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策略研究

2020-10-21邓甡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转型发展国有企业

摘 要: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低,石油装备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而言,向服务贸易模式转型已迫在眉睫。本文对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提高创新意识,建立成功业绩,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破解内部组织变革阻力,进行政策松綁等方面的转型发展建议。

关键词:石油装备;国有企业;服务贸易;转型发展

在世界经结构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三位。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贸易结构不合理,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对于石油装备市场,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国际市场对石油装备的需求不断减弱。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持续提升,促使国内、国际信贷不断收紧,融资杠杆比例上调,石油装备制造和出口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外部挑战。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激烈,去产能、去库存压力较大,部分民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已经率先启动向技术服务转型的步伐,而部分外资石油专业技术服务企业更是长期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业务模式及现状均较为成熟。

而对于大部分国有石油装备制造和出口企业,技术服务角色长期处于附属阶段和提升阶段。面对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下滑的矛盾,促使装备出口企业向技术服务贸易进行转型。国有石油装备制造和出口企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开展技术服务的先天优势,但在转型过程中,出现各方面的阻力,导致转型进度迟缓,转型定位不清晰,转型意志不坚决和转型效果不理想。

1 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服务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部分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目前仍未意识到向技术服务贸易转型的紧迫性,这些企业通常通常属于技术领先或独占企业,目前经营情况良好,市场需求未受到明显影响,企业缺乏转型动力。而对于已经意识到向服务贸易转型必要性,并通过努力尝试之后转型效果不佳的国有装备出口企业而言,其主要面临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因素。

1.1 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内部制约因素

1.1.1 创新意识不足

转型也即一种创新,对于部分转型效果不佳的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而言,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是其转型失效的主要因素。这些企业缺乏的并不一定是向服务贸易转型的能力,而往往缺乏探索转型方向的视角,最终导致未能充分利用市场空间。

1.1.2 核心刚性

企业的核心刚性是指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往往很难随之改变,这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不但无法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制约着企业的竞争发展。特别是对于部分生产规模庞大,生产制造能力突出的企业来说,其转型的内部阻力往往较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大。

1.1.3 资源渠道不足

缺乏市场信息是大部分石油装备制造和出口企业面临的客观问题,特别是当前油价急剧下滑的背景下,在市场信息的数量已经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广开渠道获取市场信息,那么只能面临市场空间不断挤压的局面。

1.1.4 转型能力缺乏

对于部分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其已经意识到向服务贸易转型的必要性,也发现了可能的向服务贸易转型的发展路径,但受限于人员结构、业绩经验等方面的原因,缺乏实现转型的能力,导致转型效果不佳。

1.2 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外部制约因素

1.2.1 金融风险

对于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而言,特别是贸易型装备出口企业,其传统的贸易模式是将采购的设备转卖给国外客户,并提供一定的增值服务。而对于某些模式的服务贸易,需要服务商持有设备或以租赁加服务的模式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在这种业务模式下,如持有的设备(资产)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租约,即有可能导致持有资产的不断贬值。

1.2.2 商业风险

在传统的买卖贸易模式中,国有石油装备出口商通常仅对所销售出口的产品质量负责,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等造成的间接损失通常不负责。而在服务贸易,如钻井平台或油轮等船舶租赁服务贸易模式过程中,如产生油污污染等情况下,船东(持有船舶资产的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往往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1.2.3 运营管理风险

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在开展服务贸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服务现场操作人员等往往比传统的买卖贸易模式人数更多,在有些情况下,还涉及到当地化用工等问题,经营管理难度提高,所涉及的社会安全、队伍稳定、政治风险等问题也往往更加复杂。

2 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服务贸易转型路径

国有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的业务模式种类繁多,如按照介入项目实施的时间阶段分类可以分为前期技术服务模式、“设备+服务”模式和“后市场”技术服务模式。

2.1前期技术服务模式

前期技术服务模式指在客户项目启动实施前期,就介入到项目的准备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技术培训、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安装指导、设备制造集成、数据采集处理分析、金融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开展这种服务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能够在项目实施前就与客户“绑定”,使得客户在项目实施阶段更倾向于前期已经建立了一定合作基础的服务商。

2.2 “设备+服务”模式

在“设备+服务”的服务模式中,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在输出设备的同时,也输出服务。所输出的设备可能以买断的模式交付给客户,也可能以租赁的模式不转移货物的,还可能由服务企业负责运营和使用。典型的“设备+服务”模式包括运营管理、设备租赁、设备保运、故障分析、高技术工程作业、后勤保障、安全环保管理、专业技术服务等。“设备+服务”模式是最主要的服务贸易模式,也是开展服务贸易最普遍的形式。

2.3“后市场”技术服务模式

“后市场”技术服务模式是指在项目执行完毕后,为客户提供后期的技术服务,主要形式包括:设备检测、设备探伤、软件开发、设备维护、设备改造、设备大修等。

3 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对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开展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以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梳理,以及对向服务贸易转型路径的总结归纳,梳理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向服务贸易转型的相关建议如下:

3.1提高创新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提前谋划转型布局

创新意识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基础,提高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助于改变企业被动应对市场环境恶化的不良局势。根据市场局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开展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

3.2 破解内部组织变革阻力

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除了外部竞争和挑战外,在企业内部也存在各种障碍。对于部分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的人员,在心理上对开展新业务存在畏难情绪,同时部分原有的核心技术人员也存在角色转换的抵触心理。为破解企业内部的变革阻力,可以尝试成立服务事业部等新业态部门,与原有业务进行新组织隔离,为新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3.3 破解制度限制,进行政策松绑

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灵活度较低,往往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国有石油装备出口企业在向服务贸易转型过程中应当努力争取有利政策,为自身的转型发展松绑。同时在向服务贸易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2]戴翔,中國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及国际比较[J].理论学刊,2012(2).

[3]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新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4]贺卫,伍星,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5]李杨,蔡春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5).

作者简介:

邓甡(1989-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在读),经济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环境与能源经济学)。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转型发展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