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关于清代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牧地及边界
2020-10-21莉娜
莉娜
摘要:清朝时期在蒙古地区为了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了盟旗制度。清朝的盟旗制度把内蒙古分为六个盟四十九个旗,在六盟四十九旗里包括哲里木盟十个旗。下面要论述的就是哲里木盟十旗之一的科尔沁左翼前旗,俗称宾图王旗。本文略述了从科尔沁左翼前旗的设立到科尔沁左翼前旗的建制被撤销,以及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牧地变化及其旗边界的简史。
关键词: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左前旗牧地;科左前旗旗边界
前言
本文基于蒙汉历史资料以及前人研究,尝试分析了科尔沁左翼前旗边界的现在具体的位置。在历史档案和书籍中,有不少关于科爾沁左翼前旗(宾图旗)的记载。其中有《满文老档》《清实录》、《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张穆的《蒙古游牧记》、以及原先在科尔沁左翼前旗管辖境内的一些地方的地方志等,都多多少少的记载了科尔沁左翼前旗。之前关于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研究,都主要是从大体的历史进程叙述的科尔沁左翼前旗,那么相比较于前人研究,本文的主要重点是叙述科尔沁左翼前旗牧地历代的变化,以及分析科尔沁左翼前旗边界的现在具体的位置。通过本文,叙述了科尔沁左翼前旗牧地历代的变化,以及尝试标明科尔沁左翼前旗边界的现在具体的位置。本文里出现的蒙古人名和地名不少,都用了汉语拼写。因鄙人学识短浅,文章漏洞诸多,因此希望各位前辈和同僚,多多提点指正。
第一章 科尔沁左翼前旗的设立
嫩科尔沁部先祖,即Tumei-zhayach长子Gui-munghe-tashara,简称Gui-munghe。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以Gui-munghe为领导的科尔沁王公,带领部众迁徙到嫩江流域,至此跟明朝和女真有了关联。以Gui-munghe为领导的科尔沁王公到达嫩江流域后,直接占领了女真部的一些部众,因此掀起了两个部的矛盾。但是后来,嫩科尔沁和女真建立的后金成立了军事关系。根据蒙文史料中记载的关于科尔沁王公的承袭,Gui-munghe有两个儿子,长子是Bodidara zhorhvl,次子是Namvdara galjv。长子Bodidara生了九个儿子,其中Namsai tvral有三个儿子,分别是:Manggs jargvch、Minggan darhan、Er hongger bingt。他们的后代分别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王公。
Habt Hasar后裔,科尔沁左翼前旗第一代郡王Hongger是跟满洲最早调和的科尔沁部王公之一。1614年,努尔哈赤派使臣携重礼到Hongger的王府,请Hongger的女儿嫁努尔哈赤为嫔妃。Hongger欣然接受,并在次年,亲自送女儿去后金,让女儿嫁于努尔哈赤。
跟满洲调和,联姻之后,Hongger王跟其他嫩科尔沁部的王公一起率众,跟满洲军队打了很多次杖。努尔哈赤去世之后,1628年开始,Hongger派遣使臣和皇太极开始接触联系。1628年,Hongger派自己的儿子毕敦,参加大清王朝攻打察哈尔的战争。毕敦将战利品呈给皇太极,得到了皇太极的封号。在皇太极御驾亲征明朝的路上,Hongger等人陪土谢图汗Ooba,在辽河边拜见了皇太极。并且还跟着贝勒Zhirglang包围了明朝首都顺天府(今北京)。1632年,Hongger还跟着清朝的军队攻打了明朝的大同和宣府等地。次年,Hongger亲自到大清朝拜见了皇太极,得到了诸多赏赐。Hongger对于团结蒙古和建立清朝有很多的贡献。
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皇太极称帝,召唤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之后,给科尔沁诸王封了爵位。1636年末,清朝对漠南蒙古各部采取“拆部编旗”的政策,共建了二十二旗。其中有科尔沁十旗包括:科尔沁左翼三旗;科尔沁右翼三旗;扎赉特旗;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左右翼两旗等十旗。科尔沁右翼三旗是: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土谢图旗);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旗)等三旗。科尔沁左翼三旗是:科尔沁左翼前旗(宾图旗);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博王旗)等三旗。因为对清朝有贡献,封了科尔沁台吉Hongger为宾图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世袭罔替。因此Hongger成了科尔沁左翼前旗的首位郡王,科尔沁左翼前旗也因此“诞生”。
