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实施的路径
2020-10-20田辉元
田辉元
摘 要:隨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同时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农作物的产量不仅提高了,而且农作物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基如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作物栽培技术作出分析与探究,并对实现作物高产的有效途径,以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途径
一、作物栽培技术
(一)及时播种
选择优质种子,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不合理播种时间影响种子正常生产。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它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发挥土、肥、水、光、气、热的效率,通过调整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可以实现一定的发展,协调人口增长,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根据以往的作物种植经验,如果不合理控制作物的种植密度,就会阻碍作物的生长。在作物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种植,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
(三)除草
中耕除草可分为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人工除草目标明确,操作简单,无需离开位置进行机械行走,除草效果良好,它不仅能除掉行间的杂草,还能除掉植物间的杂草,但方法落后,工作效率不高。而机械除草的应用比较先进,工作效率高,但灵活性差,这种方法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地区更为实用。大多数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提供适当的供水。同时,他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除草方法,开展除草工作,以利于作物更好地生长。
(四)定期施肥
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定期施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生长特点等方面,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施肥,同时要严格控制施肥量,不能过多,不能过少,确保作物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以我们恩施地区为例,州内各市、县都有茶叶、玉米大面积栽培,而我县以丘陵地分布较多,茶叶与玉米的种植面积近年来一直较大,所以,尤其是在幼苗培育期需要重视培育工作,对所需养分要及时跟进,达到促叶、壮杆效果等。
二、实现作物高产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先进技术理念
在传统作物栽培中,经常出现“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合治理、重清除”等问题,阻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为防止农业生产中出现这些问题,广大农民需要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栽培技术为基础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可以组织当地农民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使广大农民逐步认识到农作物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能够科学有效地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提高作物产量。
(二)创新作物栽培技术
为了创新作物栽培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传统栽培技术。合理的水肥供应,尽量选择污染较小的化肥,保护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用水条件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就恩施州而言,气温条件以春早、夏热、秋雨、冬较暖为主,且日照充足,降水相对集中,旱季、雨季明显,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我们要根据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水肥,加大绿色栽培技术的发展力度,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当今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重视。
(三)优化栽培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充足的粮食供应,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绿色栽培技术的研究,尽可能减少各种化学药品的使用,确保粮食安全,规范栽培技术。栽培技术标准化是作物增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了解我州各市县地区农作物种植状况,优化栽培技术,实现栽培技术标准化。
(四)作物管理体制调整
作物管理质量与作物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重视对作物的管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管理体制的确定和调整,要全面了解作物经营的规模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因此,我们需多探究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管理制度制定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在人才和技术的使用上,应纳入管理制度的范围。
三、实现作物高产应注意的问题
(一)找出影响作物生长的原因,制定科学的对策
当前,我国广大农业生产者在作物栽培技术应用上存在诸多不足,为了达到农作物高产的效果,一味地增加化肥的使用,从而使土壤酸化、污染,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农业生产者需要合理选择化肥,使用绿色、污染少的肥料。另外,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只使用化学药物喷洒是不可行的,可采取秋耕冬灌,控制病虫害蔓延。
(二)更新种植理念
更新作物栽培观念是实现科学种植、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内容。比如,我们在作物施肥过程中,需要考虑恩施地域的平均温度与水文等条件,对作物的管理和保护要注重预防。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和栽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农业经营过程中,我们除了依靠先进技术,管理者自身需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重视经验总结
我国农业生产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于农业技术人员来说,要善于学习和总结以往的经验,利用先进的方法实现农作物高产。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要积累经验,调整自身的不足,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当前我国农业高产最有效的途径。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与时俱进,用先进技术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然而对于当代农民来说,更新观念也是必要的,只有技术员与农民共同参入才可能实现农业栽培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效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新军.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途径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2):144-147.
[2]唐高民.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路径刍谈[J].农业与技术,2018.
[3]高艳艳.浅析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19):62-63.
[4]崔颖.解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途径[J].农家参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