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课程研发初探

2020-10-21陈文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人文

陈文婷

摘 要:项目式学习简称PBL,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本文以《大美武汉之桥》课程为例,简单介绍依托项目式学习课程进行了以人文、科学、生活为逻辑支持的课程研发过程。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人文、科学、生活

2020年初,新年的爆竹声还未响起,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役在武汉突然打响,战“疫”的日子里,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分享知识换取能量。

停课不停学,学校领导更是给予了我们“诗和远方”的更高要求:教不等于学,要鼓励孩子动手创造;要让有趣的学习向有效的学习,体验学习向意义学习进发。

如何让我们的“主播”工作发挥育人的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促进。我们科学教师团队在实践中尝试基于现有的综合实践、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性开发,依托项目式学习课程进行了以人文、科学、生活为逻辑支持的《大美武汉--桥》课程研发。

项目式学习即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武汉山水相依的地形特点,大大小小的桥梁应运而生。从古桥到现代桥,一座座桥跨越江河湖泊,不断刷新“城市之最”。武汉美在湖多桥多,桥在湖中绕,人在湖中游。因此我们选择“桥”这一具有人文价值的现象作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在《大美武汉--桥》项目学习中,我们把学习目标按照人文、科学和生活三个板块进行分解,再分别明确定位。

人文目标定位为“了解武汉的桥及其文化、历史和发展进程”;

在具体实践中,以图导学,以“身边的桥”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对于武汉的桥的思考,进行思维发散,绘制思维导图。

科学目标定位为“认识桥的形状和结构、了解桥的分类知识、探究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桥梁设计如何兼顾美观与承重性。学生尝试从从What(是什么)、Know(知道什么)、How(怎么做)三个方面归纳整理,绘制大美武汉-桥WKH表,尝试设计“我的桥”。

将生活目标定位为“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造一座桥”。

学生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与所学知识,自主探究,“矿泉水瓶行不行?”“废旧报纸怎么用比较好?”“我想尝试一下枯树枝造桥”,利用身边的废旧或闲置物,动手制作一座自己的桥。

《大美武汉--桥》不仅实现了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立足实践、贴近生活的要求,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促进。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为基本出發,立足科学、技术、人文的视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在学生身上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健博乐.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项目式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2019.

[2] 但璐.(2019).项目式教学法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小学科学:教师版,000(002),142.

[3] 张颖.(2019).STEAM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课项目式学习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