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课上的“视听唱动思”

2020-10-20曹国雄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曹国雄

摘  要:以迈克·杰克逊歌曲的鉴赏为案例,浅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视听唱动思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课后交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反馈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视听唱动思;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内容以欣赏古典、民族等传统音乐为主,很少涉及学生们喜欢的通俗歌曲(也称流行歌曲),所以不少学生觉得音乐课枯燥、缺少共鸣。我认为应适当引入通俗歌曲进课堂,做到视听唱动思相结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然而,通俗歌曲种类多,良莠不齐。所以在选择歌曲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应选择旋律优美、经典、流传较广的歌曲。其次,选择不同年代的代表性歌曲。舒曼曾经说过“不同时代有不的听觉”。通俗歌曲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反应了所处年代的社会风貌、文化现象和时代特征。再次,筛查歌词,选择具备价值观导向和积极健康的歌曲,比如友爱、感恩、关爱社会等主题。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以上几点,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引入了迈克·杰克逊的歌曲。

一、课堂上的视听唱动思

通俗歌曲作为流行于现代社会的音乐形式,综合性非常强,很多作品是歌舞一体,有些还结合了MV,舞美等。所以不同于传统音乐(比如古典音乐)的上课模式,在课堂上要做到“视听唱动思”相结合。

1.视听结合

课堂上播放MV视频,通过对比欣赏童年作品“I Want You Back”“ABC”以及成年后的作品“Black Or White”“Heal The World”,聆听音乐特点,观赏歌舞剧一体的MV,使学生掌握迈克·杰克逊作品的音乐特点及歌手的独特风格。

2.唱

通过唱歌曲和朗读歌词,体验到歌曲中有说唱音乐的元素,特别是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分析其作品的思想性。

3.动

教师示范一小段爵士舞、踢踏舞动作,让学生感受迈克·杰克逊作品中舞蹈的风格。在教师示范舞蹈动作中,分析迈克·杰克逊作品中的舞蹈风格——融合了传统的爵士舞、踢踏舞及摇摆舞等。另外,通过和学生一起拍打爵士和摇滚的节奏型,体验迈克·杰克逊作品中的旋律同時具备的摇滚和爵士的风格。

4.思

(1)问题导学促思考

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把握问题解决,就是把握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注重问题解决,就是注重学生成长的价值,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和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课前导入设置一系列问题串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①音乐特点和风格是什么?②作品中出现了哪些表演形式?③歌词的具有怎样的思想?

(2)德育渗透促升华

德育渗透升华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俗歌曲的歌词是其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的重要部分,但又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从分析歌曲的音乐性到艺术性再过渡到德育渗透,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影响其音乐喜好和品德操守。这样的课堂就不再是热闹空洞的应付式教学了。从音乐特点所体现的传承、包容和创新,挖掘作品的思想性,理解其作品所表达的天下一家、世界和平、珍爱地球的大爱之心!为学生埋下爱音乐、爱社会的种子。

二、课堂后的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检验课堂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评价和期望,将使我们及时了解课堂效果,促进教师反思和提升。

详情见下表:

综合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可见本节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适当引入通俗歌曲进课堂,摸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师生共成长。

教师在引入通俗歌曲进课堂的时候,课前应当认真审视歌曲,挑选出旋律优美、富有时代特征和思想性的歌曲,再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做到视听唱动思相结合。课堂中完成了音乐体验和分析的同时,注重思想提升和德育渗透;课后再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掌握课堂效果。相信这样一定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45-50.

[2]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音乐鉴赏[M].花城出版社,2014:152-16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