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2020-10-21袁丽雪
袁丽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老漂族”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城市融入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而身份认同作为“老漂族”心理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老漂组”的城市融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区“老漂族”的访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老漂族”的身份认同主要包括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老漂族”的身份认同对其城市融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个人的积极适应,家庭的有力支持,社会政策的充分保障是改善“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老漂族;身份认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在城市生活,为了满足子女的现实需求及家庭团聚的需要,众多的老年人由农村迁往城市。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老年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从2000年的50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304万人。这些老人为了更好地养老和照顾第三代,投奔子代,成为一批极为特殊的人群——老漂族。[1]相关研究表明,“老漂族”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融入四个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身份认同是“老漂族”心理融入的重要方面,其能够促进“老漂族”的城市融入进程,但是“老漂族”在城市融入过程中较难产生身份的认同。近年来,“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也并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微观层面来讲,这不利于“老漂族”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从宏观层面来讲,这不利于养老事业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改善“老漂族”的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加快“老漂族”的心理整合过程,促进“老漂族”的城市融入已经迫在眉睫。
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研究方式,访谈为主的研究方法,以兰州市区作为调查地点,通过对20位“老漂族”进行深度访谈,分析“老漂族”群体的身份认同现状,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不仅可以填补关于“老漂族”身份认同方面的研究空白,也能够引起学术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为增强该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献言献策,其为进一步促进“老漂族”的心理整合和城市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阐述
(一)老漂族
关于“老漂族”,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对“老漂族”的定义也略有差异,如刘庆认为“老漂族”也称“漂族老人”,特指人到老年还要离开故土家园到子女所在的陌生城市生活的那些老年人。[2]童晔珏将“老漂族”定义为户籍不在本地且不发生迁移,目的是为了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或照顾第三代的暂居本地或长居本地的老年人。[3]李静雅将“老漂族”定义为跟随子女(流动子女及迁移子女)从外省市的农村或城镇到现居住地短期或长期生活的,非本地户籍的异乡老年人。[4]
本文将“老漂族”定义为为满足子女的现实需求(照顾第三代)及家庭团聚需要,由农村迁往城市的60岁以上的非本地户籍的老年人群体。
(二)身份认同
身份这一概念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认同”译自英语的identity。identity本身有两重含义:一是“本身、本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一是“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5]身份认同则被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和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它回答了两个问题:我是谁, 我归属于哪个阶层。[6]而“老漂族”的身份认同指的是“老漂族”与新社区的人及老家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归属感及对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将去往何处的思考及认知,是社会融入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7]
实际上,有学者指出身份认同包括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这两者共同构成个体身份认同的一体两面。其中,个人认同是自我关于自身属性的认同,试图寻求和回答的是“我是谁”这一问题。而社会认同则是自我的社会性维度,即是对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其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是谁”和“谁和我一样”的问题。[8]因此,本研究從两个方面,来深入探析“老漂族”的身份认同现状,即自我身份认同与社会身份认同。
二、“老漂组”身份认同现状
“老漂族”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包括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
(一)自我身份认同
自我身份认同主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回答最本质的“我是谁”的问题,另一方面回答“我是谁”带给“我”怎样的心理体验。
1、对“我是谁”问题的回答
(1)对“外乡人”身份的认同
经调查发现,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时,大多受访者认为自己并非本地人,例如:那不能算本地人啊,我在天祝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搬来兰州也没两年时间,怎么说也是天祝人啊。(个案3)俺觉得自己是山东人,虽然在兰州生活了三四年了,但是这里的话俺还是听不懂,吃住也不习惯,要不是儿子非让俺过来,俺还是想在农村老家待着。(个案7)我是天水人啊,不是兰州人,不是本地的,我来这边是给我儿子照顾孙女来了,还是要回去的。(个案16)由此可知,“老漂族”对流入地并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将自己划分在本地人的圈子之外,这会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2)对“农村人”身份的认同
