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画色彩之美
2020-10-20任以来
摘要:中国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其表达形式还是表达效果都极具中国风格。中国画的色彩也是其一大特色,其色彩千变万化,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表现出画者的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画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画以及体会中国画的色彩之美。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
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画,在中国画中色彩的搭配极其重要。中国画之所以令国人欣赏,就是因为色彩的应用带来的视觉冲击。不同的画家,对色彩的应用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正是这种不同的方式构成中国画的美丽与灵魂。中国画的色彩极其绚烂多彩,在带给人们视觉冲击的过程中构成中国画所特有的灵魂。本文将中国画的色彩应用和特点一一展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画,传承中国画。
一、中国画色彩的特点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一,在以往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色彩的应用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根据作品的观察与鉴赏,发现中国画的色彩特点有:
(一)用色彩来传达感情
在中国画画家创造作品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感情来寻找作品的灵感,这时候创造的作品往往会将画家的感情融入其中,通过色彩将其传递给欣赏的人,达到灵魂的共鸣[1]。所以色彩在中国画中极其重要。画家通过线条和色彩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观赏的人通过对色彩的分析,来了解画家的内心。我们的生活因为色彩更加绚烂多姿,并且色彩自身也代表一些情感,例如:红色代表喜悦、热情、奔放,黑色代表严肃、稳重以及夜晚,黄色代表高贵、富有,白色代表简单、纯洁,蓝色代表智慧、天空,绿色代表生命、生机。灰色代表深沉、阴暗、消极,紫色代表神秘、浪漫、爱情等等。
色彩在生活以及中国画中的应用可以将作品完美的进行生动化,赋予作品生命力,使得作品成为一个鲜活的事物带给人们一种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寄托,造就一种情感意境[2]。
(二)巧妙地应用墨的深浅来调色
中国画的色彩不像油画那种,寻求色彩缤纷,更多的是追求恬淡的一种感受,所以中国画的色彩一般都采用的是浅色。在中国画的色彩中有“墨分五色”的说法,这五色分别为清、焦、淡、浓、重或者也有人认为是浓、黑、干、淡、湿。在中国画中墨的应用可以说占了大头,但是并不单调,这种将同一色彩不同表现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其表现得效果超越大多数画种。例如在齐白石大师的《虾》以及王冕的《墨梅图》利用简单的水墨将色彩完美表达出来,作品上的内容栩栩如生,尽管色彩单调,但是仍带给了人们视觉上的感受,让后人对中国画的作品更加欣赏和惊叹。
(三)具有意象性
在艺术中往往更关注其意象,中国画就很好得将主体对于客体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在中国传统的中国画作品中,利用色彩表达意象也是一种特色。首先在大脑中想象出作品的轮廓,然后利用线条将其在纸条上勾勒出来,再用墨水进行填充。这种创造可能仅仅需要几分钟也可以需要数月,但是其表达的意境以及效果是其他画种难以达到的,画家通过自己的构思表达在纸上后,用色彩填充带给观赏者一种心灵的沟通与想象。画家将自己和事物相结合,达到人景合一的效果后,将作品完成,这样就将为景色赋予了人的意识,使得色彩的表达更具有意象性。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触发人们的情感,画家通过画作的色彩表达从而带动欣赏者的内心共鳴,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传统的中国画借助色彩的表达将画作的表达更加逼真。
中国画得色彩应用使得中国画更加完美,在画家手中色彩变成将画作活化的工具,让中国画变得有生命有意义,从而更好流传至今。有无数的中国画作品千古流传,色彩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中国画的色彩特点也是中国画脱颖而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中国画的色彩与西方绘画色彩比较
中国画色彩美主要分为形神之美、笔墨之美、色彩之美[3]。其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极其富有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学艺术。而笔墨的力度美、节奏美、韵律美、动态美以及气势美都是西方绘画无法达到的美学境界。其色彩清新淡雅,造型艺术中的色彩搭配完美更使得中国画在世界画作中脱颖而出。
随着国际化的热潮的兴起,中国人也开始接触西方绘画,逐渐地,画家开始将中国画中融入西方画作的特点。西方的绘画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往往会利用及其丰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
并且中国画绘画不像西方的绘画数据十分准确,中国画的作品往往会随心所欲,直观的符合规律;西方绘画更加注重背景,不难看出,西方绘画的画板往往都充满了色彩的填充,而中国画往往不那么注重背景,留白及其多。在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国画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仅仅采用最简单的线条将想要表达的画面完美表达。
中国画就像是一位娇羞的小姑娘,恬静乖巧,用最简单的搭配来凸显自己的美丽;而西方绘画就更像一位性感开发的女郎,活泼大方,善于应用各种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两种绘画利用自身不同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又各自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中国画的色彩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的东方美人的形象,低调却不是内涵,无法比较这两种绘画色彩应用的好与不好,都是在利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美丽。只有将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寻找中国画的未来蓝图,将中国画更加完善和美化,从而走向国际大舞台,找到存在的最大魅力[4]。
三、中国画色彩的发展
自打中国文化史发展,就一直存在中国画。中国画又称“丹青”。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彩色绘画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彩色画作开始出现,比如《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在秦汉时期,这种彩色画作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开始发展起来,而当时是以红黑色为主的,例如西汉的T型帛画,就应用了朱红、石青以及黑白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也使得中国画更上一层楼,这个时期的色彩主要以蓝绿为主,红黑白为辅,开始了色彩对比和互补的理论思想。隋唐时期,色彩的应用更加丰富。五代两宋时期,青绿山水以及文人画开始高度发展,例如《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等文人画收到当时儒家、道家的思想,追求更多的是淡雅的效果,所以玄色开始大量应用。在元清明时期,文人画的影响使得色彩以水墨为主,更加追求简单质朴。
通过这一段中国画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画的色彩观念大概可以从唐宋时期划分,在唐宋时期之前人们比较重视色彩的选用,而之后人们更加倾向于水墨的搭配。所以水墨画仅仅只是中国画的一种形式,而并不是全部,中国画的色彩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是我国艺术界的一颗璀璨之星,拥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价值连城的文化。面对如此重要的文化,我们应该懂得发现它的美丽之处,将中国画这一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将中国画带向世界带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程赫. 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色彩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 付振宝. 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色彩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 毛苑琦.中国画的色彩之美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质:教师版》,2017,000(044):271
[4] 谭斌.浅析林风眠彩墨山水画中的色彩之美[J].《明日风尚》,2018(18)
作者简介:任以来,安徽合肥人。现为:安徽省民主同盟盟员、合肥市杏林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收藏家协会理事。
(作者单位:合肥市杏林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