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田家炳精神”,提升中学德育实效的探索
2020-10-21温小红
温小红
摘 要:秉承“立德树人”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出有担当、有品质、有道情怀的高尚现代中学生为价值目标,以田家炳先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人格为重要德育课程教育资源,是推动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重点。本文以践行“田家炳精神”为方向,对提升中学德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以期培养出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新一代中学生。
关键词:田家炳精神;中学;德育教育
引言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德育文化的至高境界,田家炳先生的人生正是最此品质的完美诠释与彰显。所谓“田家炳精神”,即秉承“立德树人”的基本指導思想,以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有道德、有情怀的现代公民为价值目标,以田家炳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怀为关键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文化沁润和实践体验等具体方式,实现有效的中学德育教育,在注重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给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一、构建出以田家炳道德精神为核心的学校育人体系
田家炳先生被誉为百校之父,这不仅是对田家炳捐办学校义举的至高赞赏,更多的是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文化。比如江苏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就对田家炳道德人格和道德精神做出了完美的诠释。该学校践行“立常德、做常人、明常理”的精神文化,致力于培养出学会判断、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和学会体验的中学生。这种以田家炳精神为内涵而创建出的学习无疑在每一处都熠熠生辉,明亮却又内敛,不致于刺眼,圆润而不逆耳,更多的是一种无须声张的敦厚。以田家炳先生人生经历而沉淀出来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不仅凝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人文精神,同样是处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从学校德育内容构建方面来看,田家炳精神更加注重个人追求,而个人追求主要体现为为国家、为民族的大奉献精神,是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重义轻利,这些精神都是当代中学生所极度需求的。其次,田家炳精神是通过经典的德育活动,利用主题校园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并在此过程中深化和体验文化德育。田家炳学校的常规活动以学生的日常规范为主线,将阳光跑操和意气风发作为口号,以此来实现习俗下德育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二、践行田家炳精神、提升中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1.开展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践行田家炳精神。经典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校在每一周定期开展国旗下讲话、义工联等具备较大教育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彰显缤纷文化,各个年级都要积极参与,且每个年级都需要具备自己的主题德育内容。例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入学教育作为突破口,开展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步入全新学习阶段新的目标和信心。初二年级则需要继续深化之前的教育成果,将责任作为教育关键,开展远足活动等。初三应该将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作为主线,开展毕业典礼或者感恩社会等具备重大感恩教育的活动。除去校园活动之外,各个课程中也应该适当的添加一些德育教学内容,注意课堂形式的变化和课堂具体施行过程的整改,让课堂教学在符合当下国情和注重理论教学的前提下,让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并在恰当时机添加一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物事迹,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中深刻领会田家炳精神。
2.充分结合教材,弘扬田家炳精神。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样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具体而言,老师可以适当的利用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添加一些实例,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深刻、全面教育,弘扬田家炳精神。
3.构建出完善的田家炳道德理论体系,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青年学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核心对象,青年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这就要求学校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立德树人”体系,以道德为根基,以责任、担当、自强为重点发展对象,让田家炳精神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时刻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此外,学校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逐一的心理辅导,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或者道德品质出现偏差,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道德教育当中,比如当下较为流行的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倾听方法以及正向引导和积极暗示等,这些咨询方式都能在理性分的析基础上,发挥出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理,使弘扬田家炳精神的工作变得更容让人接受,全面提升田家炳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三、总结
田家炳学校的实施,极大的深化了当代人对田家炳精神文化的理解,通过在学校教育当中倾润田家炳精神,提升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此来全面培养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新一代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顾巧东. 中学德育实践性问题及对策探索[D].苏州大学,2008.
[2] 蔡赐福.提高中学政治课德育实效的探索[J].中国德育,2007(02):68-69.
[3] 张振宇. 增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