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2020-10-21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浩任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浩任
一、发病症状
白粉病可危害草莓叶片、叶柄、花、果实及果梗,草莓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片边缘萎蔫、焦枯;花蕾和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病后,幼果不能正常膨大、枯干,果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光泽并硬化。
二、病原菌
草莓白粉病属于专性寄生菌,为羽衣草单囊壳真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
三、影响白粉病发病因素
1.栽培品种。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抗性不同,种植易感病品种,白粉病发病严重。
2.气候条件。草莓白粉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5~25℃,忽干忽湿的环境中发病重,病原菌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潜育7天即可发育成熟,再度反复侵染危害,导致受害面扩大,损失严重。
3.侵染特点。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该病菌可在植株各个部位寄生,也可在草莓植株全年寄生潜伏,一旦条件满足,即可发生。
4.栽培管理。施肥状况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感白粉病;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而且严重。
四、综合防控技术
1.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选用健壮、无菌苗定植;发现病枝、病果,轻轻摘下,用袋子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田间病原菌基数;病害发生期间种植户之间尽量减少“串棚”,避免人为传播;采取地面整体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降低湿度;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避免棚膜积水或者滴水,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晴天温度高时,棚室要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室湿度;阴天应适当短时间进行通风换气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2.轮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科作物轮作,减少棚室病原基数,注意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不宜作为轮作作物。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或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倍液,或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2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