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高边坡支护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艺研究

2020-10-21邵全昊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

邵全昊

摘  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市政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就市政工程高边坡工程而言,其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技术处在的环境在目前有着一定的复杂度,有着较多的制约因素,因而对于技术管理水平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本文对市政工程高边坡支护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高边坡支护;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艺研究

引言

市政工程在施工中,一般都要面临高边坡施工的问题,而预应力锚索技术则是不二的选择。近几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大,市政工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研究可知,通过实施预应力锚索技术能够提高市政工程高边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速度,提高高边坡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市政工程高边坡的稳定能力、耐受能力,提高施工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1应用预应力锚索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价值

预应力锚索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被应用在市政工程道路高边坡内部施工中,通过应用预应力锚索技术,有助于为市政工程施工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市政工程投入使用后发生的边坡下滑的问题,提高高边坡的整体施工质量。预应力锚索及时的实施,有利于根据高边坡内部设置安设流水口,从而在暴雨天气也能将市政工程内部积水快速的排出去,从而降低雨水对市政工程造成的影响,避免了天气因素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损害,即便面对突发的不良天气也能提高市政工程使用的安全性。不仅如此,市政工程高边坡施工中采取预应力锚索技术,可有效降低地表水下渗问题,还能改善岩土风化剥落的严重程度,提高市政工程高边坡的整体质量,保证市政工程后续施工效果。预应力锚索技术是市政工程高边坡施工中常用的手段,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流程汇总,如果遇到坡度较大,边坡比较陡峭的问题,就要先积极得勘察现场施工的情况,结合预应力锚索技术提高市政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和施工效率,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要通过钻孔施工、锚索组装等方式在不断健全施工内容,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收益。

2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工程治理中的运用现状

高边坡工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工程,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稳定路基,但受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高边坡工程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坡率法、挡土墙等来解决高边坡工程治理问题,但这些方法所耗费的成本較高,并且不适用于一些较高的边坡工程,因此传统的加固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施工需求。现在,我们主要是通过运用预应力锚索技术来进行高边坡工程的施工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通过对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该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运用预应力锚索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向岩土结构施加预应力,延缓岩土形态的变形,从而缓解支护结构的压力,这有助于减少支护结构的加固成本;其二,在运用预应力锚索的过程中,人们只需在固定的地点开挖,对边坡整体的影响较小,这有助于保护边坡上的植被,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其三,在运用预应力锚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设置返力结构来增强岩土结构的稳定性,减少高边坡的土块位移,从而提高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由此可以看出,预应力锚索技术对于解决高边坡岩土工程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市政工程高边坡支护中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工艺优化

3.1锚筋体组装

以钢绞线为例,在锚索编束之前,应保证所有钢绞线都保持顺直,没有扭曲与交叉,且排列均匀,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进行下料,单股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以内。对钢绞线进行切割时必须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不可使用电弧,同时要做好除锈与除油,当发现锈坑、死弯与机械损伤时,应将其割除。检查合格的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排列成平直的编排,然后沿着轴线按照1.5~2.0m的间隔距离进行隔离支架布置,两个支架的中间还要设置一个筋骨环,使保护层的厚度达到20mm以上。对锚索编束的绑扎必须牢固,所用绑扎材料不能是镀锌材料。在锚索的自由段,需根据设计要求套上塑料套管,对与锚固段交叉的套管需在管口处进行密封,并使用铅丝将其扎牢。

3.2张拉锁定和封锚

在实际的张拉锁定与封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承压面必须保持平整,同时和锚筋轴线保持垂直。(2)锚具的安装需要和锚垫板及千斤顶保持紧密与对中,锚筋体、千斤顶和锚孔三者的轴线应处于相同直线,锚头不能发生偏折与弯压。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通过钢垫片的设置进行微调。(3)锚固体和台座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开始张拉。(4)锚筋的张拉必须按照规范程序实施,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周围其他孔可能造成的影响。(5)在正式张拉开始前,需要以设计张拉力的10%~20%对锚筋实施预张拉,以保证锚固体上所有部位都能紧密接触,使锚固体平直与顺适。

3.3锚索施工

在制作完锚索之后,通过人工下锚体模式,基于孔口进行插入,并将锚索居中,和孔底的距离控制在5毫米。下锚索的时候,就锚索体而言,导向是套管,操作者做好协调,向锚孔里推的时候要用力均匀,使得孔中的锚索体是顺直的。在锚孔中插入锚索后,要在距离孔底0.2米位置居中进行安放,同时在锚孔以外预留1.5米长的钢绞线,安放锚索的时候,就搬运支点而言,不能超过两米,就转弯半径而言,要大于10米,使得在搬运的时候,锚索不会变形和扭曲。下锚杆的时候,要采用14#铁丝把注浆管头部捆住并且留一弯勾将锚杆勾住,安置锚杆的时候,随着锚杆进入孔底,注浆完毕,轻轻一带注浆管,拉直铁丝离开锚杆,便可取出注浆管,锚索在锚体中部预置注浆管,并和锚索一起下入孔底。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确定最好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高边坡的施工情况,因此加强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施工质量,能够提高高边坡施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秀娟,郝寅.预应力锚索挡墙在延吴高速边坡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

[2]  郭佰东.预应力锚索在铁路高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05).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JGJ 111—2016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研究
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