第二章 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牧地及边界
一、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牧地分布情况
科尔沁左翼前旗是宾图郡王旗,简称“宾图旗”。宾图旗的牧地最窄的间距,大概五十里地;西北和东南牧地的间距是大概二百五十里地的细长地带。顺治年间,清政府决定要建一处牧场,作为清朝在东北的三陵(永陵,顺治曾祖以上的合葬陵、福陵,努尔哈赤墓、昭陵,皇太极墓)的祭祀用的牺牲供应地,宾图旗划出养息牧河东岸的大片水草丰美的地方献给清政府作牧场,直属清政府管辖。后来,老百姓称此牧场为surug(牧群),也称surug旗,位于今彰武县。从此,宾图旗的牧地被“一分为二”,大大减少了。
因为叙说宾图旗历史的人们所记录的时间不一致,宾图旗牧地的大小,被记录成各式各样。宾图旗的总面积:从南到北,四百里地;从东到西宽度为,八十——一百里地。张穆撰的《蒙古游牧记》里记载着:《当法库边门外,养息牧牧场之东。东至霍雅斯,七十里接左翼后旗界。南至柳条边,西至伊拉木图,三十里接得格笃苏鲁克界。北至阿木塔克,四十里接左翼中旗界。东南至塔本陀罗海,百二十里接边墙界。旗东南八十五里有龙门山,蒙古名Aguit。九十五里有布敦山,百二十里有宽山,蒙古名Bahu。旗东南十里有Bag-yol泊,西南至柳条边,三十五里接养息牧牧场界。东北至Yeh-vrt,六十里接左翼后旗界。西北至霍卓兰排,三十里接奈曼界。Zhasag驻Yeh-yol泊,在喜峰口东北八百七十里。》。
张穆的《蒙古游牧记》里,关于宾图旗的旗边界的记载,不是宾图旗最开始的边界,而是划出养息牧牧场之后的边界。宾图旗的辖地跟别的旗的辖地比较的话,原先的辖地不是那么小的,是康熙三十一年,划出牧场之后才变小的。
科尔沁左翼前旗的zhasag之地(也就是政府,蒙古语称政府叫“zhasag”),最先是位于三家子后山的东南边。后来搬到了Yeh-yol,Oboo har-vsv(现在位于科尔沁左翼后旗)。再后来又搬到了Zhun hvvchin-vrt和Barun hvvchin-vrt,最后搬到了Zhanggutai(现位于彰武县境内)的东南边。
1636年,以Hiba bagxi为头的满洲官臣到科尔沁征集户口,建牛录的时候,Hongger的长子Mvchai的旗有600户,240 hvyag。满洲官臣把这些统一,共建了12牛录。清朝时期,宾图旗共有五部nvtag(轄地)。这五个辖地分别是:yeh-nvtag、hoyrad-nvtag、gvrbad-nvtag、durbed-nvtag、doloot-nvtag等地。这些辖地里,有一个辖地叫“Lama-in-nvtag”(翻译汉语叫“喇嘛之乡”的意思)。有个说法是Lama-in-nvtag是从yeh-nvtag分离出来的。因为以前从这里出现过活佛,所以相传此地就叫Lama-in-nvtag。
二、科尔沁左翼前旗边界的现在的具体位置
从有关历史资料上看,科尔沁左翼前旗从旗的设立到旗的建制被撤销为止,三百十三年间,旗牧地前后被分割五次。第一次占领宾图旗的牧地,是在清顺治二年,在宾图旗的牧地上建了皇家牧场。第二次占领是在康熙三十一年,皇帝下令,命宾图旗和土默特左翼两旗,供出牧场地,以此扩建了皇家牧场。第三次划分旗牧地是乾隆三十二年,在宾图旗的牧地上又建了一个新牧场。此地大概的位置是,现彰武县西北,辽河两岸的土地。第四次划分牧地是在光绪六年,建了康平县,宾图旗又一次被“瘦身”。至撤消建置时,旗东部一百二十多个村屯划归康平县。宾图旗的牧地第五次被划分是在光绪三十二年,在宾图旗建了“法库厅”。民国二年,把法库厅改为--法库县。清朝建立法库厅的时候,划分的是宾图旗的东南边的牧地。至此,宾图旗的辖地大量减少,旗边界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经过前后五次的划分之后,宾图旗所剩的牧地,西边跟彰武县,surug牧场,养息牧河,绕阳河和阜新蒙古自治县接壤。东边跟康平、法库两县为邻,南边跟新民市接壤,北边跟通辽市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为邻。关于养息牧河,它是辽河的一条支流。现位于辽宁省,主要流域在辽宁省阜新市,上流在彰武县,有一条支流流过库伦旗,当地人称为“Yangxib-in-gool”(蒙古语,“gool”是河的意思)。