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0-10-20范红伟

广告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应用

范红伟

摘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相关技术的落实,促进技术的优化改革。技术是产业的核心,以技术的优势带动产业的发展将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属于高科技技术,提高了产业制造的性能,并且使机械调试和维修更加方便。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需促进技术的发展,加强技术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之更适应于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O421 文献标识码:C

引言

机电一体化就是集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门技术融为一体的新科学技术。但由于组成技术较多,使得机电一体化产品往往会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科学性。使用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中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精度准确、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应用机电一体化的优势

1.1提高性能

在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主要有监控、报警、修复等功能,不仅可以促进机械相关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为机械的生产提供安全性地保障,促进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机械生产的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多种技术,其中不仅包括机械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还包括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所以其应用功能能更加的多样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系统更加优化,突破了传统模式下技术的单一性和单方向的局限,集结了多种技术,使其相互配合和协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性能,呈现出技术先进性的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所以被国家大力推广提倡,扩展了其使用的范围,使其在不同领域中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机械调试与养护更为方便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地控制。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原有配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程序的输入,在不改变原有配件的同时,对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地控制,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机械制造技术所带来的生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另外,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其自身的性能即自动化以及监测的功能,可以及时地发现,机械工程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一些轻度故障,其能够采取自动化的措施进行处理,而在严重故障问题时,机电一体化的内部系统则会作出预警反应,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维修,所以有助于机械的调试与养护。

2、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系统

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于其监控系统,根据机电一体化的系统特点,具有自动报警以及故障诊断功能。所以也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中液压系统以及设备运行的有效监控。应用这一系统将可以促进机械制造过程的正常运行,保障机械生产的质量。并且,机电一体化中自动化以及故障诊断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处理或发出预警信号,极大程度的缩减了产业中的工作环节,使过程更加的简易化,提高了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可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

2.2减少能耗提高产能

机械制造中加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明显地减少能耗耗损,提升产能。传统的机械设备生产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在生产过程中整体的效率低下而且能耗量大,这对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在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上加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而且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所引起的失误。通过平台设备的操控,在降低机械设备所产生的能耗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就以液压机为例,传统的液压设备整体的能量利用率<35%,机械能耗的利用率偏低而且效率差。使用经过机电一体化改良过的传统液压设备进行作业,大幅提升了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设备的能量耗损。再以柴油机为例,在传统柴油机的基础上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改良,改良后的柴油机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调整运行速度,不但节省了能耗,而且还提高了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可谓是一举多得。

2.3运用自动化生产线

早期,机械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长时间依靠人力,致使工作人员工作量繁重,而且,工作时间较长,需看守生产线,才能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制造业离不了人工操作,难以实现无人控制的目标,致使制造业发展速度缓慢,无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现状,制造业在新形势下,应做到与时俱进,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无需工作人员看守和手动操作,就可以自动制造,整个过程中减轻了人力负担,节省了制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制造机械设备和各种零件,并自动安装设备内部零件,代替了人工,有效提高制造效率。因此,制造业发展时期,要想增强自身实力,必须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落实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自动设定零件的大小、参数、型号,按照步骤启动自动装置,自动完成零件制造和加工工作,同时可以检测部分零件不合格,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挑选出质量不好的零件和数控机床,确保制造的机械设备,在无法操控下,高效制造,有效提高制造机械零件的质量和效率。

2.4应用传感技术

现如今,机械制造业高度重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传感技术,从而将全新的技术,运用于生产和加工中,无需依靠人力,就能够传感数控机床和各个车间生产加工情况,体现出传感技术具有智能、自动化功能,工作人员用传感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实时传输和接收制造过程和加工流程,明确制造的机械设备和零件,有无质量残缺的现象,结合传感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判断和分析制造的零部件质量完好,符合要求。由此可知,传感技术给制造和生产带来了方法,并提供实用性功能和更好地服务,运用时一定要按照步骤,规范化应用传感技术,才能发挥出作用和优势,便可结合传感系统接收的数据和传输的信息,了解数据机床加工和机械设备制造过程,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和质量残缺等问题。可见,使用传感器,实现机电一体化产生和制造的目标,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5能够降低能耗,提升安全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业中不仅存在能耗高问题,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当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能够对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改善。比如,传统机械工程中使用液压机的能量利用率仅仅只有30%左右,因为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生产效率非常的低下,当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通过在液压挖掘机上面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以及配套的系统,最终经过实例测试后发现该液压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有着显著的降低,同时对于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大的提高。

結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整个机械制造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提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基于此已经逐渐的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能够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而更好的发展,并且在这些方面上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葳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4):33.

[2] 周阳,周旭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5(3):133-134.

[3] 王建宁,刘世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50):326-327.

(作者身份证号码:142201198607164017)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应用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机械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危机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设备外观特征分析与设计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