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2020-10-20朱琳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朱琳

摘 要 房屋的渗水漏水是常见的质量通病,渗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还直接影响使用功能,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施工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物中易出现渗漏的部位及原因,并对防渗漏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及原因

(1)外墙的渗漏。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外墙渗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墙是易渗水漏水的部位之一。外墙渗漏的原因:建筑工人在砌筑墙体的时候,未按规范操作,造成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产生空缝或瞎缝)雨水易通过灰缝渗漏到墙体内部;屋面女儿墙现浇组合柱与预制女儿墙板之间容易产生裂缝,雨水顺着缝隙流入室内,造成渗漏;穿墙螺栓孔未按要求封堵密实;门窗框与墙体交接处未用密封胶嵌填密实,外窗台未按有求做坡度;使用了开裂、缺角或翘曲的饰面砖等[1]。

(2)屋面的渗漏。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结合工程特点,所处环境,及细部构造要求,导致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单位选用防水材料质量差,在施工中找平层没有处理好造成防水卷材不平整;找平层的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防水卷材铺贴前基层不干燥含水率高造成粘接不牢固;基层与突出屋面的女兒墙、天窗壁、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的阴阳角处找平层未做成圆弧形;找平层的质量直接危及防水层甚至会造成渗漏。

(3)厨、卫的渗漏。厨房、卫生间用水量大,管道多,也是常出现渗水漏水的部位。如地漏偏高,集水汇水性差,面层不平有积水,坡度不顺或排水不通畅等造成地面汇水倒坡;墙面防水层设计高度偏低,地面与墙面转角处成直角状,地漏、墙角、管道等处结合不严密,造成渗漏,砌筑砖含有碱性和酸性的物质等造成墙面(身)返潮和地面的渗漏;塑料管穿过楼层结合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与管结合不好造成塑料管与楼板结合处渗漏[2]。

(4)地下室的渗漏。防水混凝土属于结构自防水,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模板拼缝不严,振捣不密实等造成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合理,在施工中缝内掉入杂物,没有采 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产生接茬处的收缩裂缝等造成施工缝处漏水;由于基层潮湿、找平层有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造成鼓泡、搭接不良,转角处渗漏等质量缺陷。

2防水渗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1)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墙面找平层在抹灰前,外墙的孔洞、缺口等应先堵塞严密,找平层的抹灰厚度不宜大于10mm,找平层在外墙混凝土结构与砖墙交接处,应附加钢丝网抹灰,宽度宜为200~300mm,外墙上的门窗框与预留门窗洞口,四周间隙每边不宜超过10mm,如果超过则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整好洞口。外墙留设的分隔缝,宜采用高黏结力、耐老化以及高弹塑性的材料嵌填密实,在外墙的饰面层防水施工中,首先应清理干净基层,饰面抹灰层应分层施工,严禁一次成活,水泥初凝前收水时应抹实压光。应在凸出墙身的腰线和泛水檐上做流水坡,下做滴水线槽。

(2)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屋面的结构层除了必须满足结构安全外,还需要满足刚度、整体性的要求,变形要小;屋面的找平层也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坡度。找平层在拉线找坡时,按排水线路做出坡度标志。有恒温要求的屋面应设置隔气层,在屋面涂膜防水层的施工时,防水涂料可依据结构形式、防水涂膜的暴露程度、当地历年最高,最低温度、温差变化、屋面坡度等进行选择。涂膜应按材料品种分遍涂布,不得一次就涂成,先涂的干燥后,才可涂下一层。在涂料防水层涂布前,必须要用较稀的涂料在基层先刷一道基层处理剂,在涂刷的时候,一定用力涂薄。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气候条件,测定每遍涂布的时候应间隔多少时间。每次涂布前,应先清理灰尘、杂质、检查已涂完的涂层,是否有气泡、露底等缺陷,如果有这些缺陷,应先修补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在涂料涂刷时,要涂刷致密。涂膜防水层完工后,应按要求做好保护层。

(3)厨、卫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厨房、卫生间管道多,阴阳角多,设备多,施工复杂,宜采用涂膜防水施工。涂膜的厚度宜为1.5~2mm,地漏、阴阳角等细部构造还要做胎体增强材料;首先地面结构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每个开间的混凝土,不得留施工缝;门洞口内的地面应比门口外其他房间低20mm,穿过楼板的管道,周围50mm的圆环内,向外的坡度应为5%;找平层应抹平压光,不要超过最大偏差,要平缓过度,地漏处的汇水口,应呈喇叭口形,要保证排水通畅。预留洞口、孔洞,位置必须准确,预埋件的周边必须设有附加的防水层,以防渗漏;防水层施工的时候,要使基层保持干净、干燥,才能使防水层与基层粘接牢固。

(4)地下室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防水混凝土,既是结构层又是防水层,在地下室使用防水混凝土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防水混凝土在运输时应防止产生离析,若路程比较远,可以选择适当的掺入缓凝剂或减水剂等措施;防水混凝土凝结后,要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14天,若出现了蜂窝、麻面、孔洞等渗漏水的问题,可以先用凿子或剁斧将漏水部位的表面凿毛,再用地板刷刷洗干净,然后可以用水泥压浆法,或水凝砂浆捻实法进行修补。对于较大的蜂窝、孔洞宜采用水泥压浆法。水泥浆的水灰比一般为0.7~1.1,为提高水泥浆的凝结速度,可按水泥重量的1%~3%掺入水玻璃溶液作为促凝剂。预埋件在放置前一定要处理表面的锈渣,预埋件部位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振捣后要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以免发生碰撞。

3结束语

建筑工程若出现了渗漏现象,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时应提高质量意识,做好质量监控,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新民.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7-8.

[2] 黄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散装水泥,2020(1):23-24.

猜你喜欢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