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的摄影展览
2020-10-21徐宁
徐宁
在烽烟四起的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摄影被视为重要的宣传教育工具和锐利的斗争武器。战地摄影师们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把火线上拍摄的照片,或在报纸上发表,或编成画报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军指战员英勇作战的真实场景。如果没有制版条件,在报纸和画册未出版之前,怎样让照片发挥作用呢?举办照片展览就成为摄影工作者的主要宣传方式。
摄影展览得到重视
摄影展览不仅对部队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宣传、教育、鼓动的作用,也受到各抗日根据地、各解放区,各级领导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和各战略区的军事将领、党政领导都喜欢看摄影展览,看过之后还对摄影工作者提出表扬鼓励,并对摄影工作给予具体指示。他们将摄影当作政治宣传的大事来抓,因此各抗日根据地、各解放区的摄影展览都搞得十分活跃,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展出形式。
举办展览地点遍布部队、学校、城市、农村、火线上、战壕里等。展览规模有大有小,大到有上千张照片,小到三五张甚至一两张也可以办展览。展览时间有长有短,长到不限时地长期展出,短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展览内容涉及战斗新闻、艺术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最受战士们欢迎的是战斗场面的照片,特别是自己参加过的战斗的照片。他们自豪地指着展览上的照片说:“这是我们打的!这就是我!我们是从这冲上去的。”他们看到成群俘虏和大批缴获物资,还仔细辨认哪些俘虏是自己抓的,哪挺机枪、哪门炮是在哪里缴获的。看了敌人暴行的照片,就格外愤怒,大大增强了杀敌立功的决心。
举办单位上自军委总部、各大军区、军分区、野战军、兵团、军(纵队)、师、旅,下至团、营、连等基层单位。照片都是战地摄影记者随照、随洗、随展,虽然形式简单,但展出及时迅速,战斗性很强,感染力颇佳。
晋察冀军区摄影展览及在蛟潭庄举办的第一次新闻摄影展览
晋察冀摄影工作开展得早,基础也好,沙飞、石少华、罗光达、雷烨、赵烈、叶曼之等摄影家都在晋察冀,摄影队伍强大,力量雄厚,各方面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展览工作更是如此。只要有摄影人员活动的地方,就有照片展览。在晋察冀影响较大的影展是1939年初在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村龙王庙举办的街头新闻照片展:“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摄影展。这是华北敌后第一次举办街头照片展。由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沙飞和摄影师罗光达等一起举办。展出了1938年年底以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创和发展阶段的各种战斗新闻照片200余幅,很多是由沙飞拍摄的。展出的照片主要有八路军攻克城镇,缴获敌军枪炮、大洋马等战利品的战场场景,還有反映部队生活、群众支援前线等生活情景的。
因为当时没有放大设备,都是原样小照片。用马粪纸裱糊上白报纸再把照片贴在上面,排成版面,再写上文字说明,还加上一些简洁的花边图案,然后用针线把马粪纸的四个角缝在一匹白布上,叠起来像一块布,拉开来是一长条,挂在墙上展出。这种形式便于携带到各地巡回展览。
照片展出时,非常受驻地部队和群众欢迎,观看的人多得像赶庙会一样,非常热闹。不论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老大娘,还是七八岁的孩子都争先恐后来观看,附近村庄的人听到消息也赶来看展览。照片在展览之前,聂荣臻司令员虽都已看过,但在展出时,他还是抽空来到展览现场,直接听取群众的反映。他高兴地对罗光达和沙飞讲:“你们办照片展览很好,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照片上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宣传教育作用很大。如果能把照片放大后展出,那么展览的效果肯定会更好。”展览结束后,聂荣臻还派人将照片送到延安和重庆,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赞赏。由于这次展览在边区引起轰动,大受根据地军民的欢迎,军区领导从中看到了摄影的作用和威力,从而对摄影工作更加重视。1939年2月,经聂荣臻同意,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成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最早建立的3个正式摄影组织之一。之后,晋察冀各军分区陆续建立了摄影组,照片展览工作在整个部队普遍展开。
那时,虽然部队战士以及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人阅读文字都有困难,但看展览的人山人海,说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新闻照片的宣传力量不可低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之子朱新春听父亲讲述过这段历史。他回忆说:当时俘虏了一些日本兵,他们很顽固,怎么教育都不悔改。街头摄影展时,特意组织了日本俘虏兵去观看。他们看了照片后,看到日本军队屠杀了那么多中国人,可中国军民不屈服,奋起反抗,对他们震动很大。很多俘虏后来参加了反战同盟。
1940年9月,军区摄影科举办了“百团大战新闻照片展览”。这次用的是放大了的照片。沙飞、罗光达、赵烈等从前线采访回来,日夜突击沖洗放大,仅用一个多星期就搞出一套展览照片,在部队、农村举办新闻图片展览。当时在晋察冀各地,只要有较大的群众集会、庙会、集市或其他集体活动的地方,都要举办图片展览。展览形式多种多样,照片可多可少,或新闻,或专题,或综合,照片内容不用借助于文字也能看懂,深受群众欢迎。
这两次摄影展览对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创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有深远的影响。
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各一架,开创了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以来,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晋察冀画报社前线工作组抓住这场战役战绩、战果、影响力都非常大的宣传效果,放大十几套照片发往各部队流动展览。后来又把全部底片寄回后方,放大后在机关、学校、农村流动展览。
