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的“天灯”

2020-10-20张冲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平阳孔明灯将士

张冲

相传,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与曹魏的司马懿经常互相带兵打仗。

一天,诸葛亮带领一队人马占领了平阳城。

诸葛亮刚刚在城头坐下,就有士兵来报:“报,司马懿的部队攻过来了。”

诸葛亮抬眼一看,城外黑压压的一片,看来司马懿的兵力比自己多多了。他赶忙命令道:“关好城门,守住阵地!”

司马懿的部队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平阳城团团围住。

这天夜里,诸葛亮派出一支小部队打前锋,想冲出城门,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不料,先头部队刚冲出城门,就被对方打了回来。

几天以后,士兵们都快没有东西吃了,再不突围大家就会活活饿死。一个士兵向诸葛亮报告:“报,军中已无粮食!”诸葛亮眉头紧锁,不知如何是好。

晚上,诸葛亮登上城楼,一个士兵不小心打翻了灯笼。灯笼燃烧起来,火苗直往上蹿。诸葛亮眼睛一亮,一个念头当即冒了出来,他一拍脑袋说:“有办法了!”

诸葛亮叫士兵取来纸张和竹条,扎了一顶纸帽子,还在纸帽子口那里用竹条扎了个十字形的架子。

诸葛亮取来可以燃烧的松脂安在十字架中心,同时亲手点燃了松脂。

松脂燃烧起来,火苗直往上蹿,不一会儿就把纸帽子里的空气烧热了。诸葛亮慢慢松开手,纸帽子当即飞上了天。士兵们惊奇地喊道:“天灯,天灯啊!”诸葛亮也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诸葛亮当即命令士兵都来做这种纸帽子,还在纸帽子上写了“平阳告急,火速救援”的字样。

一连几天,诸葛亮不停地观察天象,直到有一天他预测晚上即将刮起东北风,于是马上召集将士部署突围计划。

将士们接到任务,都给自己戴上了鬼脸。有的士兵悄悄说道:“看到我们这个样子,敌人准会把我们当成天兵天将的。”

就这样,一千多盏“天灯”被分成两组,放在了城楼上。

半夜,當东北风徐徐刮来的时候,诸葛亮命令道:“第一组,点灯!”

点亮的“天灯”齐刷刷地飞上天,在风的吹动下向西南方向飘去,那里有诸葛亮的一支外围部队。同时士兵们在城头上高喊:“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

围在城外的敌军看到“天灯”,又听到喊声,大吃一惊,连忙去向司马懿报告。

司马懿只见过萤火虫在天上飞,从来没看过“大灯笼”在天上飞。他抬头仰望“天灯”命令道:“快追!不能让诸葛亮跑了!”

司马懿带着士兵向“天灯”飞去的方向追捕。

没过多久,又一组“天灯”从平阳城的城头上飞了起来。随后,城门打开,一群鬼头兽身、五彩涂面的怪人冲了出来。魏军剩下的将士以为是天兵天将,吓得四处逃散。

诸葛亮乘机带着将士们冲出城来,把乱成一锅粥的魏军打得落花流水。

“天灯”落到了诸葛亮的外围部队那里,将士们看到后,连夜向平阳城进发增援。

诸葛亮的部队会合了,他们重新部署兵力,准备和司马懿决一死战。

一只“天灯”落在司马懿的面前。司马懿见了,长叹一声道:“什么天灯呀,不就是一个封了口的纸灯笼嘛,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诸葛亮太聪明了!”

在这场突围战中,诸葛亮的人马也死了不少。为了悼念这些阵亡的将士,诸葛亮又让士兵们扎了许多彩色的“天灯”。

晚上,诸葛亮和将士们一起点亮“天灯”。“天灯”飞上天空,像满天繁星在闪烁。

后来,人们把诸葛亮发明的“天灯”称为“孔明灯”。每逢节日的夜晚,男女老少都会亲手写下祝福的话,让孔明灯带到天上,表达自己的心愿。

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可达2米。它用竹条扎架,裱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树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着沾满豆油的布团。放飞孔明灯时,先点燃布团,灯笼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一撒手,孔明灯便冉冉飘升,宛如一盏明灯闪烁在夜空中。据说,孔明灯能飞到1000多米的高空呢。

史料告诉我们,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里格尼兹战役中使用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他们就是受到了孔明灯的启发。

欧洲人到了1783年才向空中放飞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今天能够载人飞行的热气球,都是根据孔明灯的原理制造出来的。

可以说,孔明灯是古代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发明,堪称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

知识档案:

孔明灯是用纸糊制而成的,利用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浮力升空,它携带的燃料可供其升空飘浮约1小时。

由于孔明灯易燃,若有不慎会引发火灾,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禁放孔明灯,大家要注意哦!

猜你喜欢

平阳孔明灯将士
虎园观虎
泥火交融见初心 入窑淬炼现珍品
将士出征
新年愿望
简述平阳木版年画体裁
那些功勋卓著的动物“将士”们
有趣的孔明灯
给为国殉难将士的祭歌
第一次放孔明灯
做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