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莫高窟
2020-10-21王贝拉
王贝拉
梦外
正遥望从前。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苍穹无边,断壁残垣,漫漫黄沙,茫茫戈壁,大漠孤烟,驼铃当当。
远远凝望披戴风沙的石窟,静静聆听狂风哀嚎它的名字,心中陡然一惊,跌坐于沙土之上。是谁在呼唤?挽起一抔细沙,任由记忆随着沙土在指缝间流转……
梦中
已梦回千年。
美人红妆色正艳,侧垂高髻插金钿。
浑成紫檀金屑文,化作琵琶声如云。
几枚浅浅烛火摇曳,氤氲出壁画上菩萨淡笑的眼眸。她的浅笑是半开的花,里面洋溢着诗与画;一切恬笑倩兮的温婉后,每每隐藏着难以言喻的故事。她执着璎珞,抱起琵琶,曳着绮丽的轻纱,挽着淡笑的从容。一襟华裳,几抹祥云,一丝浅笑嫣然,几杯忧愁仍在。一旁年迈的画僧思琢片刻,继而铺开几方旧砚,提起紫毫。浅绛染缀于笔尖,温软地贴于粗糙的石壁上,缓缓而动,勾描着她的眼角。混了朱砂糅了泥金的颜彩不停地描摹着,描摹着月牙泉的清冽,描摹着石窟边可人的月色,描摹着大唐盛世,描摹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
盏盏旧灯下,人影憧憧。大千先生用手指抚摸着千年壁画,指尖与壁画的触摸沙沙有声。忽儿,灵感似一道温柔的闪电传遍全身,他提笔就画,画下了这华夏千年……
可惜,佛像遥远的眼神终究停滞了,敦煌莫高窟的文明毁于一个道士身上——王圆箓,他无视,他不尊,他不敬。眼前残破的壁画到底出自谁手?遗失的文化流入西方国家,到底是失根文化的悲哀还是石窟埋没的自责?
梦醒
已梦醒如今。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彷徨于异国博物馆。
游子归家否?我亦飘零久。为了望一眼中华文化而不远千里来到异国他乡。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却没有寻到华人。
窗外雨打芭蕉,推窗听雨,凝泪东望。是雨声聒碎了幽梦一帘又一帘。勿忘国耻,勿忘家恨,勿忘晋的风骨、唐的乐舞、宋的衣冠。乘那风依那云,去寻找最初的文化之根……
飞天,存于敦煌,生于华夏。
‖浙江省嵊州市城关中学
当清朝末年的王道士无意间推开千佛洞那扇封闭了千年的石门,一个属于敦煌、属于莫高窟的千年之梦便忽然醒来了,梦里的飞天壁画、雕刻手卷、大漠黄沙、如血残阳,全都铺陈到世人眼前,闪耀着难以言喻的奇幻与壮美。
从前,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繁盛驿站,后来,这里是佛教鼎沸的文化之城,再后来,这里是大千先生念念不忘的唐風魏韵,现在,这里是常书鸿千里归国的安眠之所,是樊锦诗穷尽心血重现荣光的艺术殿堂……一梦千年,乘云而归,这里依然是华夏热血铸就的汉唐风骨、浩瀚诗篇。
【适用文题】品读敦煌;文化之旅;千年一叹……(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