据当时在晋察冀画报社担任摄影干事的李棫回忆,画报社为了适应战场形势的变化,组成了前线工作组,由副主任石少华兼任组长,李棫分工负责图片展览、资料收集、存放和分发等工作。他们在总结抗日战争时期搞战场照片宣传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以展览代发行,充分发挥新闻照片的战斗作用。战地摄影工作者利用战斗间隙,收集废报纸、旧书籍,并把它们一页一页地粘在一起,做成草纸板,再贴上白纸,作为照片的衬板。将放大的照片贴在衬板上,然后用线缝到布上,用绳子把布串起来,挂到树上、墙上展览。遇有紧急行动,摘下叠起来,背上就走,非常方便。为了提高展览效果,他们将照片分类,突出重点,加上醒目的标题,美化装潢,及时展出。每一张新闻照片都加以说明,使战士们一看就懂,一目了然。为了保证展出的质量,他们还随时更新内容,并且立足于快,只要前线战地记者拍摄的反映部队战斗的照片一送来,立即去旧换新。清风店战役胜利后,立即把部队全歼敌军、生俘敌新编第3军军长罗历戎等的照片挂出展览,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据不完全统计,仅晋察冀画报社(包括前身摄影科、后身华北画报社在内)从1939年到1949年10年之内,举办过的大、中、小影展(包括流动巡回展览)在300次以上。如果把由画报社提供照片在各部队展览、各部队自己举办的各种展览,以及摄影工作者在战壕里、火线上搞的各种小型展览综合统计在内,至少有1万次之多,宣传作用和效果可想而知。
延安时期的摄影展览
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组织并建立了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拍电影,也拍照片。较大规模的展览中,在延安瓦窑堡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3周年校庆图片展览”算是一个。照片中有中央首长讲话,抗大学生军训、学习、生活、文娱等各种活动和延安风光照片500余幅,其中大部分是由石少华拍摄的。延安物质条件非常差,能搞这样规模的摄影展览,在当时是很大的事情。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前往观看,对照片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延安办摄影展览是从1939年5月开始的。据《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报道,从1939年5月到 1946年9月举办各种摄影展览共12次。除在报纸上刊登的影展外,还举办了一些小型影展。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晋察冀根据地摄影展览搞得最为突出、活跃。解放战争时期,其他解放区的展览工作也随着摄影工作的发展壮大日益活跃起来。
华北军区的摄影展览
1948年11月,华北画报社为加强展览工作,专门成立了6个编制的展览组,为北平、天津解放后的展览工作作准备,李棫担任组长。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快在中山公园举办大型展览,展出内容有: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全力支援战争、夺取敌人武器武装我们自己、被俘的蒋军高级将领、蒋军暴行、宽待俘虏、解放区土改运动、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入城式等。展览10天,观众超过10万人次。后来,又分別到学校、工厂、公园流动展览。1949年一年内共展出62次,观众超过100万人次。
特别是华北全境解放后,物质条件好了,影展更活跃,各部队对照片展览工作也更加重视。第20兵团政治部在对摄影工作的指示中,专门对展览工作作出决定,强调指出:展览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一定要在全部队大力开展照片展览工作。照片到营、连展览时,营教导员、连指导员、文化教员,要和摄影人员共同组织起来,分工对战士进行讲解。展览之后,要组织干部、战士讨论,加强宣传教育效果。
随后,第66军、67军、68军和直属第207师都搞了影展。仅第67军在进入秦皇岛以后,就举办各种影展20多次,团、营、连干部都积极配合摄影人员搞影展。到工厂、学校展出时,还主动去当照片讲解员。第207师为配合部队革命传统教育,也举办了20余次照片展览,展出内容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斗争史,太原战役、平津战役、开国大典、部队整训等。第66军在向平太进军、太原战役和进军大同的军事行动中,抓住一切机会办展览。他们把进军前的誓师大会、战士表决心,进军途中沿途群众的欢迎和慰问、部队生活,到达太原前线和兄弟部队会师等照片,编成一套60幅的展览照片,冲洗出来,送部队展览。太原战役中,他们随照随洗,不断搞小型影展,用照片鼓舞战斗士气。太原解放后,他们立即把战前群众支前、民兵参战、外围扫荡战、攻占工业区、巷战、解放全城等各种活动照片编选出150幅,在太原放大两套6英寸照片,在部队巡回展出。因为展览及时,深受战士欢迎,各部队都嫌展览时间太短,要求一个连至少展览3天。许多部队都把照片当作政治教材,官兵集合起来上课,一张张地详细讲解。从太原到大同的进军途中,还抓紧时间到地方上展览。到达大同后,又和第20兵团摄影科一起办了一个大规模的摄影展览,很受市民欢迎。第68军某师摄影人员根据部队中心任务,有计划地拍摄照片,放大展览。从平津战役到太原战役共搞出展览照片11套,到部队展览时,结合快板讲解,战士们很爱听。
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四大野战军的摄影展览
解放战争开始后,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各战略区的摄影展览工作普遍开展起来。每打完一个胜仗或一个重大战役结束,摄影工作者马上把照片冲洗出来进行展览。如西北野战军打完延安保卫战、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宜川战役等之后,都及时举办影展。中原野战军在上党战役、陇海战役后就多次举办影展。后来千里跃进大别山,摄影人员一面行军打仗,一面拍照,一面搞小型照片展览。华东野战军在打完苏中七战七捷、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重大战役后,举办了许多小型影展。东北野战军摄影工作开展较晚,但在东北画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平保卫战、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夏秋冬三大攻势等胜利结束后,都搞了影展。辽沈战役后,影展工作就更发展了。
1948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原野战军到达河南省宝丰县,华东野战军派出以新华社原前线分社社长康矛召为团长,由华东野战军文工团、3纵和8纵文工团及新华社前线分社组成的慰问团,去慰问欢迎胜利归来的刘邓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