工忽视,并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支持和领导,通过工会调节劳资双方的纠纷,同时也对企业的运行起到了监督作用。只有通过工会缓解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的矛盾,才能够让双方都获取相应的利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目标协同化让他们共同发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建设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解决劳资关系,在劳动者和企业发生矛盾时,应当通过该机制对双方进行沟通调解。现如今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劳资协调组织机制,这个机制能够由第三方介入劳动者和企业,在第三方的引导下组织两者进行沟通,理性解决矛盾,而不仅仅是让劳动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采取不恰当的方法暴力解决问题,有了法律的协助,劳动者能够用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种方式也有利于约束企业的行为。就我国现如今的社会状况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劳资协调组织机构能够帮助社会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对缓解劳资矛盾作用巨大[2]。

(三)加强劳动工人的法律意识

劳动工人的法律意识是保障他们在受到劳资纠纷问题时,能够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增强劳动工人的法律意识和自身的利益维护意识。在劳动工人日常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他们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严格的监督,比如安全帽。由于很多劳动者自身这些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产生劳资纠纷的过程当中,很少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劳动者客人都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来帮助劳动者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其次就是企业部门也需要注重企业内部的法律宣传,让企业自身也加强法律意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不能做出违反劳动相关规定的行为。同时对于企业或者是一些劳资纠纷问题,应该有相关部门予以严厉的处罚,才能够使得各个企业都能夠明确违反法律是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他们就不会轻易的做出违法的行为去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是我国劳动市场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维护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合理的处理好劳资纠纷问题,从制度、企业以及劳动者个人等方面加强劳资纠纷的改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强生.企业劳资纠纷的现状与解决办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5):30-31.

[2]张华芳,张晓峰.企业劳资纠纷的现状与解决办法[J].经营与管理,2018(07):25-26.

猜你喜欢

现状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