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理论与方法

2020-10-21侯华

河南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区域性灾情防灾

侯华

摘 要: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能够为海洋灾情管理决策部门及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基于海洋灾难的区域化特征,系统由紧密衔接的多个区域化子系统构成,系统整体呈现出地带分异性、服务内容多层次、数据信息实时动态性、集成性与开放性等特征。本文重点研究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化及完善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P7;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2-0015-03

Abstract: The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s a system that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marine disaster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and the people. 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disasters,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regionalized subsystem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It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one differentiation, multi-level service content, real-time dynamics of dat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openness.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ffective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Keywords: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construction;theory;method

我国国土广阔,其中海域面积达299.7万km2,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加强海域管理,有效防控海洋灾害,对于保障国民安全、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意义[1-3]。近些年来,海洋灾害频发,据调查统计,2016年,我国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而在这些灾害中,死亡失踪人数达到60人。基于这一情况,展开对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加紧构建区域性防灾体系,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就各沿海省市的海洋防灾减灾需求展开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逐步健全,方法逐步完善。

1 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概述

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是由各地的区域性系统构成的,体系的基础为分布式信息共享环境框架,借助物联网设施的动态监测功能及远程遥控功能,借助各类现代化软件,如云计算、基础地理信息、云服务等,系统能够准确分析各地海洋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发展特性,预测海洋灾情的发生发展情况,提前应对[4-6]。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灾情复杂等特征,但是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交互式服务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分析与信息共享服务,让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防灾减灾信息,做好防范工作,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完善的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呈现以下特征。

1.1 地带分异性

受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海陆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灾情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因此,在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监理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灾情产生的规律、情形进行分析,合理划分地带,采取相对应的灾情防控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跳出行政区域,确保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或区域性空白的现象。

1.2 服务内容的层次性

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为多个群体提供服务,且需求呈现多层次特征,所以,要想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具备多层次服务功能的系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覆盖数据、信息、决策等多项服务内容的信息,并且完善相关的系统运营、管理、维护机制,为海洋灾情管理部门及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1.3 数据信息的实时动态性

借助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及设施,人们能够实时获取防灾减灾数据、图像、视频等信息,并且在云计算、云储存等软件的支持下,高效展开信息处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实时信息支持,确保海洋灾情防控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及时將决策信息发布在互联网平台上。

1.4 系统的集成性与开放性

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包含多个子系统及决策模型,为了利用统一渠道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人们必须将系统中的数据、技术、系统、决策模型集成到一个信息流、业务流链条上。此外,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系统具有开放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延展性。

2 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要素

2.1 信息共享与服务环境

对于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来说,其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服务,所以它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信息共享与服务环境,这个要素能够让参与其中的各个实体关系更为和谐,让系统的信息服务职能得以充分体现[7-10]。如若缺乏信息共享与服务环境,将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各个决策部门间无法实现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信息准确性、即时性得不到保障,在缺乏信息指导的情况下,参与海洋灾情管理与防控的各个社会部门无法实现有效联动,协同决策。

2.2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呈沙漏结构,由用户层、业务层、功能层、共享数据集成、防灾减灾数专题数据集成这5层组成。它们共同组建成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服务体系的基础空间框架,在防灾减灾信息整合、集成、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硬件支撑设施,其二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具有实时监测获取数据信息的功能,而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实现远程操控,为决策部门及大众提供相对应的信息服务数据。

2.4 用户分类

在服务体系开发过程中,首先,技术人员必须明确系统服务对象,构建用户分类体系,然后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开发相应的应用模式,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多元化社会群体的需求。

2.5 决策模型集成

对于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其防控对象包括与海洋有关的各类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海啸、灾难性海浪、赤潮、风暴潮以及在海域内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流域性重大污染事故等,灾害种类多样,并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发展规律各异。要想全方位预防及控制上述海洋灾害,人们必须基于不同灾害的发生情况,构建相适应的决策模型,预测、报道这些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发展规律,模拟其发展过程,为防灾减灾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在构建决策模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防灾减灾信息服务需求,开发相关的决策模型及系统接口,构建模型库、知识库。决策模型在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某海域突发事故,船舶碰撞、搁浅或沉没,可以应用决策模型,推演计算事故船舶的漂移轨迹,为决策部门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提供依据,让救援人员能够精确定位,展开救援,提升救援效率。

2.6 面向业务流程的服务链

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可以为海洋灾情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防灾减灾管理方案制定、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人们应该构建与相关部门职能业务流程相适应的服务链,实现服务体系的业务化、流程化与规范化,让系统中集成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从而充分展现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价值和作用。

3 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方法

在海洋防灾减灾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采集、分析相关灾情信息,并且借助相关软件进行过程模拟,进行预警预测,掌握现阶段准确的灾情信息及后续发展信息,制定科学的紧急救援方案,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在区域性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中,与决策部门业务流程相适应的技术集成框架构成包括五个方面。一为多源专题数据获取与集成部分,这一层次能够将监测所得数据以集成标准格式输出到专题数据中;二为基础共享数据的集成,这个框架能够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构成数据的统一集成;三为功能与模型集成,将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决策模型集成于一个软件框架;四为业务集成,这一层次统一为各类群体提供信息服务,集成了所有的海洋防灾减灾业务;五为面向用户分类体系的用户层集成,这一层次的核心为“协议”,实现了信息与系统的统一以及上述各个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的和谐相处,互为调用。

4 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智慧海洋”是海洋管理的方向与目标,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有利于“智慧海洋”建设目标的完成。区域性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海洋灾情管理与防控工作的必经之路,这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需要理论支持。从整体层面考虑,我国在海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理论研究上已经获取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想使这个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们必须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展开研究,明确系统框架,攻克关键技术难关,构建标准化海洋防灾减灾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龚茂珣,戴文娟,陈靓瑜,等.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共享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10):8-11.

[2]陈新平,曾银东,李雪丁,等.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38-44.

[3]陈胜,刘文胜,傅轩诚,等.海洋观测数据在海洋预报和海洋防灾减灾中的适用:以温州市和台州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2):24-27.

[4]张新.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

[5]曾银东.海洋灾害监控防控系统建设研究:以连江海洋減灾综合示范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2):74-77.

[6]任岳森,罗美雪,孙芹芹,等.基于WebGIS的海洋信息共享发布系统平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10):22-25.

[7]王军,贝竹园,张呈.上海市风暴潮灾害调查评估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12):53-57.

[8]李明,张韧,洪梅.基于加权贝叶斯网络的海洋灾害评估与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1):52-59.

[9]张建东,董肇伟,高廷,等.面向市级和县级海洋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4):81-85.

[10]本刊讯.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J].中国应急管理,2017(8):33-37.

猜你喜欢

区域性灾情防灾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灾情”
1917年天津水灾与赈济情况略述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