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问题及处理措施
2020-10-20耿敏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深基坑支护属于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从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表现出较多技术应用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及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深基坑支护问题展开分析,然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最终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处理措施;支护问题
深基坑支护施工属于现代高层建筑广泛应用的技术类型,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有效应用,能够为工程项目后续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再加上当前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有效应用,能够使深基坑支护的性能得到更大的发挥[1]。但是,从现阶段深基坑支护施工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却表现出较多的问题,使其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一些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当前有必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一)选择土体物理学参数存在问题
应用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边坡、基坑的稳定性,其通常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施工现场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对土体压力值进行计算时显得较为困难。当前在对土体压力值的计算方面,主要依据的是朗肯公式或库伦公式,但是这两种计算方式都对土体物理学参数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土体的粘聚力、含水率等,而这些参数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又将受到影响,以致所采用的支护施工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2]。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施工工艺与不同的技术应用形式下,土体物理学参数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因此,也容易影响到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可靠性。
(二)取样存在局限性
支护结构的设计需要以地基地质情况的分析为依据,所以需要通过土体取样来获取相对准确的土体力学指标。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会采用钻探取样的方式在基坑挖掘范围内采集土样,而部分单位出于施工成本、造价的考虑,未能做到对基坑土样的完整性采样,最终导致土样采集未符合完整性、代表性要求[3]。再加上基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与变化性,导致土样的采集无法做到对土层实际情况的全面体现,所以在支护结构设计时参考的土质资料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进而加大了基坑支护发生问题的概率。
(三)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
基坑支护施工涉及到对锚杆、土钉等材料的应用,并依据实际情况开展钻孔作业。通常情况下,钻机成孔的直径保持在100至150mm,而钻孔深度则保持在几米至几十米之间,需依据对土层实际质量情况的掌握来控制钻孔直径与深度。若钻孔作业期间未进行土体的充分考虑,则极易出现孔内残留渣滓的现象,影响到钻孔注浆质量,甚至会引发孔洞坍塌、注浆受阻的现象[4]。再加上部分深基坑施工工程开展期间,人员未能按照标准配比进行注浆料配制,以及对注浆管的安装未达到标准要求,导致孔内注浆压力、长度不足,最终影响到基坑支护效果。
二、深基坑支护问题处理对策
(一)创新支护结构设计理念
在新时代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在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和方式上做出改变。需重视对结构设计理念的革新与转变,重视对信息反馈的合理应用。具体设计期间做到对坡面開挖暴露地质构造信息、地下水位信息、边坡位移信息、应力监测等信息的全面与及时反馈。同时,做到信息反馈期间对力学性能因素、土力学模糊性、施工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充分考虑,进一步提升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终减少基坑支护问题的发生。
(二)重视变形监测的开展,加强施工补救
在施工现场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获取更为准确的检测数据。依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第一时间发现施工异常,并及时对之做出相应的处理工作。若支护施工存在偏差,可依托于变形监测的开展进行结构参数的第一时间纠正。而针对已建成的施工部位,则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补救措施来强化施工质量控制。若施工监测期间发现部分位置出现异常情况,相关人员需立即上报问题,依据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应急措施并加以实施,避免支护异常情况出现继续恶化的现象。若深基坑施工出现严重滑动、变形的现象,则需第一时间分析其成因并制定科学加固、补救措施,做到对边坡滑动、变形现象的抑制。
(三)重视对基坑施工进行全过程质控
深基坑支护施工应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地质结构信息,并据此编制深基坑施工方案。同时在此过程中重点检查地下水降水的问题。(2)施工阶段。禁止出现锚杆位置、型号、数量肆意更改的现象,并要求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钢筋网间距与放坡系数等参数的合理控制[5]。若施工阶段出现工程变更,需组建专家组进行变更评审,以保证变更通过审批后方可实施。同时,要求施工人员秉持着分层、分段的原则进行基坑挖掘,并按照分层、分段支护的原则来提升基坑支护效果,做到施工期间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禁止出现超挖现象,尽可能降低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土体造成的扰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有着众多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如果对之控制出现偏差,都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支护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各个环节和程序引起重视,解决以往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最终提升支护施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甘展孜,张宇明.紧邻高架城轨站深基坑支护数值模拟与施工控制[J].南方能源建设,2020,7(02):141-147.
[2] 代金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6-117.
[3] 鲍润初.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14+17.
[4] 郭方洪.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7):105-106.
[5] 陆杰.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征及管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6):154+156.
作者简介:耿敏,1989年10月23日出生,男,汉族,湖北随州,大专,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
(作者身份证号码:429001198910235175)