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

2020-10-20吴润聪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

吴润聪

摘 要 伴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软土地基技术所应用的工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软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关键词 软土路基;市政道路工程;换填技术;强夯技术

1软土路基的特点分析

(1)结构不均匀。由于软土路基的强度和密度都较小,并且在软土路基中还包含着其他的大量的土质,当它们结合在一起以后会表现出不同的受力特征,所以,这就是导致软土路基结构不均匀现象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均匀现象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市政道路的质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对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2)透水能力差。透水能力差是软土路基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若遇到大量的软土路基,必然会导致地面所承受的载重增加,而路基的沉降速度则会变得缓慢,以至于软土以流塑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透水能力,使路基的排水能力下降,所以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其排水工作并采取相应的软土路基技术来提高其稳定性,进而达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目的。

(3)压缩性较高。压缩性较高也是软土路基中的主要特点之一,它的存在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或者是开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随着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加,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导致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逐渐增加,当达到到一定程度后,则会造成软土路基发生变形,进而出现道路坍塌的局面[1]。

2软土地基施工容易产生的危害分析

根据行业在软土地质条件下进行公路建设的实际经验,研究将软土地基容易产生的危害划分为:一是软土地基导致的沉降危害,受到软土地质区域面积大小、沉积厚度、种类不同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软度地基上进行的道路工程施工会存在路面沉降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含水量过大,力学结构复杂、面层构成多样,在施工和修建中,因地下水体流失和土壤层固结不连续而产生整个路面或部分路基的超范围沉降威胁,影响道路与交通长远运行和长期发展。二是软土地基导致的路面工程结构破坏,软土地基表现出的不连续、含水量过高等特点造成了其结构的不稳定和力学上的不连续问题,最终在公路路基和路面上表现出断裂、凹陷等现象,形成对整个道路工程结构上的破坏,既 延误了道路建设的时间,也构成了道路病害的隐患。 三是软土地基对道路施工造成的影响,软土地基的存在势必给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带来复杂性提升和难度提高的问题,如果存在技术运用不合理、材料配比失当、处理方式不科学则会导致后续道路 施工中出现开裂、下沉等风险,极大地提升了道路工程的建设经济与时间成本,还会延误道路建设施 工的工期[2]。

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换填技术。通过运用高强度的材料对软土路基进行替换以达到提高路基强度的目的,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如若采用的是换填技术时,应当先对路基上的软土进行清理干净之后,再使用高强度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回填处理,可以用碎石或者是沙土等物质进行处理,另外,矿渣用作于软土路基中的替换材料也是十分适宜的,软土路基进行替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路基的强度有所提高,进而是路基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开展具体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设标准存在着差异性再加上施工环境的因素,所以,会导致对路基的强度也会有所差别,但是,在采用换填技术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能够促使路基在短时间内就获得较大的强度,特别适合于短期工程中的使用且作用十分显著,在应用换填技术处理软土路基时,需要重点注意回填材料的抗压缩性以及适用于冻土以及素填土等土质。

(2)强夯技术。成本低以及施工简便等是强夯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为了能够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进而达到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强夯技术来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是通过借助于重锤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来达到提高软土路基强度的目的,为保障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最够大,其下降高度应达到10米以上40米以下的范围内,而这种强夯技术主要適用于湿陷性黄土以及黏土和碎石中,所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也最大,不适用于高饱和度的黏土中。

(3)化学固结处理技术。化学固结处理技术是通过借助于化学方法来对软土路基中的土壤成分加以改变,以达到提升软土路基的硬度以及强度的目的,最终促使软土路基符合标准要求。目前在处理软土路基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有较好的凝结效果,而且对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在当前的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被得以广泛的应用,其具体的使用方式是在软土的土壤裂缝中灌注适量的水泥物质,可以让软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迅速的凝结,并且对软土路基的塌陷也能够实现较好的控制。

(4)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运用地基排水固结的性质,将排水柱置于黏性土壤地基之中,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以及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但是,在采用这种方式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还需要与其他的施工技术共同配合使用,其中主要包括了缓速填土法以及加载法等,软土路基具有高含水量以及土质疏松等特征,所以,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通过运用排水固结法可以较快的实现对其中的水分进行外排,以达到降低软土路基中水分的含量的目的,促使软土路基的强度得到提高,但排水固结法也并非无任何缺点,它主要在软土路基含水量较高的情况才才比较适宜,否则难以将其优势进行发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若未能重视这个问题,将会对工程的后续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施工中一定要使用科学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同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软土地基的处 理具有充分认识,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实时监测,还要对各种施工技术的好坏性能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吴海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82.

[2] 刘振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标准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0):146-147.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探析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及影响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探究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试验检测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