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

2020-10-21张红梅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

张红梅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  外部因素  风险意识

在经济与医疗事业飞速发展下,医院的生存环境开始发生变化,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加很容易带来财务风险,如若其未制定完善的应对机制,势必会在突发事件中受到极大损失。对此,医院财务管理者应树立风险意识,积极完善内控体制,加强资金管控力度和效率,使内外因素均得到有效抵御,降低财务风险,为医院谋取更多效益。

一、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成因

财务风险蕴含在经营发展中,在医院体系中主要分为医疗经营、筹资与投资三种类型,此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探究其风险成因时可从内外两个方向着手,具体如下:

(一)外部因素影响

首先,政策因素。在新医改政策实施后,为了使医院更好的适应政策要求,陆续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医药分开、医疗器械和药品取消差价、降低医疗器械价格,以此减少医疗成本,优化新农合缴费模式,将以往按项目收费朝着按病种、预付方式转变。在此背景下,医院受到众多稳定医疗费用的政策影响,对财务产生较大冲击,由此产生了极大的财务风险。

其次,政府干预。以公立医院为例,在其经营管理中一些重大决策需要请示政府相关部门,而非院领导自行做主,这将导致医院管理受干预和制约,政府一般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很少能站在医院的立场考虑。

最后,拨款力度有限。当前,由于财政部门忽视对医院的拨款与扶持,导致医疗资源十分有限,资金缺口难以有效补充,为医院财务工作带来极大风险。一般情况下,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医院退休人员、政策亏损等进行补助,对医院扩建、器械才买等方面给予扶持。但是,因补助范围较小,且金额较少,医院很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现象,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内部因素影响

第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伴随着财务活动而生。在以往的医院经营中,大部分经费均由国家包办,财务人员对风险的认识较少,警惕性与敏感度较低,加上自身素质与技能不高,逐渐无法跟上改革步伐。如若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滞后于现实需求,且风险意识淡薄,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人为失误,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进而影响领导的科学决策。

第二,内控设计缺陷。科学完善的内控体系有助于规避风险,如若医院内控设计存在漏洞,势必会阻碍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降低资金利用率,危机资金安全。部分医院没有深刻认识到内控意义与价值,内控系统不完善;部分医院虽然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内控制度建立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起来,导致制度缺陷产生,引发财务风险。

第三,资金管控不足。医疗资金管理是在资金收取、缴付规划基础上展开的,是针对医院与相关部门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管控、考评的活动,如若医院在资金应用方面出现披露,并远远超过规划的话,便会引发财务风险。此外,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库房资源占用较多、回笼时间过长等,均会影响资金流动速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加大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

在医院经营发展中,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预见的现象。为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财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内外部因素的防范工作,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使资金管控得以强化,维护医院的经济效益。

(一)改善生存环境,抵御外部风险

一方面,关注国家政策方向。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应深刻而清楚的认识到国家政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时刻关注相关方面的动向,对政策变动方向进行预测,并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使医院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在新医改背景下,政府人员也要不断落实医改各项工作,注重政策变动的合理性,使各方主体的利益得以平衡,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概率;管理者应结合财务管理现状,摸索外部环境与资金目标间的关系,适时调整现有财务政策,确保医院充分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并建立动态应变系统,可对宏观理财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另一方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十分有限,但采取何种配置方式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医院深究。首先,政府部门应按照相关标准对资源统一规划,按照区内人口量、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医院布局、物资量、设备量、资金补助等能够相匹配,对各项环节严格把控,尽可能的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此外,还应拓宽投资渠道,除国家和政府在多个方面给予的政策优惠与补助之外,还可通过民间融资等方式,努力吸取来自个人、组织或企业的捐赠。对于规模较大、口碑良好的医院还可借助自身影响力为商家打广告的方式获取报酬,以此增加医院效益,扩大现金流量,降低和规避财务风险。

(二)树立风险意识,提高业务技能

在医院中,不但财务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全体员工都应重视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更应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能够正视、预测和有效规避风险,提前制定风险应急措施,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在医改制度落实之下,财务部门也在悄然改变,医院应定期面向会计人员开展相应的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训活动,使其能够树立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财务工作,并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使其具备公平正义、爱岗奉献的优良品质,避免财务腐败等现象发生。此外,当前财务人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账房先生”,而是要具备专业技能,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风险抵御等方面融会贯通。为了避免财务工作者徇私舞弊、监守自盗,还应采取定期轮岗、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管理等方式,营造出健康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

(三)完善内控体制,加强资金管控

1、健全内控制度

只有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管控,才可促进其健康运营。对此,应建立和完善内控体制,使其具备科学高效特点,在此基础上打造投资解析、论述与报告批准体制,使财务制定更加精准合理,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产生。此外,还应实施问责制度,催缴应收账款,针对资产流失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确保医院资产安全;还应建立会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使其能够充分应对多变的财务环境,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会计人员配置时,应根据现实需求,使财务报表制度得以完善,将会计监督职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自身风险规避能力。

2、強化资金管控

资金的畅通流转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效率提高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可加快资金流转速度,确保其始终良性循环,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率,预防呆账、坏账的产生。同时,还应深入分析资金结构,重视信息反馈工作,定期清除未收账款,强化支付技能,使资金结构得以优化,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有效消除。

3、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财务管理应注重事前防控,建立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系统。为了有效预防财务风险产生,医院应结合现行行业准则与财务制度,根据医院自身特点,选取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负债风险、真实体现经营现状与潜能的预警数据,构建完善的数据库,设置各项数据的临界值。在预警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核算和剖析,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跟踪,始终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重大风险发生前,应事先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避免风险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财务工作中,财务风险问题具有客观性、不可预见性特点,要求管理者从多个方面出发分析风险成因,并引导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等,使财务风险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增强自身对内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使资金管控得以强化,维护医院的经济效益,推动其健康可持续运转。

参考文献

[1]陶瑞波,刘加玲.浅议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19(11):51-52.

[2]史燕芳.浅析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2019,000(020):105.

[3]潘婕.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控制路径研究[J].纳税,2018,000(017):P.42-42.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全面提高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水平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