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寰枢关节旋转整复治疗颈性耳鸣30 例
2020-10-21戴荣水罗彩云杨美玲
戴荣水,林 洁,罗彩云,林 玲,杨美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122)
耳鸣在6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35%,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1]。 临床中耳鸣病因复杂,颈性因素导致的耳鸣容易被忽视,颈性耳鸣常与颈椎病变相关[2],单纯针灸对部分因颈椎结构异常引发耳鸣的治疗往往疗效欠佳。 本研究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寰枢关节旋转整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3]中颈性耳鸣的诊断标准。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4]中耳鸣辨证。 ①气滞血瘀证:耳鸣,病程可长可短,全身可无明显其他症状,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 ②气血亏虚证:耳鸣,每次疲劳之后加重,或见倦怠乏力,声音低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和辨证标准者;②年龄18~65 岁;③自愿参加临床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耳源性、药物性、器质性病变导致耳鸣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耳鸣,如肿瘤、外伤等;③妊娠妇女;④合并有心、脑、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及重度骨质疏松症者;⑤精神病、痴呆者;⑥晕针及不能耐受针刺、手法治疗者;⑦凝血功能障碍者;⑧不能配合治疗者。
1.5 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者;②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治疗者;③信息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④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完成实验者。
1.6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1 日—2019 年5月31 日于我院针灸科和耳鼻喉科就诊的颈性耳鸣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 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男女30 30 16 13 15 17年 龄/ 岁43.1±5.4 46.3±5.9病 程/ 月61.5±1.7 63.1±1.5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针刺治疗方案参照 《针灸学》[5]制定,主穴:翳风、听会;配穴:气滞血瘀证加三阴交、太冲;气血亏虚证加足三里。 操作:穴位定位参照《经络腧穴学》[6],患者取平卧位,用安尔碘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 无菌不锈钢针灸针(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针刺,进针得气后翳风、听会行均匀平补平泻法,针感以到耳根部为宜;三阴交、太冲行泻法,足三里行补法,每穴行针15 s,以局部产生酸胀针感为准,行针后留针30 min 出针。 10 次为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连续治疗2 个疗程。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寰枢关节旋转整复治疗。操作:①先行常规放松手法[7]。拿法,以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相对用力,在双侧风池穴、沿双侧斜方肌边缘、颈夹肌、颈1~颈7 横突连接线上,自上而下反复操作,用力由轻而重,动作缓和而有连贯性,持续5 min。拇指点按法,以右手拇指指端反复点按双侧翳风、完骨、风池、天柱、颈臂穴,每穴30 s,持续5 min。 手法力度要求以患者感觉酸胀而能耐受,颈项部产生舒适感为佳。 ②放松手法结束后, 令患者去枕平卧,头单方向朝向右侧旋转到极限,医者右手掌心托住患者下颌骨尖处, 拇指紧贴下颌唇下正中处,余四指紧贴颌下,另一手拇指朝上,点按在颈1 上位横突部,四指朝下,掌心及四指紧握患者后颈及下位颈部,双手配合,轻轻做抬头、点头动作,寻找到寰枢关节卡锁位(有涩滞紧绷感),后嘱患者放松头颈部、紧闭牙关,再行快速小幅度的抬头动作,以听到 “咔嚓” 声响为完成。 第二步,头转向左侧,左右手做反向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同右侧,完成左侧(反向)旋转整复。 操作后患者感觉头部轻松、脑部清醒、视物清晰。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耳鸣评分 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8]中耳鸣评分标准评估2 组治疗前后耳鸣程度。 病情由轻到重可分为:Ⅰ级,1~6 分;Ⅱ级,7~10 分;Ⅲ级,11~14 分;Ⅳ级,15~18 分;Ⅴ级,19~21 分。
2.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8]拟定。 ①临床治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 个月不复发;耳鸣程度降低2 个级别以上(包含2 个级别);②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 个级别;③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2 组治疗前后耳鸣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耳鸣评分比较(±s)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耳鸣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30 30治疗前12.04±0.35 11.58±0.27治疗后9.84±0.211)4.24±0.421)2)
3.2 2 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疗效比较
4 讨 论
中医认为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证者,病程较短,耳鸣高调,可以不伴有全身性症状;虚证者,常病程长,耳鸣低调,夜间安静为甚,常伴有头晕、气喘、乏力、腹胀、纳呆等。 临床针刺治疗耳鸣,常以局部选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本案取翳风、听会为主穴,翳风穴为耳旁穴,属三焦经,三焦经入耳而调节阴阳之经气,对经气不利导致的耳鸣耳聋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听会为治疗耳疾中重要的 “耳前三穴” 之一,属足少阳胆经,与翳风穴配合,能够调节少阳之枢机,充分发挥耳周穴位的近治作用,配合足三里、太溪等起到调补先后天之本,发挥 “补虚泻实” 的作用,降低耳鸣程度,缓解耳鸣症状。 现代研究认为耳鸣的发生与颈部耳周结构异常引起的椎-基动脉功能异常[9]、交感神经节异常刺激[10]等相关。 针刺对较大的结构错位及半脱位等异常状态治疗力较弱,对部分顽固性耳鸣且属颈性耳鸣者,需要结合寰枢关节旋转整复行手法矫正。
寰枢关节旋转整复主要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寰枢椎错位的治疗,手法侧重于调整第1 颈椎寰椎与后枕部、寰椎与枢椎以及枢椎与第3 颈椎之间的关系,通过手法中螺旋形的旋转动作,在颈1、2、3 等上段颈椎的横突、棘突等着力点产生旋转及纵向拉伸应力,通过调整小关节及环枢关节位置达到治疗颈椎失稳相关的疾病,改善耳鸣、头痛、头晕等症状。 整复手法治疗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①准确判定主要病灶点,主要在寰枕部的完骨、风池、天柱连线部位寻找压痛点以及条索结节等阳性点,通过触摸双侧颈1、2 横突位置及压痛来判断主要损伤点、错位点及旋转错位方向;②手法操作要到位,以仰卧位为首选安全操作体位,以头部侧转到极限产生卡锁现象为准, 再实施整复上抬动作,并在相应的颈椎节段产生 “咔嚓” 响为治疗到位标志;③触摸横突、棘突等双侧对称,压痛减轻。 通过手法改善耳周神经血管等应力,调节椎-基底动脉的舒张和收缩功能, 达到改善内耳系统供血作用[11],从而改善耳鸣病理状态,缓解耳鸣,降低耳鸣评分。
总之,针灸结合寰枢关节旋转整复手法治疗颈性耳鸣方法的提出,对于解决颈部各种急慢性损伤、骨关节异常引起的耳鸣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针刺的微观调整与手法对有形的结构调整相补充[12],为听觉平衡的重构,为颈性耳鸣的治疗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