受生活环境及自身教育水平的影响,大多“老漂族”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例如:我得是农村人啊,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干农活,现在老了干不动了,现在来城里好几年了,那也算不上城里人,咱没人家过得精致。(个案5)这不就是从农村过来的嘛,就算你在这住个十年八年,那也算不上城里人,人家城里人都是上班的,你来这又不是上班的嘛。(个案9)城里人算不上啊,我不打算常住的,过几年孙子大了,我还是得回农村啊。(个案11)农村和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生活环境,使得“老漂族”无法获得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始终认为自己是农村人。
2、所带来的心理体验
(1)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家乡”有着深厚复杂的感情。因为家乡承载着人们割不断的亲情,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亲密无间的伙伴,无法抵抗的美食佳肴,道不完的人情世故… … 每当被问及“你是哪里人”时,相信每个人都会脱口而出“我是哪哪人”。
同样,“老漂族”群体对自己的家乡也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他们远离家乡,迁往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但不会因为时间,而让他们忘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家乡所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如:语言特点、饮食习惯、风俗习惯等,都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自己不是“本地人”。例如:兰州的气候就是干,到现在我也不适应,老是生病,还是老家好,天气好,就想着回去跟我老伴一块儿养老呢。(个案1)在这都吃面食,我老家是南方的,吃米饭的,不习惯啊,但也没办法,儿子都在这边呢。(个案2)俺来兰州年头也不短了,但还是听不懂兰州话,难懂。俺在这还是讲山东话,山东人不讲山东话讲什么。(个案7)
因此,城市(流入地)所承载的特有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独特的饮食文化,甚至其所追求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高成本的教育方式,显然与“老漂族”的“家乡”(农村生活)格格不入。加之,“老漂族”受年龄的影响,其适应能力有所下降。长此以往,不仅会“老漂族”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会加剧其对“外乡人”身份的认同,进一步影响其城市融入的进程。
(2)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对“老漂族”来说,城市的“生人社会”使他们失去了邻居间的情谊,跳广场舞的热情,话家常的闲情,老夫老妻的体贴关心。同时,他们不得不面对照顾家庭的琐事,孙儿日常起居的哭闹,儿媳婆婆尴尬的处境,听不懂的当地方言,无法融入的社区活动,不熟悉的城市交通,问路的恐惧紧张… … 例如:平常除了照顾孙子,给儿子儿媳做饭,他们上班忙,其他时候我就买买菜,也就在家呆着看电视了。(个案1)我是一个人来的兰州,我老伴一个人在家呢,以前在老家我们俩还能说说话,现在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没事时我就一个人随便溜溜腿。(个案5)在这也干不了别的,孙子上学都得看着呢,我也没时间参加什么社区活动,平常买菜什么的就够忙的了。平常跟儿媳的关系也就那样,咱也不好说什么,反正也在这儿待不了多长时间,孙子大了我就回去了。(个案6)
因此,“老漂族”内心的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他们的孤独会加剧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外乡人”的身份标签。这样一来,会形成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其进行心理整合,又不利于其进行城市融入,使他们无法获得对城市(流入地)的归属感。
(3)自身价值感偏低
大城市高昂的物价水平,高档住宅楼的崛起,交错纵横的交通轨道,新时代的科技文明,使得“老漂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偏差,他们普遍认为自己“高攀不起”。由此,受认知偏差(刻板印象)与自身教育水平的影响,大多“老漂族”认为自身是土里土气的乡下人,跟不上人家城里人的时尚,也消受不起城市的高消费水平。加上长期照顾家庭,社区参与感偏低,社会存在感较低,使得“老漂族”产生自我价值感偏低的現象。例如:咱就是村里人,不能跟人家城里人比,人家赚得多,咱能活着就行了,没那么多要求。(个案1)现在城里是真的好啊,我们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对社会也没啥贡献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呢,将就着点吧,日子还得照样过啊。(个案6)老了就是不中用了,况且村里人也没啥文化,这不还在外边(流入地),能不给人找麻烦就尽量别找,能帮孩子的尽量帮,现在是能活几年算几年喽。(个案8)
由此可知,受文化水平、农村出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老漂族”总是为自己贴上“乡下人”“不中用”“给别人找麻烦”的标签。这些标签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无用、敏感、小心谨慎的悲观情绪,从而使他们更加认同“农村人”的弱势身份,还会加剧其对城市融入的抵抗情绪,既不利于“老漂族”进行心理整合,也不利于其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社会身份认同
社会身份认同主要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也是对其所归属群体的认知。1、对“我们是谁”问题的回答
(1)离群现象明显
当被问及“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个群体”时,大多数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就一个人,没有团体。例如:在这边我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之前在老家还能跳锅庄舞,我们的民族舞,现在小区里人家都跳广场舞,我也不会,而且跟人家也不熟,没事我就带带孙子。(个案4)哪有什么团体啊,在这谁也不认识谁的,没事就溜溜腿什么的,老了也参加不了什么活动了,不是腿疼就是腰疼的。(个案6)亲戚朋友什么的都在老家啊,在这基本上没什么朋友,人家那打牌的跳舞的都是互相认识的,我不去掺和人家那事,平常照顾孙子都够忙活的了,再加上洗衣做饭买菜啥的,基本上就没时间干别的了。我又不是来这享福的,主要是照顾孙子,完了孙子懂事了,大了,我还是回老家陪我老伴儿。(个案9)由此可知,一方面“老漂族”的社交网络大部分都在老家,在城市(流入地)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同时,受文化交流圈的影响,“老漂族”很难融入到社区原有的文化群体中。另一方面,“老漂族”在进入流入地之后,一直忙于照顾家庭,缺乏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使得“老漂族”群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呈现出明显的离群现象。
