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特色挖掘的城市设计探讨
2020-10-20潘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迅速,然而我国的城市规划思路一直受“功能主义”影响,使得城市发展千篇一律,地域特色严重缺失。对此,本文结合具体项目,提出对城市地域特色设计的策略,使城市地域特色得以延续与发展。
关键词 地域特色;城市设计;策略
引言
地域特色是城市的独有特征,如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等,将其结合到城市设计之中,可在凸显城市特色美的同时,实现对城市设计盲目性问题的有效控制,并对城市文化形成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1项目背景
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黔南州政府提出“大都匀”战略。位于匀城之东的都匀经开区,围绕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在都匀“南北拉动、东西扩张、组团发展”大格局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本项目位于都匀东部的匀东新城中部,是都匀“南北拉动、东西扩张”的核心。
2项目结构与布局
城市规划设计过程较长远,是通过不断总结与调整而得到,本文所述项目工程,在结合城市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对项目结构及布局展开概述。
(1)功能划分。规划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强化规划区与周边板块的互动联系,形成 “双轴交织,五片相融”的规划结构。“双轴”指黔南及都凯大道城市发展轴,“五片”指根据不同区段的区位及自然要素,自北向南形成产城生活区、中央核心区、文化旅游区、商务休闲区及商贸活力区五大片区。各区段根据自身功能需求,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1]。
(2)土地利用。规划通过重点整合、有机衔接、中心强化、系统构筑来进行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从项目启动助推城市东扩,到两轴交织成线发展;通过组团相融强化联系,最终形成功能复合、集约高效的用地布局。
(3)产业业态。结合片区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构建高端现代服务业平台,促进更大片区资源整合及发展互动;结合公园发展科技创智型产业,吸引生产性服务、科技孵化、创新产业汇聚,构建辐射整个大都匀的智慧科技平台;结合义乌小商品市场打造特色商贸服务平台,整合创新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打造城市级商贸展示中心;结合北部靠近洛邦产业区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配套服务型产业,促进园区产城一体化发展;结合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居住产业,以高容低密的开发模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基于地域特色城市设计发展策略
3.1 功能分区
(1)中央核心区:依托区段区位和交通优势,构建区域商业核心,设置以黔南民族文化为主题并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的商业特色项目,并引入总部办公、金融创投、艺术展览、文化创意、高端社区等功能,搭建以商业休闲为核心,兼具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生活配套、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发展平台。
空间布局遵循节地高效原则,并引入“高原桥城”理念,设置空中廊桥,并结合地面走廊、地下通道等构建地面、空中、地下三层连续的公共空间。
(2)休闲商务区。立足区段良好的生态基础,塑造以杉木湖湿地公园为核心,文化商务、休闲娱乐、科技孵化、生态居住等功能集聚的活力区段。空间布局上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梳理现状水面形成湿地景观,与雨水系统有效衔接,形成兼调蓄、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循环水系统,聚水成湖,引绿入城,营造流动的空间效果。
(3)商贸活力区。利用高铁拉动效应,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依托,发展医药、家居、电子数码、工艺品等业态的专业市场;结合黔南州体育馆,形成以商贸办公、产品展示交易、运动休闲、商业服务、酒店公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展贸城。以市场集聚和消费行为促进贸易展示,以商貿功能活动来集聚城市人气,打造黔南州商贸流通集聚新中心[2]。
(4)产城生活区。区段依托丰富土地存量和良好生态环境,形成洛邦产业组团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功能上配置多元的产业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并引入特色休闲街、文化活力坊等特色项目激活城市活力。同时,倡导低碳居住理念,建设“生态住区”与“高尚社区”, 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彰显两型特色。
(5)文化旅游区。区段以茶文化综合体验与博览项目茶博园作为黔南地标性旅游服务胜地,以食、购、娱、游、行于一体的360°丰富业态,打造全新旅行体验的黔南餐饮文化城;创造性——将毛尖茶文化和主题游乐结合,构建视觉艺术与游乐体验双重吸引的茶文化主题乐园。将区段全面打造成以黔南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匀东文化旅游第一驿站——黔南文化城。
3.2 景观风貌
景观结构:构建纵横两轴,点廊并续,与水相行,蓝绿交融的景观结构,打造杉木湖湿地公园、郊野公园、苗药公园等标志性节点,构建结构清晰、多元丰富的绿色开敞空间体系。
风貌设计:整体建筑风格以简约现代为主,兼具民族风貌特色,采取分区分类的方法进行管控引导。
3.3 开发强度
顺应土地价值和环境视线控制秩序,高容低密,以高层、小高层为主,适当结合低密度住宅,形成梯级变化、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
中央核心区及商贸活力区为实现土地高效和集约,采用高强度开发;临大龙大道、黔南大道采用中、高强度开发;产城生活区、文化旅游区采用相对低强度开发。
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在高强度开发区设置二层地下空间,其他区域设置一层地下空间。
3.4 空间控制
规划着重打造黔南大道两厢高低起伏、错落有序的城市街景立面,沿线重要节点设置小型广场、绿地、廊道等开敞空间作为连续界面的缓冲,街道界面以匀称和紧凑为主,并保证其通透性[3]。
4结束语
城市的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自身魅力所在,也是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注重对城市肌理、色彩、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地域特色的挖掘,能够使地域特色在城市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延续。
参考文献
[1] 黄世海.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设计要点[J].中华民居旬刊,2013(1):62-63.
[2] 王晓娜.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 陈舒亦.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89.
作者简介
潘珊(1987-),女,湖南益阳人;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