宾图旗西北边跟原先的奈曼旗的东南边为边界,以霍卓兰排(霍卓兰排位于现库伦旗境内)为标记。宾图旗的北界到阿木塔克,原先达尔罕旗的南界。阿木塔克现在的位置,是现科尔沁左翼后旗朝鲁吐镇的阿木塔克嘎查。达尔罕旗的南界,是大概现在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巴彦毛肚苏木南边。宾图旗的东边,跟原先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甘旗卡镇的大郑铁路为界。原先的科尔沁左翼后旗指的是,现在后旗的Yeh-tal和Bag-tal 等苏木镇。宾图旗的东南边,跟辽宁省康平县接壤,南边到辽宁省的法库县法库门柳条边。
柳条边始筑于1638年(皇太极崇德三年),完工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四十三年。清朝视满族兴起的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为保护这一区域的“参山珠河之利”不被朝鲜人破坏,并防止外藩蒙古入侵,于是在东北地区边缘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柳条边为宽、高均为一米总长度为1300余公里的土堤,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壕沟与土堤并行,土堤呈“人”字形横亘在东北平原上。柳条边位于现辽宁省开原县北的威远堡镇。从威远堡镇向北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东亮子山,作为“人”字的一竖(为北段);从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构成“人”字的一撇(为西段);由威远堡向东南至海边,构成“人”字的一捺(为东段)。东段和西段将整个辽河平原包括在内,全长近1000公里。
第三章 科尔沁左翼前旗的建制被撤销
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辽西省派中国共产党员穆军到科尔沁左翼前旗,建立民主政府,穆军担任了旗长一职,Bayar担任副旗长的职位。(20)4月,建立了科尔沁左翼前旗的大队,刘应昌成为了大队长。1948年10月,科尔沁左翼前旗操办了各地的党建工作。(21)12月,科尔沁左翼前旗设立党委,常委由宋志林,李谭和徐翔等三人组成的。(22)1949年1月,上级下达命令,科尔沁左翼前旗被直辖于辽北省。
1949年3月,辽北省政府决定,撤销科左前旗建制,将东南部蒙汉杂居的三个区划归康平、法库、彰武三县。将四区(满斗)和五区(朝鲁吐)约2000平方公里土地划入了库伦旗。至此,自1636年存在了313年的科左前旗(宾图旗)的名称从地图上彻底消失了。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交库伦旗之满斗、朝鲁吐两个区划入科左后旗,其中的瓦房和巴拉嘎苏塔拉二村划归库伦旗。
结语
清代哲里木盟嫩科尔沁的十旗,到如今被撤销了三旗。科尔沁十旗之一的科尔沁左翼前旗,留下了三百十三年的历史。从科尔沁左翼前旗的建立时期开始——历经清朝和民国两个朝代,从Hongger扎萨克宾图郡王到Danbadorj历经十三任王公。
宾图旗的牧地和边界,历经不少的规划,旗的面貌被改不少。本文主要简述,科左前旗从建立到被撤销的历程。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科左前旗牧地的变迁及关于旗边界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满文老档》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0年。
[2]《清实录》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6年。
[3]张穆:《蒙古游牧记》 ,民族出版社 ,1988年。
[4]包文汗、陶继波整理《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8年。
[5]《奉天通志》,(《沿革志》)东北文史丛书本编辑委员会出版,1983年1月。
[6]《科尔沁左翼后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
[7]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8]朝格满都拉:《试论清代哲里木盟十旗努图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