(2)社区参与程度低
“老漂族”在回答“您参加过哪些社区活动”时,大部分表示自己很少参加社区活动。例如:我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主要是照顾孙子没时间呐,而且这的一些活动也跟我们老家不一样,那打牌、下棋、跳舞人家这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定,跟我原来玩的不一样。(个案1)俺现在年纪大了,稍微活动活动就腿疼腰疼的,平时在家里做做饭还好,你要是动久了,歇不过来,平时什么活动咱也不懂,也没怎么参加过。(个案7)小区里的活动基本上都是人家有文化的人参加的,我一个村里来的,不懂人家这里的新鲜玩意,有时候就站在旁边看看,大部分时间还是照顾孙子的。(个案12)受身体状况、文化差异、认知偏差和照顾子代等因素的影响,“老漂族”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较差,缺乏与社区的正常交流。
2、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1)心理整合进程缓慢
心理整合过程的完成,需要“老漂族”积极地进行群体归属。良好的群体归属能够给“老漂族”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比如提高“老漂族”群体的自身价值感,缓解“老漂族”群体的思乡之情和无人交流的情感孤独。
由上述可知,“老漂族”群体的离群现象明显,这使得他们无法获得来自文化群体所给予组员的情感慰藉,也无法获得文化群体所给予的组员的价值归属。长此以往,不仅会增强“老漂族”孤独的情感体验,也会增强“老漂族”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进一步出现自身价值感偏低的现象。从而使得“老漂族”无法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其心理整合的过程也更为缓慢。从积极老龄化视角来看,这不仅不利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的实现,也无法提高“老漂族”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新时代新型养老体系的建设。
(2)城市融入步伐缓慢
积极的社区融入是城市融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较高的社区参与度是进行积极社区融入的重要表现。“老漂族”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其内心的孤独之感,也可以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其进行积极的社区融入。
经调查可知,“老漂族”的社区参与度偏低。这使得“老漂族”无法获得排解悲观情绪的机会,加剧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不利于“老漂族”对社区形成正确积极的认识,无法促进其获得社区归属感。长此以往,“老漂族”积极的社区融入实现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加之,“老漂族”群体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饮食上的不适应、城市交通的不适应、生病买药报销问题等等。这些都会使得“老漂族”不能够进行积极的社区融入,主要是因为社区没有满足“老漂族”进行社区融入的必须条件,从而使其进行城市融入的步伐缓慢。
三、对策与建议
由上述可知,“老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已经对其心理、日常生活、交流沟通、社区融入、城市融入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这绝不是一方可以单独解决的,需要个人的积极适应,家庭的有力支持,社会的政策保障等。
(一)个人层面
就个人而言,一方面,“老漂族”要秉持“既来之,则安之”的轻松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地适应城市生活,要避免为自己贴上“外乡人”“农村人”等弱势身份的标签,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加快其心理整合过程。另一方面,“老漂族”应该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并尽力找到自己的文化群体,从而获得自身的价值感及群体归属感,来缓解自身的思想之情及内心的孤独之感。这不仅能够加快其进行社区融入,也利于其积极地进行城市融入。
(二)家庭层面
就家庭成员而言,一方面,作为子代要利用碎片化的時间对父母(老漂族)多加关心和照顾,要与其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来及时地帮助父母缓解一些心理压力和悲伤情绪。帮助父母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附近菜市场和超市的具体位置、周边公园的行驶路线、社区的老年人活动室等,这能够促进“老漂族”进行积极的社区融入。另一方面,独自在老家的另一半(老漂族的配偶)要照顾好自己的日常起居,以缓解“老漂族”身处异乡的挂念和担忧之情,从而让“老漂族”能够更加放心地适应城市生活,积极地进行城市融入。
(三)社会层面
就社区而言,一方面要对“老漂族”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了解“老漂族”在衣食住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来解决一些“老漂族”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创造满足“老漂族”积极进行社区融入的条件。另一方面,社区要积极开展针对“老漂族”群体的团体活动,以奖励礼品的方式鼓励其积极参与,从而缓解其心理问题,促进心理整合。
就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完善养老保障政策,促进养老补贴的跨区域发放,以消除“老漂族”就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发布针对“老漂族”群体的优惠政策,要保证其享受与当地老年人平等的政策优惠,以增强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加快城市融入。
就社会工作者来说,对“老漂族”要积极地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采用个案谈话和小组活动的方式。同时,要发挥中间人的角色,积极地进行资源链接,保证各方积极有效地配合,为“老漂族”打造有力的社区支持网络,从而有效地缓解其心理孤独感与思乡之情,促进其进行积极的社区融入,加快其心理整合过程,促进其城市融入。
参考文献:
[1] 李敏芳.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研究述评.老龄科学研究,2014,(6):20.
[2] 刘庆.“老漂族”的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J].西北人口,2012(3).
[3] 童晔珏.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6.
[4][7] 李静雅.“老漂族”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5] 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50-53.
[6]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01):21-27.
[8] 林晓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学术论坛,2016,39(1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