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维发展式写作教学

2020-10-21陈幽尔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写作教学新课改

陈幽尔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思维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对当前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发展的训练途径,以期培养学生逻辑性、深刻性、創新性等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发展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对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也就不可能有语言。因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文,离不开学生的思维。

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自身思维限制

教师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做法是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背道而驰的。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教师极度“无为”,认为写作无从指导,无法指导,也无需指导,写作课形同虚设,有时候甚至将写作课全部挤占挪为他用,学生的写作几年如一日地在同一水平线上徘徊,不会写的照样不会,写不好的照样不好,而且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有的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有的甚至觉得这些都还不够,还要找优秀范文来念,让学生模仿,将作文指导的滴水不漏,恨不能自己替学生把文章写好。写作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精炼的点拨是必要的,但像这样的指导就会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学生有个性的、创新的、深刻的表达从何而来呢?

(二)重结构完整轻思维逻辑

很多老师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会告诉学生“凤头”、“猪肚”、“豹尾”,文章开头要小而漂亮,内容一定要充实,结尾要有力,文章一定要有头有尾,结构完整。这些话固然没有错,但如果文章内容之间缺乏逻辑性,都是材料与材料堆砌的话,结构再完整也于事无补。

(三)重语言华美轻思维深刻

作文要有深度、有思想,离不开对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培养。但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只强调语言美,教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而对看不见的思维却无意去培养,致使有的学生刻意追求辞藻华丽,而整篇文章空洞无聊、毫无深度,成为标准的“口红”作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维发展途径

(一)教师转变思路,放手但不放任自流

写作过程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作文就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最精彩瞬间的记录,是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和见解。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不同,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记的事情很多。观察的过程就是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获得具体、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与人和事有关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将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形式,这样长期积累,就不但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提高写作的领悟能力。

(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很多学生写作文前言不搭后语,上段与下段完全脱节,跳跃性特别强,文章没有文脉,只是“文尸”的简单拼凑。

(三)深刻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要想写出比同龄人深刻的文章,必须有比同龄人深入的思考,要有比同龄人更广的见识,见识决定思维的深度、广度。如果你不知道《红楼梦》,让你说说林黛玉是怎样的人,是不能够的;如果你识字量只有300,让你看《红楼梦》,也是不能够的。想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就要鼓励他多读多写,读时评、读历史、读哲学,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拓宽思维,多多将自己的读书感言记录下来,并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修正。

(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说,互补优缺,互相借鉴,但不要雷同。收集资料,自由讨论,相互指点,互相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讲演能力、听讲能力、互助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必将有大的提高,作文自然“有的写”,一定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立意新颖,富有创新精神。这样多次练习,也为以后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加大阅读量、勤做笔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分析,勇于创新,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富有创新性的佳作。这样做,完全符合语文知识长期积累、能力长期培养锻炼的规律。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被一点点激发,写作中逻辑性、深刻性、创新性等思维能力也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凯,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5期

[2] 董磊,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创新〔J〕,素教教师,2011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写作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