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面的魅力

2020-10-21黄天书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藏戏中国戏曲川剧

黄天书

摘 要: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剧之一,它起源至今已有几千年,它的发展过程也是它完善的过程,假面艺术就是它独具特色的艺术分支。假面艺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戏曲艺术,它是戏曲艺术重要的一部分,假面艺术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假面从道具到成为重要的艺术成分无时无刻不在书写着关于它自己的传奇。

关键词:中国戏曲;假面艺术;发展史;地方戏种;继承发展

一、假面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至今的宝贵艺术结晶,中国戏曲的伟大早已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張骄傲的名片。在中国戏曲艺术中不仅有演员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四门传统功课,而且面具和脸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面具和脸谱的历史要比戏曲的历史早的多,这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的各色的纹饰就可见一斑。大家都知道中国戏曲渊源于古代的乐舞、俳优和百戏。但面具和脸谱运用很广的历史应从百戏和乐舞开始。比如,东汉的张衡在《西京赋》中曾叙述了当时长安百戏中“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橦”的演出情景。

唐代的歌舞戏与参军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兰陵王》就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大面”歌舞戏,所谓“大面”戏,是指戴面具歌舞戏曲的形式。《兰陵王》就是用戏的形式讲述北齐的兰陵王戴假面打败敌人的故事。由唐代的歌舞戏与参军戏可以看出,假面艺术已经成为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戏曲本身已经赋予它新的艺术内涵,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戏曲符号流传至今,面靥化妆也流行开来。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就像唐代的唐诗、宋代的宋词一样,元杂剧也是元代的一个显著的艺术标签。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对后世有极大影响力的剧作家和作品,如“元四家”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但最著名的当属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观众。宋金元的涂面化妆的技艺也为明清戏剧的假面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繁荣期当属明清时期。明代的汤显祖是与英国的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彪炳千秋,涂面技艺在明代发展成熟,但这一时期的假面艺术的代表当属形成于清代的京剧。我们知道,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开端,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京城,风靡全国。京剧大家也相继被观众所熟知,如京剧第一个鼎盛时期的同光十三绝,京剧第二个鼎盛期的四大名旦,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家争鸣。不管京剧怎么发展,它的程式化表演方式和脸上的面谱却依然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京剧面谱源于生活,但比生活中的形象夸张,这更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也体现出变形、传神、寓意的艺术特色。京剧里的角色成百上千,面谱也各具特点,我们不得不佩服传统戏曲人对面谱设计的巧妙和对面谱寓意的智慧。

假面艺术的作用就是突出演员所表演的人物的特色,达到“未开其口,先知其人”的艺术效果,能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观看。比如在戏曲脸谱中,每一个角色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脸谱:红脸用于表演性格刚正忠诚的人物,如昆剧《单刀会》中的关羽;黑脸用于表演性格粗豪勇猛的人物,如昆剧《千金记》中的项羽;白脸用于表演性格奸诈阴险的人物,如昆剧《连环计》中的董卓,还有很多代表性的脸谱如:和尚脸、三块瓦脸、元宝脸等。这些脸谱都等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这就像给人物身上插了标签,从视觉上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在表演过程中更好的让演员和观众都能融入戏曲表演当中去,这是一种演员和观众的契约关系,这也是戏曲假定性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假面艺术的地域性特色

假面艺术也有它的神秘性,一张张假面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假面上的纹路和色彩都像是在述说着一个个古老而传奇的故事。假面艺术也有其浓厚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戏种所应用的假面也不同,在各地方的戏种中,藏戏以其独特的面具艺术享誉海内外。藏戏中的面具同样是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特点,但藏戏中的面具要比一般的假面艺术显古朴、怪诞、神奇。它主要是通过夸张的色彩与造型艺术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藏戏面具从特点和作用来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开场戏中温巴所戴的面具,基本上分蓝、白和黄色,其造型和脸谱的画法都差不多。第二类是正戏中主要角色所戴的面具,样式较多。第三类为动物面具。藏戏中的面具体现着藏族同胞的审美意思和他们对艺术美的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藏戏的诸多特点是由西藏特殊的生活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所决定的。不仅是藏戏,川剧中的变脸也极具特色。在川剧变脸中,当演员开始变脸时往往是舞台上人物的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变脸是一种表现人物情绪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方法大致有扯脸、抹脸、吹脸、揉脸、拭暴眼、戴面具、当众勾脸、运气变脸八种。此外,川剧脸谱的图案多带有明显的寓意性,能从多方面诱发观众的联想,而且,川剧脸谱常随人物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多具有不同年龄段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三、总结

假面艺术发源至今已有几千年,这是从历史繁衍出的艺术精华,在发展的过程中它已不是单一的面具或脸谱,在它身上还承载着戏曲人赋予给它生命的内涵,使它能够鲜活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是世世代代戏曲人精神的载体,江山虽说代有才人出,但他们都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但假面艺术却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还鲜活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就是戏曲传承的魅力,历史的巨轮转到我们这一代,我们要秉承前人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继续发扬我国的国粹艺术,使它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熟知。

参考文献

[1]黄殿祺《中国戏曲脸谱》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刘佳 刘连群《戏曲艺术》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李云 周泉根《藏戏》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杜建华 王定欧《川剧》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藏戏中国戏曲川剧
古老藏戏新生机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雪民间藏戏艺术团:传颂雪域文化的魅力
学川剧
旦增益西的藏戏梦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