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的探讨

2020-10-21杨立波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海绵城市

杨立波

摘要: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要求,以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考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建设需求,对山地组团型海绵城市规划的总体构思、管控指标、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管控指标;山地生态绿色;规划策略

1 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件

贵阳市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涟江水系的分水岭上,中心城区规划范围1230Km2,规划形成“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体系格局,现状森林覆盖率达到52%,并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年来,贵阳市对市区最大的河流南明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南明河两岸绿树成荫,先后实施了花溪十里河滩、小车河等湿地公园建设。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良好的绿色生态本底。

2 规划总体构思

2.1 总体思路

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现状的基础上,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4个方面入手,剖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的问题导向;结合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海绵城市的目标导向;为此规划提出按照“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来统筹海绵城市建设。

2.1.1 在宏观层面,综合“山、水、林、田、湖”等城市自然生态本底,以 “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凤凰山脉”和“南明河水系”为核心载体,构建城市大海绵,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对城市大海绵的影响,严格保护自然生态体系。

2.1.2 在中观层面,根据排水分区、行政区划以及控规组团划分,进行中心城区海绵建设分区划分,综合水生态环境改善、水污染治理、生态河岸重塑、城市水淹点、黑臭水体治理等因素,确定分区海绵城市建设控制要求及海绵设施规划布局。

2.1.3 在微观层面,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出发,推广海绵型小区、海绵型广场与道路、海绵型公园以及海绵型河道堤岸等,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引导各分区在满足目标指标要求的同时,进行有序建设。

2.2 实施路径和管控指标

2.2.1 按照“分类推进、系统建设”的实施路径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分类推进是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河道污染、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方式和规划指标;结合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项目以海绵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新建区域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建设强度,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2.2 主要管控指标

结合现状问题及相关规划要求,分别从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等4个方面确定规划管控指标。

3 贵阳市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结合规划总体构思和建设条件、目标等,确定贵阳市海绵城市三大规划理念,宏观层面构建贵阳山地生态绿色海绵,中观层面围绕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系统构建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微观层面落实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和项目。

3.1 构建“一河、百山、千园”自然生态海绵

改善和保护城市河流水系、城市山体修复、城市公园建设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南明河综合整治为抓手,系统治理和保护南明河水系,形成“一轴、五带、七湖、多园”城市生态水系,严格划定河流水系蓝线、保护6大水源地和建设提升10大湿地公园;实施城市山体增绿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以建设千园之城为契机,将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社区公园等建设落实海绵城市要求,建设海绵公园。

3.2 构建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4大系统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通过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利用和水安全保障构筑海绵城市建设体系。

3.2.1 水生态修复。以南明河综合提升为核心,对13条支流全面梳理在水生态灿在问题,在水污染治理、生态岸线建设、水质改善、绿化环境提升等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3.2.2 水环境改善。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全面推进雨污分流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按照集中和分散的原则规划布局污水处理厂30座,对已建污水处理厂全面提升尾水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部分环境敏感、水体环境容量小的污水处理厂,达到超一级A的排放标准。

3.2.3 水资源利用。首先,不断提高污水资源再生利用率,规划近期(2020 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远期(2030 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规划近期依托污水处理厂建设10座污水再生水厂,2020年再生水回用量30万m3/d,远期新增10座污水再生水厂,2030年再生水回用量87万m3/d.。其次,通过海绵小区雨水收集利用、雨水调蓄池和水体景观建设,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率4%。优化供水设施,减少管网漏损,到2020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降到8%以内。

3.2.4 水安全保障。首先落实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排放系统,加强源头减排控制,通过GIS软件识别和走访调查,对城市易涝点、洼地进行摸排,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下凹式公园、绿地、广场,对城市立交桥实施海绵城市改造,设置雨水调蓄池、采用渗透铺装等减小径流系数。

3.3 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域

3.3.1 海绵河道。对南明河的5条支流小湾河、贯城河、鱼梁河、小黄河上游和麻堤河的河道堤岸、水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生态岸线建设、两岸雨水、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和改造、河道两岸绿化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3.3.2 海绵公园。近期规划建设29座海绵公园,通过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水体景观等海绵设施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3.3.3 海绵小区。全面推动20个新建、改造小区海绵建设,實施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调蓄池、雨水收集系统等海绵设施建设。

3.3.4 海绵道路。以近期重点推进建设的30条道路,实施透水铺装、设施带(含滤水带)、雨水调蓄池等建设,并与海绵河道、海绵公园、海绵小区统筹协调。

4 结语:

本文结合山地组团型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规划编制,从建设条件、海绵城市编制思路、规划管控指标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索,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应从区域实际出发,结合城市特点,找准实施路径,科学合理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16]50号.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海绵城市
新形势下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桂林乡村旅游地户外广告的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探讨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