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策略

2020-10-21赵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赵率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增强,导致学生的化学成绩一直止步不前。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当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如何实现教学的重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重构策略

不论是处于哪个阶段,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条件,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发展变化,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对宏观和微观的辨析能力、变化的观念以及平衡思想、推理和对模型的认识、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重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水平。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了解了化学概念,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工作,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概念的教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中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的化学概念相对来说会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从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角度去进行分析,了解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结构,用化学专属的符号来进行表示,进而让学生对物质有更深刻、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化学知识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同类物质的概念,可以从原子的结构上进行分析。例如,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教师通过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他们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距离中心的距离也依次增大,这就意味着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了同一主族的原子的性质不同的原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重构。

二、在高中化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教材上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包含了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教育在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科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才能说是自己学会了这个知识,但是在实际上,很多学生尚未能够做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知识与应用脱轨的现象。

例如,在《糖类、优质、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一课,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要多吃水果、蔬菜之类的话?大多数同学都会认为因为水果和蔬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补充我们人体中所需的能量。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但是我们的人体中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当我们吃水果、蔬菜之后,能够有效加强肠胃的蠕动,起到通便的作用,促进人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我们用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又如,在《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一课中,学生了解到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结合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了解到了如何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或对排放的尾气进行汽化,还有工业生产的废水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我们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对废渣进行处理后二次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三、高中化学课程设计要注重美感

教学讲究的是逻辑性,只有逻辑清晰,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逻辑性和美感。首先,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做到清晰明了,层层递进,这样才符合学生的知识逻辑体系。其次,教学结构要科学严谨,分清主次,因为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多,如果全部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一定要主次分明。最后,要注重探究和创新,因为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了解化学知识,从而进行创新。

例如,在《乙烯》一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学生观看石蜡油分解实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一方面能够通过神奇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集中注意力,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接下来,教师对乙烯的结构进行分析,为接下来讲解乙烯的化学反应奠定基础。以乙烯的氧化反应和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为例,让学生掌握乙烯的性质和反应原理,这是教学的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写出乙烯和氢气、氯化氢、水的反应方程式,并探究在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逻辑清晰,有课堂导入和师生互动,重点明确,也有学生的自主思考,从多个角度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核心素养是我国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学生的思维观念,学习不仅仅只是学习,而是将学习与未来的发展以及做人联系在一起。而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化学核心素养后才能够更清楚应该教授学生什么知识、如何教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

参考文献:

[1]翁海斌. 初探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7):157-158.

[2]王先锋. 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POEC教学策略的新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7):11-14.

[3]黄华萍,钟禄元.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问题驱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4]叶安国.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丝路:中旬, 2019(3):0084.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