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移观测的数据处理方法
2020-10-21佟延山
佟延山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矿区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地面变形,从而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一直不同程度存在。如何防治开采沉陷引起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已经成为矿区各个煤矿刻不容缓的任务。下面以开滦钱家营矿2874西工作面地表移动测量为例,探讨煤矿开采区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建立与测量方法,并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获得该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准确可靠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该方法可为煤矿其他工作面的开采,提供经验数据,为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前瞻性对策和指导,降低矿山开采的生态和环境成本。
关键词:浅埋深;厚煤层;岩移;观测分析
煤矿开采后会引起上覆岩层直至地表黄土的移动和变形,其变形规律及影响范围对煤矿开采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面的开采范围、开采参数、采煤方法及煤柱的留设等,对煤炭资源的回采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新的采区的开采,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地质资料,需要对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岩移规律进行测试,并为以后的开采提供参考。
1、 地面变形观测线设计
2874西工作面地面标高+12.1——+16.5米,平均+13.5米,工作面标高为-752.4—— -810.2米,该工作面沿走向设计长度为1567米,沿倾向长度为200.3米。煤层倾角6°~24°,平均16°,煤层厚度在3.0m~5.5m之间变化,平均4.1m。
根据“三下采煤规程”,最终确定本矿上山移动角γ、下山移动角β和走向移动角δ分别为70°。
为较好的确定开采影响的边界,观测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各种移动角调整值:走向△δ=20°,上山△γ=20°,下山△β=20°。
根据钱家营矿以往的观测资料及开滦矿区观测站实测资料,松散层移动角φ为35°。本区冲积层厚度h=85m。
结合《煤矿测量规程》及《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有关规定,具体取值如下:基岩移动角β=γ=δ=70°;冲积层移动角φ=35°;煤层倾角α=16°;最大下沉角θ=90°-0.6α=80.4°;移动角修正值(走向Δδ,倾向上山Δγ,倾向下山Δβ)Δδ=Δγ=Δβ=20°。
地面变形观测线本应设置成直线,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平行。一般可设走向观测线和倾斜观测线各一条,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位置。也可以在地裂缝、地面塌陷的重点观测区域,增加观测线,设置成网状观测线。通常地面变形观测中利用剖面线状观测线的设计方法。走向观测线应设在移动盆地的走向主断面上,具体的确定方法为:在倾斜主断面上,从采空区中心用最大下沉角θ划线与地表相交于O点,通过O点作平行煤层走向的垂直断面,此断面所在的位置就是走向观测线的位置。具体的操作为,从采区中心O的正上方,向下山方向移动d=H0ctgθ的距离,标出向下山方向移动距离的一点后,再通过该点沿矿体走向做剖面线,即得到走向观测线平面位置。
由于2874W工作面观测点在布设过程中受地物地貌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采用不规则设站,在村庄的街道上临时布点,其中沿工作面走向布设一条观测线,沿倾向布设一条观测线,共计67个观测点。
2、岩移观测的数据处理方法
2.1观测要求
观测区域位于平原区,起伏较小,故地面变形观测线的平面观测使用CORS系统GPS进行平面测量的方法,高程采用CORS系统GPS进行高程测量。埋石工作结束,经过10 ~15 d 标石沉降稳定之后,方能进行观测。为了减小误差,提高观测精度,采用固定的观测方式和观测流程,对每个观测点,平面观测、高程观测均使用CORS系统观测,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2.2全面观测
为了确定观测站点位及其与开采工作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首先利用CORS系统对观测点进行全面测量,测得观测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
最初的全面观测后,在采动影响前进行日常巡视观测,初始全面观测在测点受采动影响之前进行,在测点埋设好以后半个月左右进行。如果发现测点的累计下沉量达到10mm时,即认为地表已经开始变形,进入地表移动初始期。进入地表移动初始期后,进行日常巡视观测,巡视测量的目的是确定采动地表移动的开始、发展、停止等状况,巡视观测只进行水准测量,主要测定采空区正上方走向测线上的测点,每隔7天进行一次高程测量,直至某一测点的累计下沉达10mm时为止。当地表累计下沉达到50~100mm时,进行采动后的第一次全面观测。随后,当日常巡视观测发现每月下沉值大于50mm时,进入地表移动活跃期,每15天测定一次。
每次塌陷观测过程中,及时检查地表及建筑物变形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填图注记,并密切注意井下回采进度和地表下沉的关系。
在全面观测和巡视观测时,若发现每月下沉值小于50mm时,进入地表移动的衰退期。衰退期的巡视观测直到6个月内的下沉值不超过30mm时为止,此时地表移动稳定,进行最后一次全面观测,获得地表变形稳定后观测点的平面和高程最终数据。
在地表移動的发生阶段,一般可根据开采深度、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和顶板岩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全面观测周期。
2.3观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观测结果和下沉预测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进一步证明所用参数的正确性,为今后保安煤柱和三下采煤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4工作面沉降分析方法
根据工作面所有观测数据和已有的地形、地质、开采工艺等数据,对工作面的沉降情况做以下分析。
地表移动盆地的位置、大小、范围:根据观测点的沉降数据,对盆地的位置、大小、范围等进行计算,得到地表移动盆地的大体情况。
最大下沉值的分布位置及大小:根据观测点的数据,计算主断面上最大下沉值的点位及工作面的开采沉陷最大下沉值。
地表移动盆地在主断面上的移动和变形的分布与特征:通过观测数据,可以得到地表移动盆地在主断面上的下沉、水平移动等情况,得到地表移动盆地在主断面上的变形规律。
工作面开采沉陷移动盆地的发展过程及相应的主要参数:根据历次观测数据和工作面的开采进度,总结地表移动各个阶段(初始阶段、活跃阶段、衰退阶段)的持续时间以及地表移动持续的总时间,计算工作面开采沉陷发生的起动距、超前距、滞后距等。
3、结语
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煤矿新采区工作面岩层移动规律,并验证了已有移动角、地表变形参数的可靠性,为今后保安煤柱和三下采煤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国清,杨伦.矿山开采沉陷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2]陈二龙.基于动态测量的煤矿地表开采沉降观测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28(4):140-142.
[3]李天文.GPS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地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